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漫笔 |
正文 | 柏拉图说:“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我不是智者,而还要一再写文字的原因,不过是想要假扮一回智者,以此区别于流俗;自然,有些东西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也是一大原因。 假期的日子自然是闲适,但对我而言也还有忧虑。这是因为我看着日子一天天向九月靠近——自在的假期日子所剩无多了。说实话,我实在不大喜欢大学生活。学业负担虽不重吧,但是这样的学习实在给不了我自信,我无法透过它们看见前途的光明,也不能使我在与同类的比较中获得存在感——但自然,很大原因可能是我没有学好。最让我厌烦的,还是凡是群君而受人管束,我总觉得如同牢笼,这也许是我的不适合集体生活的缘故,但事实如此,没有办法。我也并不想自己这样难受。 因此,我实在是贪受假日的舒适自在。正由于这个原因,前不久我还和我父亲大吵了一架。因为在暑期工干了二十几天之后,我决定余一个月的时间来“休养生息”,而我的父亲觉得我这是好吃懒做的行为,我完全可以再干半个月,留一个月休息。但我终于还是没有再干。好在现在我们已经和解了,是非曲直我也不想再谈。于是,我就可以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再起床,随便吃点东西后,我可以打开电脑看看节目或者电视剧,或者看看新闻、刷刷微博;看累了,就临窗躺在椅上,捧一本《鲁迅》或者《汉书》,算是休闲。等到父母快要下班的时候,煮好晚饭,等父母回家一起吃。晚上,看看小说,不觉就到了深夜;或者就像现在,写点东西,算是释放。 除非是在无聊的时候,不然我不太喜欢刷空间。很多内容我都觉得腻了,不外乎谁又去了某地旅游,然后拍了几张搞怪的照片;或者谁又去了哪里吃饭,还有碗里饭菜和汤勺的特写;还有学电脑的,秀一下新学的知识;打游戏的,晒一下耀眼的战绩;还有晒聊天截图的,发一串奇怪的文字,也不知什么意思。也许他们可以从这许多“秀”之中获得快乐,我不得而知。 我有一种感觉——别国的青年我不知道——中国的青年总有一种迷茫。这种迷茫在小学和初中是几乎没有的,而生自高中,至大学尤其突出。现在的小学大概是两样了,不过我那时的小学,却大体还是快乐的,学业负担并不重,老师也并不如何严苛,没有升学的压力,不必时时念着今天偷闲一刻,明天可能就会错失名校。我们甚至可以静静地读一本童话,来给我们的想象力种下一颗种子。初中吧,就我所在的学校而言,虽然从初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很能演讲的班主任,每日地强调认真而且刻苦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分数与今后拿什么级别的薪水、买什么价位的车与房以及娶什么样的老婆或者嫁什么样的人的关联,但也许是我们太过于麻木了吧,又或者是毕竟还小,离将来成家立业还远,以至并没有听进去多少,一如小学的贪玩、无忧无虑。我们的思想转折是在高中,高一高二还并不如何明显,高三可就截然两样了。由于高考的迫近,也懂得了高考对于人生的重要性,身心的压力也日益增大。几乎没有谁是不拼的,有些在高一高二很调皮贪玩的男生,到了高三成绩却忽然从中下游一下子冒了尖。 但是到了大学,却忽而如同进入了迷雾之中,找不到方向了。其实这也并不难理解,初中高中的时候,拼搏、刻苦总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考一个好高中或者好大学。可是到了大学之后呢?大学之后是进入社会工作,然而我们对社会可说是一无所知,我们无从想象,无从期待。大学生活,日子是混着走的,学业成绩“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不再是“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拖拉、应付是常态,因为我们只要合格,没必要再拼了。但自然,自我控制能力强而认真学习的也还是有的,不过多数倒是女生,而且即便是她们也无法像高中时候一样不遗余力。说实话,这样的大学实在不能让我学到什么——自然,很大程度是我自己的原因,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的含金量实在是不值一提的,大学毕业证不过是混出来的。 在我看来,不论是高中那种战场厮杀似的学习生活,还是大学的无头苍蝇似的闲混日子,都是不合理的,是一种病态。我常常想,身心健康的青年应当是活泼、思维敏捷而有理想的。小学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儿童还是掺杂着其他目的?我不得而知。不过初中高中的应试教育,确实毋庸置疑的。在这一阶段,即便是在小学有着独立思考和想象能力的学生,也被大环境、大背景所压迫,就像花苞还未开放就已枯萎——沦于流俗了。而且,关起门来念书,对社会、世事一无所知也就是大学迷茫的一颗种子。我外甥今年八岁了,二年级,日常写作业至晚上十点以后乃是常事,听说现在还有什么珠心算的课,实在是高级,我那时候还不曾听说什么珠心算。我想,中国教育照这样的进化速度,赶英超美固不在话下,统一全球估计也是指日可待了。罗苏先生说:“从每天上学的时间看,中国儿童最有思想。”我想倘若他看到今日中国之儿童教育,不知又要发出怎样的赞美呢。 由于长时间的闭塞、驯化,大学的迷茫几乎是必然的。但这自然也是一种病态,我已说过,青年本应是活泼而有理想的。可是我们的活泼早被压抑而枯萎,我们理想的能力也早因驯服而退化。这正像笼中早已驯化的鸟儿,忽然给它放出笼去,不给食物,却叫它如何自力更生?不过却有特例,武汉大学有一名大二学生退学回家,从事专职写作,年薪百万。我想,这或许是中国教育的漏网之鱼——还没有失去独立思考和理想的能力——但这样的学生自然只是极少数,有几个能像这样逃脱批量生产,被塑造成千万个相似产品中的一个? 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没有救人的能力,倘能在迷雾之中找出一条可给自己前进的路,已经是幸运之至了。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