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想念奶奶 |
正文 | 清明节前两天,自己回了一趟老家,只是为了回去能为已经去世的亲人上一次坟。因为路远,等到自己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多了。父亲看见我回来了,很是高兴,嘴里念叨着:“这好几年了,你能清明的时候回来上坟是很好。”听了父亲的唠叨,自己心里面也涌出了许多的感慨。 转眼间,自己当兵到现在,都快二十个年头了。在此期间,自己因为忙,也没有顾上清明节的时候回家上坟,我想,爷爷、奶奶想必会体谅我,不会怪我的。今后,自己争取每年清明节的时候都能够如期回老家上坟。看着父亲忙活着准备上坟的物品,自己一下子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奶奶慈祥的面容不禁浮现在眼前…… 奶奶是临朐县辛镇村人,她姓张,兄弟姐妹四个:她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一个弟弟。据我父亲讲,奶奶年轻的时候长得很漂亮,在十里八乡也是出名的。在媒人的介绍下,奶奶嫁给了当时家境贫困的爷爷。爷爷话语不多,却本分能干;奶奶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日子过得还算殷实。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奶奶凭借着她的智慧和勤劳,和爷爷一起撑起来整个家。后来,父亲他们慢慢成家立业了,奶奶还是闲不下来。她帮着带孩子,做家务,还要应付一些让人头疼琐碎的事情。面对诸如婆媳关系、妯娌关系、邻里关系,奶奶以其超常的智慧和忍耐力努力去处理好一切。而所有这些,耗费了她不少的心血。不知不觉中,奶奶也年龄大了。只是,在我童年的印象中,奶奶永远是那样年轻。 我小的时候经常生病,记得5岁那年,自己是在医院过的春节。自己出院以后,奶奶就赶来看我,并给自己带来许多好吃的。爷爷知道我喜欢小鸟,特意为我捕捉到了一只小麻雀。我还小的时候,我家在村前住,我奶奶的家在村后面住,隔着比较远。无论忙闲和早晚,几乎每天我都和父亲去奶奶家看看。到了奶奶家后,奶奶都变着法儿给我一些好吃的东西如糖果、点心、爆米花什么的。只是小的时候自己个性太强,常常没有接受奶奶送给我的那些好吃的东西。有的时候实在抵挡不住那些好吃的东西的诱惑了,就半推半就地接受了。每每这时候,奶奶就很开心,边笑着边对我父亲说:“这孩子!”时间久了,以后奶奶再给我什么好吃的,我就不再拒绝或推辞了。那时自己还年纪小,知道那是奶奶真心给我的。那时生活水平不高,奶奶自己平常点点滴滴节省,她自己平时舍不得吃好东西。现在想来,东西虽小,却包含了奶奶多少的慈爱在里面。她常常是心里面总想着别人,唯独忽略了自己。 从自己小时候能够记事算起,与奶奶相处了大约十五年。随着时光的推移,许多的往事已经记不起来了。有两件小事,至今让自己念念不忘。1993年春末的一天,自己在潍坊干了两个月的活儿后回了一趟老家。当时,自己刚刚高中毕业不到一年,对于前途也感到有些迷茫。还有,自己当时在潍坊干活时不小心把腰扭伤了。我去奶奶家看奶奶的时候,在与奶奶拉家常的时候,奶奶知道了我的腰被扭伤的事情。她坚持帮我治疗一下,我无法推辞,只得听从了奶奶的安排。奶奶用茶碗盛满了白酒,点燃后,用烧着了的白酒为我上热敷。之后,她又为我进行了按摩揉搓。奶奶边为我按摩揉搓,边和我说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鼓励我出去到外面闯一闯,但同时提醒我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那时自己也年轻,身体恢复也快,过了几天后自己竟然也不腰疼了。尤其是听了奶奶那些开导的话后,自己暗暗下决心:到外面见见世面,一定干出个样子来。1993年年快冬天的时候,自己在朋友的介绍下到了北京工作。转眼到了1994年春天,有一次,家住北京的三姑打电话告诉我,说是我奶奶来北京了,就在她家住着。于是,我就抽空去三姑家看望奶奶。那时,奶奶看上去有些瘦弱,但精神状态尚好。奶奶见到我后也很高兴,向我询问了许多事情。得知我在北京工作工资待遇不高后,奶奶沉默了一会儿。我告诉奶奶自己在工作之余坚持不断地学习英语,还坚持学习高中的课程,以备将来使用。奶奶听了后,感到几分欣慰,鼓励我继续好好学习,并叮嘱我工作方面的事情好好掂对掂对。中午,我和奶奶在家,奶奶亲手为我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烩面。我问奶奶饿不饿,奶奶告诉我她刚刚吃过饭不饿。于是,奶奶静静地坐在边上,笑眯眯地看着我吃饭。吃完饭后,和奶奶又聊了一会儿,我就告别了奶奶回单位了。