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说《论语》·连载321 |
正文 | 张说《论语》·连载321 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注释——阙文:阙,同“缺”,指缺疑,存疑。史官记载历史,有疑问的事存疑不录,所以有阙文。亡:同“无”。) (白话)孔子说:“我早年还能看到史官存疑的阙文,有马的人借给别人骑,今天这些已经都没有了啊!” (张说)本节是孔子对读史书的感叹。他说,我还能看到史书上空缺的文字,还能看到有马的人把马借给别人拉车这样的记载。现在史书上既看不到存疑的空缺,也看不到借马这类生活琐事的记载了(记载的都是打打杀杀)。——很多人不明白孔子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明白,所以不说了。(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5.2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白话)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的处理要服从大事的需要,不能因小失大。” (张说)本节两个意思:1,不切实际的话语会打乱应有的行为。2,要有大局观,不要拘泥细节。 “巧言”,是指与实际不符合的话语,俗称“瞎说”。经常瞎说,不仅影响别人,也影响自己的判断力。乱德,是指搞乱了正确的行为。这类例子是举不胜举的,但多数人却习以为常。最常见的是中医保健。在网上经常看到保健类“巧言”,如“按一个穴位教你终身性福”,“每天吃一口此物,使你告别失眠”,“早上花三分钟做这个动作,终身不得糖尿病”,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在“巧言乱德”。因为保健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系统工程。比如现在大名鼎鼎的糖尿病,就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多食肥甘,体力劳动减少,思虑繁多,寿命延长,环境(空气、食物、家具、服装等)污染,等等。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岂是搞些小动作能改变的?至于这些因素是通过什么机制造成这个结果的,迄今为止还只能猜测。在其他方面,“巧言乱德”也经常碰见。比如,我喜欢用不锈钢保温杯喝茶,但黑乎乎的茶渍让人讨厌。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去除茶渍的方法:把碎的鸡蛋壳放在杯里,加些水,盖住盖子用力晃上个一两分钟,茶渍就全消了。我大喜,赶紧实践。我晃啊晃啊,晃了5分钟,开盖看看,壁上茶渍依然。继续晃,经过好多次的开盖检查,时间过了半小时,我的手臂已经酸麻,茶渍依然在豪不褪色地坚守阵地:这不是“巧言乱德”是什么?后来我经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在杯里放一勺食用苏打粉,加热水浸满,搅匀,盖盖,等2小时。然后用钢丝球擦,无需5分钟,就可使杯子像刚买来那样锃亮。 “小不忍则乱大谋”,多数人都狭隘地理解为为了大目标,在小事上要妥协、忍耐。其实应该扩展理解,它是指局部问题的处理方式,要服从整体利益的需要,不可就事论事。这样的理解,就摒弃了这句话的权谋意味,而赋予了战略家的眼光。举两个例子。曹操攻打张绣,张绣投降,本来此战十分顺利。但曹操高兴之余玩女人,玩了张绣的婶婶,这让张绣颜面扫地,起兵反叛。曹操差点送命,狼狈逃窜,结果害死大将典韦和大儿子曹昂。这就是典型的小不忍乱大谋的例子。 还有一个例子是赫赫有名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抓住蒋介石,邀请中共来解决问题。蒋介石是中共的最大仇人,中共绝大多数是必欲杀之而后快。但中共当时由于蒋介石的围剿而偏居一隅。杀蒋固然痛快,但蒋的继承人极可能投降日本,偏居一隅的局面只会变本加厉。于是中共在蒋不进攻红区、积极抗日的条件下和平解决事变。中共牢牢抓住、充分发挥了历史机遇,才使偏居一隅的局面迅速改观。 可见大局观是多么重要。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