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四随笔之二十九:我们都怕死,但我们更怕,这么活》 |
正文 | 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 成千上万的孩子,正在孕育,正在出生,这些河流,天空,大地,是应该属于他们的,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克制,只知抱怨,不知建设,我们有责任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的美好的。 ——柴静 《穹顶之下》 到天津实习的每个夜晚,最让我依恋和亲近的,便是那挂在树梢上的明月。 它或清或浅地洒在地板上,时而温柔抚摸我的脸颊,又时而调皮地爬上我的书本,它伴着我静思,也伴着我入眠。 自从大面积雾霾席卷中国北方以来,今晚,已是连续三天,没有在夜空中捕捉到月色了—— 【一】 楼下那盏白色的路灯,已经发不出明亮清澈的光。它孤独的飘在厚厚的雾霾里,就像一个失去方向的孩子,惊慌,无助。又有几辆车,虽然打着车灯,可是仍旧步履蹒跚地行驶在黑夜里,不,这都称不上黑夜了,它简直像一场白色的噩梦。 雾霾天,还要持续多久呢?—— 坐在床头,一种不明由来的恐惧感席卷心头,我不由得将身子蜷缩了起来。 我来到东北上大学之前,在那个河边的小县城,虽然“工业污染”“汽车尾气”这些词频繁地出现在试卷里,化学课上也听过PM2.5,可我从未亲身体验过雾霾。 长春的冬天,也会有雾霾产生。但我那时候还天真的以为,这只是一种北方的自然现象。所以当去年柴静的《穹顶之下》刷爆网络的时候,虽然引起了我对环境的短暂思考,但我却没有真正把自己置身于这场雾霾之战中。 然而就在此刻,我第一次真切的,因为雾霾,感到害怕了。 打开手机,在迅雷上下载了柴静《穹顶之下》的完整版,然后把被子披在身上,盖住头,戴上耳机,播放—— 《穹顶之下》,这是我第三次看。 【二】 柴静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 “是否我们选择了环保,就会牺牲掉发展呢?” “你过去做错了,你现在就应该还。”解振华说。 是的,我们改还,也的确到了“还”的时候了。 再回忆视频中柴静采访小女孩的场景———— “你看过真的星星吗?” “没有!” “你看过蓝天吗?” “看过蓝一点的!” “你看过白云吗?” “没有!” …… 小女孩,脸蛋看起来稚气十足,语调也充满了童真。可每次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都几乎心酸的想要落泪。 这是一种亏欠,一种用任何物质的繁华都弥补不了的亏欠。 我们欠这些正在孕育,也正在出生的孩子,一个美丽的家,一个春风来的时候可以打开门迎接的家。 我们要把清澈的河流,蔚蓝的天空,翠绿的大地都还给他们! 这些不仅仅属于小时候的我们,也应该属于他们,属于中华民族,世代的子子孙孙。 看到英国伦敦大烟雾事件发生后的治理案列,我沉重的心情才稍微缓和了一点。 环保,不是负累,而是创新。我想,这是柴静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的呐喊,也是我们要升起的国民意识—— 不能只知消费,不知克制,只知抱怨,不知建设。 所以,我们也停止这张喋喋不休的嘴,和不经意间就扔一张废纸的手吧。 像柴静给投诉楼下做肉饼的那家餐馆没有安装油烟净化器一样,我们也拿起天天被我们捧在手心的智能机,去监督身边那些不环保、污染大的工厂,加油站,个体户。 或许,身边的环境也将因为我们,发生一点点的变化。 而这些一点点的变化加起来,积累起来,就会让我们的天空,蔚蓝的时间更长一点,面积更大一些。 因为只有我们的心踏实了,我们才不会过这样——“临时的生活”。 如果你这几天也在反思全国规模的雾霾,你也开始说不了,不满意了,不想等待了,不再推诿了,那么就让我们每个已经“苏醒”的人,站出来做一点什么吧。 有缘点开这篇随笔的朋友,让我们一起记住投诉电话:,把它存进你的手机通讯录,也分享给你身边的人。 不打,它永远只是数字。 打了,或许我们能加快这个古老民族,“绿色时代”的到来。 【三】 习大大说,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 那么地球的尊严呢,或许便在于人的心性。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许我们早已习惯了,低头忙碌过自己的生活,但我们终将抬起头,仰望那片美丽的天空。 “每次在夜空中,看到这颗星球孤独旋转,我心中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依恋和亲切。将来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的孩子还在其中生活,这个世界就与我有关,所以我才凝视它,就像我凝视你,所以我才守护它,就像我守护你。” 我们都怕死,但我们更怕,这么活。 2016.12.22. 写于天津?静海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