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所理解的阿Q |
正文 | 闫睿杰 一说起《阿Q正传》,我们就要提及鲁迅先生。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对“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总体评价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阿Q正传》这篇小说从头至尾都把鲁迅先生一贯的批判主义色彩用讽刺和悲喜交加的写作手法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我看来,阿Q是中国人形象的浓缩和典型化。 首先,阿Q是一个质朴愚昧、保守狭隘的人。小说里描写道:“阿Q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地位低下、一无所有的他只能凭借出卖体力来维持生活。而阿Q闭塞狭小的生活环境使他见不到更为广阔的一片天地,无法从根本上解放自己的思想,自然不可能对当下的社会状况有更为清醒的认识。所以他不知道该向社会要求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为社会贡献什么,这才有了向吴妈求爱时的愚蠢举动。由于他深受封建制度的毒害以至于让他丧失了自救的能力,所以“辫子至于假,就是没了做人的资格”、“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若敖之鬼馁而”、“女人是害人的东西”、“尼姑与和尚私通”等落后、荒唐的思想深深扎根在了阿Q的心中。 其次,阿Q欺软怕硬,圆滑无赖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他闲来无事,最喜欢与人打架斗嘴,但却始终不忘估量对手。面对举人老爷和赵太爷一家的欺压,阿Q十分气恼却因寡不敌众而束手无策,与王胡打架打输了,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见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举了起来,他便乖乖的将头颅伸了出去。他知道自己本事不大,转而向口讷之人、气力小之人发泄心中的不满,面对实力比他还弱的小D,他则摆出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架势,除此之外,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也成了他调戏的对象。当阿Q饥肠辘辘时,他便去尼姑庵偷萝卜,被老尼姑发现了,他倒是有理,说道:“这是你的?你能叫他答应你么?”仿佛偷萝卜的事与他毫不相关似的。 再次,就要提起阿Q的敏感禁忌和爱慕虚荣了。“阿Q在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由此可见,阿Q对自己的外观形象还是极为重视的。他看到赵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于是便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未庄的女人们躲他都来不及,他又怎么会有儿子呢?阿Q进城去,无意中看到了杀头的景象,便挤过去凑热闹,这下可好,回到未庄后将这番情景讲述的绘声绘色:“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唯恐遗漏了情节。 最后,让人过目不忘的便是阿Q引以为豪的“精神胜利法”。而我所理解的“精神胜利法”就像是借酒消愁,是自欺、是自醉、是不敢把自己暴露在阳光下狠狠晾晒,只愿蜷缩在黑暗当中苟延残喘的软弱。阿Q同人打架输了,心里便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闲人揪住阿Q的黄辫子时,他便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当别人嘲笑阿Q头上的癞疮疤时,他怒目而视,说道:“你还不配……”,阿Q被人拉去法场杀头,可他竟“无师自通”地说了一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对自己的处境没有一丝一毫的觉悟。因此我认为,阿Q那些所谓的“优胜记略”只不过是他备受屈辱、自轻自贱的记录而已。阿Q用“精神胜利法”极力掩盖他的自卑,给自己寻找着安全感和内心的平衡,这才使阿Q身上有了十足的“奴隶性”。每当我想起阿Q,就能联想到中国人其实相当在意自己“有面子”或者“没面子”,“有面子”时唯恐天下不知,“没面子”时生怕别人笑话。而精神胜利法也是鲁迅先生思想的冷峻和深刻之处,他犀利地挖掘出了国人普遍的、难以去除的劣根性,时至今日,阿Q精神仍然存在于许多人的灵魂中。 然而,置身于现代进程加剧的社会潮流中,我对“精神胜利法”不持有全部否定的态度。需承认:有时候,人是需要一点“阿Q精神”的。当你心怀的梦想和现实逐渐拉开了差距时,当你被家庭牵绊、被责任捆绑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时,当你被岁月的刀剑无情地宰割而痛得无法忍受时,你不知道受伤了该如何医治,你也不知道生命的船舶将载着你去往何方,你更不知道怎么才能使每一次的伤痛都转化为远行的意义。在一无所知的迷茫中,你又如何晓得该以怎样的面貌来对待生活呢?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既然我们难以接受生活的残酷,那为什么不能将“阿Q精神”“拿来”,让它为我所用呢?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整天顾影自怜、怨声载道,而是放松精神,静下来、慢下来,以积极乐观的想法来开导自己、调节自己,想方设法让自己走出困境,这才算得上是高境界的“精神胜利法”。 对于阿Q人物形象的理解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有许多的文学大家对《阿Q正传》这篇小说已经做出了深刻、全面的剖析,我的看法也可想而知,无非是与前辈们的看法大同小异罢了。 读《阿Q正传》的时候,不必带着同情和怜悯的眼光,只需真切地感知这个人物从而反省自我即可。其实,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阿Q,我只是想把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和住在我心里的那个阿Q时刻进行对照,以此来警示自己、鞭策自己,使自己知道何为清醒,何为盲目,人生的目标在哪儿以及我之所以是我的理由。 2016年3月25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