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说《论语》·连载334 |
正文 | 张说《论语》·连载334 《论语》第十七部分“阳货” 17.1,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阳货:又名阳虎,杨虎。鲁国季氏的家臣,曾一度掌握了季氏一家大权,甚而掌握了鲁国大权,是孔子所说的“陪臣执国命”的人。归:同“馈(kuì)”,赠送,馈赠。豚(tún):小猪,这里指蒸熟的小猪。时:同“伺(sì)”。涂:同“途”,途中,路上。 亟(qì):副词,屡次。知:同“智”。岁不我与:即岁不与我,年岁不等我。与,在一起,有等待的意思。) (白话)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阳货就送孔子一个蒸熟的小猪,希望孔子到他家道谢。孔子等到他不在家时去拜谢他。在路上遇见了他。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和你说。有人说:‘自己藏了宝货却让整个国家迷惑失道,这可以说是仁吗?’回答是:‘不可以算仁。’‘一个人可以做官却屡屡失去机会,能算明智吗?’回答是:‘不可以算吧。’日月流逝,年岁不再回来了呀!”孔子说:“好吧,我打算做官了。” (张说)这段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孔子对他不愿见的人采取了并不大气的应对措施:趁阳货不在的时候去回拜。这种做法有点小家子气。权臣阳货设法见你,如果你要回避,索性移居国外。或者阳货送礼来,也破例不回拜,这才叫决绝,很牛。而孔子等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虚应故事,就属于小儿科了。既然政治上决裂,干吗在生活上要顾全礼节?这种思考显然是舍本求末。有人说这是孔子灵活的权宜外交,我不敢苟同。 但天不遂人愿,你越想躲避,老天就偏偏让你们见面!很可能是阳货棋高一着,知道孔子会等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回拜,那就假装出门,等孔子去了,在回来的路上截住。孔子虽然是思想家,但还是玩不过阳货。 见了面,阳货开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孔子经常宣扬的仁道来拷问孔子的行为。孔子语塞。阳货自问自答,得出结论:孔子不肯出来做官,是不仁道的。阳货经过推论,让孔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之后,再用“时不我待”的道理来开导孔子。你既然有满腹经纶,如果不用,是国家的损失,你忍心吗?如果再不试试,人老力衰,智力愚钝,满腹知识就浪费了。这番话说得孔子哑口无言,孔子开始敷衍:“好吧,那我就出来做官吧。” 然而孔子始终没有在阳货当政的时候出来做官。 从本节的描述可以看出,阳货其人还是很大度的,也很有手腕,能说会道,而孔子却显得好像对阳货有私人恩怨,耿耿于怀。我们不禁要问:“提倡做官来推行仁道的孔子,为什么毫不通融地拒绝阳货的招徕?阳货究竟干过什么坏事呢?”查了史料,阳货没干过坏事,但他是季氏的家臣,属于“陪臣”级别,根据孔子认可的礼制,是没有资格执掌朝廷大权的,而那时阳货却在管理朝政。孔子反对阳货的理由显然是——“陪臣执国命”(孔子语)。不应执掌国政的人掌权了,是非“无道”? 森严的等级观念使得睿智的孔子不可避免地狭隘起来。 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白话)孔子说:“人的性情天生是相近的,但习俗和习惯嗜好却有很大的不同。” (张说)这两句话由于出现在《三字经》里而广为流传。但要真正理解并实践之,却比较难。 “性相近”,是指人的天性基本是一样的。什么叫天性?通俗地说,是指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大体上人人是差不多的。由于“性相近”,才引申出另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人们的好恶大体一致,你不喜欢的,别人也不会喜欢,所以不能把你不喜欢的东西硬塞给别人。听到赞扬都会高兴,听了指责都会沮丧,甚至生气,这是天性,所以人们常说“千错万错,马屁不错”,“不要轻易地指责别人”。 “习相远”是对“性相近”的一个必然的反动。这是指在天性相似的基础上,人们的具体生活习惯和喜好都不同,甚至相去很远。“习相远”是“性相近”的真正的体现与落实。比如“食色性也”,喜欢吃和喜欢异性是人的天性,但具体喜欢吃什么,喜欢怎样的异性,却因人而异,你喜欢的,我未必喜欢,反之亦然。在生活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不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却很少有人做到。人们都习惯于把自己的所好强加于人,别人拒绝还不高兴。这就是不懂“习相远”的道理。有个人喜欢吃辣,烧什么菜都放点辣,即便知道他请吃的人不吃辣,也要放点。结果对方不吃,他还很奇怪,说“这么好吃的东西,你怎么觉得难吃呢?”想不通,还觉得别人把他的好心当驴肝肺。其他方面类似的事例多得很,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性相近”的具体体现,必然是更重要的“习相远”!许多人际矛盾就是无视这个道理而产生的。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