标题 | 南泥湾之秋 |
正文 | 南泥湾之秋 宝塔山人 二0二0年十月 金秋十月,当我再次来到南泥湾的时候,我惊诧于南泥湾的秋色了。 南泥湾是延安的南大门,地处延安东南四十公里处的西北—东南走向的两山之间的川道里。这里曾是土地肥沃,水草肥美,森林茂密,野兽出没,廖无人烟的荒芜之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根据地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导致根据地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为渡难关,王震将军响应毛主席的“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号召,奉命率领359旅进驻南泥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广大指战员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有效地解决了根据地的困难。在大生产运动中,359旅成了自力更生的一面旗帜。1943年秋,毛主席视察了南泥湾,对他们的功绩给予了肯定。为宣传359旅在大生产运动中的突出事迹,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歌舞《挑花蓝》唱道:“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满(呀)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从此脍炙人口的名歌《南泥湾》诞生,后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一唱,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得家喻户晓,都知道陕北还有个好江南--南泥湾。 秋天的南泥湾,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眺望远山,霜天红叶,层林尽染。近处的山坡之上,野菊鎏金,清香四溢,弥漫了整个川道。 公路之侧,川道之中,成片的高粱,在明朗的秋阳之下,其形如炬,其色若熊熊燃烧的火焰。微风过处,火焰如波涌动,连绵不断,望不到边际。大片的谷子在微风中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长长的谷穗宛如松鼠的尾巴,在轻风中摇曳着,又仿佛儿童节歌咏比赛中唱歌的儿童,边唱边摇晃着小脑袋,表现的悠然自得。 接近南泥湾镇,公路下花海辽阔。各色的花儿失去了夏日里的娇艳,有些黯然失色,宛若青春少女在婚后,经历了生活的磨砺,脸上失去了青春的光泽,难免给人带来一缕伤感。 穿越金色的稻穗门,入湿地公园,眼前金波荡漾,那是陕北好江南的稻田。稻田辽阔,望不到尽头。一畦畦的水稻看上去宛如阅兵式上整齐待阅的方阵,兵士们身着黄袍金甲,金光灿烂。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向前来的游人点头招呼,又似向来人招手,示意他们快来收割,它们已经成熟了。这满眼的丰收景象令人心旷神怡,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和兴奋。然而,这里的水稻是无人收割的,因为它们是仅供人们观赏的。 山脚下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绿草茵茵,依然生机勃勃,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和希望。这里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有一家人在这里野餐的,有情侣相互偎依,享受二人世界的,有年轻的父母陪伴孩子游玩、嬉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幅色彩斑斓,充满和谐气氛的彩色油画啊! 离湿地公园不远处,便是延安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这里的广场上,有一帮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举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老师和孩子们都身着红军服装,先是席地而坐,听着讲解员讲革命传统,讲359旅艰苦奋斗的故事。之后,孩子们在军训教官的指挥下,又开始了军事训练。别看这些孩子年龄不大,但他们的一招一式还真有点军人的范儿。 离孩子们不远处的广场的看台上,有十多个老年大学的学员们正在练习演奏二胡。《南泥湾》的乐曲从二胡上流淌而出,然后悠扬地回荡在炮校的上空,回荡在南泥湾的上空。 如今的南泥湾,一年四季特色不尽相同。春天的南泥湾像个小女孩,腼腆、娇羞、内敛、怯懦;夏天的南泥湾像个青春少女,阳光靓丽、活泼开朗、热情奔放、花枝招展;秋天的南泥湾像一位中年女人,成熟稳重、内涵丰富、韵味十足、光彩照人;冬天的南泥湾像一位令人尊重的老妇,深沉、稳健、极具涵养。 如今的南泥湾与当年不一般。一年四季景色清新,色彩迥异;鲜花瞒目,花香四溢;庄稼遍地,金光熠熠;绿草如茵,森林茂密;村换旧貌,人换大脑;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如今的南泥湾不仅是陕北的好江南,而且还是红色教育基地。这里开放参观的有毛泽东视察时的旧居、九龙泉、桃宝峪、大生产运动陈列馆、延安八路军炮兵学校、南泥湾湿地公园等。可惜的是这里正在翻修、扩建,有些景点暂时无法参观! 然而,更令人遗憾的,是丰收的庄稼只是成了观赏之物,成群的牛羊全然消失。带着好奇,我总算弄明白了牛羊消失的原因了。其因是为了保障旅游业,为给游客提供一个卫生、干净的环境,牛羊的养殖被彻底禁止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南泥湾的秋是绚丽多姿、色彩斑斓的;南泥湾的秋是金光四射,摄人魂魄的;南泥湾的秋是碧绿如玉、苍翠欲滴的,给人平添了几分希望。南泥湾川道两侧的两条山系正如两条腾飞的巨龙,迎着东方,昂首摆尾,吞云吐雾,盘旋而上,翻飞在天地间。这龙不正是当今我们中华民族的真实写照吗?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