没想到,从那次分别以后,短短几个月,奶奶的身体便每况愈下了。点点滴滴的小事,温暖着我成长的记忆,感动着我懵懂的情愫,激励着我拼搏的斗志。 1994年夏天,家里人跟我打电话,让我回老家一趟,并说奶奶的病情不容乐观。听到消息后,我就急急往家赶。等我赶到家的时候,奶奶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了,但神志是清醒的,说话也还基本能说清楚。我和父亲来到奶奶的床前,父亲问奶奶,让她认一认我是谁,奶奶随口说出了我的乳名,并伸出了她的手。我握着奶奶的手,心里面是说不出的滋味。奶奶看上去很干瘦,她的手也是那样的干枯无力。奶奶没有再说太多的话,也许是有些累了,她需要休息一会儿。也许,此时此刻,相聚无语也是一种爱的体现。我回到家的第二天中午时分,奶奶就去世了。奶奶去世的那天上午,我去镇上接从外地赶回来的三叔,没有能够守在她老人家的身边。我父亲事后告诉我,奶奶在临终之前,一直在看墙上的挂钟,大约是在等她的儿子和孙子回来见她一面吧。奶奶临走的时候很安详,虽然她老人家还有很多的牵挂。奶奶去世的第三天是出殡的日子,大街两边站满了人,有很多人是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的,她们是来送奶奶最后一程的。人们不停地念叨着:“好人啊,好人!” 正在我陷入沉思的时候,父亲喊我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父亲告诉我,上坟所需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然后,我和父亲把上坟所需的物品放在车上,我开着车,和父亲一块儿出发了。那天,风比较大,有些阴天,一路上和父亲闲聊了几句。父亲告诉我,如果奶奶还活着的话,她该有多高兴呀!是啊,转眼十多年的光景,自己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一名军官,现在又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虽然融入了自己许多的汗水,又何尝不包含了奶奶殷切的希望和无限的疼爱啊!开车行至高速公路的地方,我和父亲下了车。我们带上所需的物品,继续步行往前走,远远就看见了爷爷奶奶的墓碑,那仿佛是爷爷奶奶在翘首等着我们。初春的西北风漫山遍野吹着,吹起了许多的尘土和草叶。漫步前行,自己好像一下子读懂了奶奶那一代人所经历过的艰辛和苦痛。到了爷爷奶奶的坟前,我们把带来的物品放好后,父亲让我用铁锹挖了新土盖在坟头上面,我按照父亲的吩咐去做了,还在盖上的新土上面压了坟头纸。父亲把带去的供品摆上,我们还给爷爷奶奶奠祭了酒、水。之后,父亲把带去的烧纸点上了,不停地念叨了很多话。父亲在念叨的时候,表情是严肃的,好像就是在和奶奶唠嗑一样。此情此景,让我回想起了从前…… 父亲兄弟姐妹总共七人,上面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下面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从小到大,父亲都很听话孝顺。尤其是对我奶奶,父亲更是多了几分尊敬。奶奶是旧社会裹了小脚的女人,她没有文化,却同情达理,热心济人,扶危救困。对于外地迷路受困的陌生人,奶奶会为他们准备好干粮和盘缠,打发那些人继续赶路;对于小孩子的意外摔伤扭伤等情况,奶奶会想方设法,为他们救治;对于邻里之间的争吵纠纷,奶奶也会不厌其烦进行劝解,帮助双方和好如初……在我的记忆当中,奶奶从没有骂过人。她不计回报地去施惠于人,她不计前嫌地去宽容别人。所有的点点滴滴,影响着我的父亲,也感染着我。奶奶疼爱她的每一个孩子,也疼爱我的父亲。与此同时,父亲也深爱着我的奶奶。那种母子深情,千言万语难尽。记得在奶奶去世后的一些日子里,父亲看上去苍老了一些,他抽烟比以前更厉害了。我想,父亲是想奶奶了。四叔经常到我家来和父亲说话,他们经常说起奶奶,他们在说关于奶奶的一切一切话题。而这些话题,都包含了奶奶对他们的爱,也包含了他们对奶奶无尽的思念。 想着想着,自己的眼睛已经有些湿润了。风吹过树枝,发出呜呜的声音,那也许是奶奶微笑着哭泣的声音吧!赶紧定了定神,让自己回到了眼前的世界。父亲已经跪下来给爷爷奶奶磕头了,我也赶紧跟着给爷爷奶奶磕头。父亲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一丝不苟,我也认真效仿着。给爷爷奶奶上完坟之后,我和父亲整理一下东西往回走。在往回走的路上,父亲不时地回头望一望,也许那是一份牵挂,也许那也是心里的一份没有表达出来的承诺。奶奶,您好好享福吧。明年的清明节,我还陪着父亲来看您和爷爷! 奶奶,我想您!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