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诗歌背乱之因与解决之法 |
正文 | 诗歌背乱之因与解决之法 前几天看到了一位朋友的动态:“今天竟然背了一句:小楼昨夜听风雨,江城五月落梅花。(其实应该是这样的: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陆游///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黄鹤楼中吹笛》李白)愧对辛苦教我的各位老师。……”动态底下的评论更是精彩纷呈。如:“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巴山楚水凄凉地,responsibility。曾是洛阳花下客,相逢何必曾相识。”“东家有好女,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等等。看完我不禁莞尔一笑。想想可能很多人的人都有类似的诗歌背乱背混的经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诗歌背乱背混的呢? 最直接的原因,我想,是背的诗多然不熟。诗歌背的少,相对来说,背乱背混的可能性较小。即所谓“无米之炊“。倘使诗歌背得滚瓜烂熟,那么背乱背混的几率也是很小的。 另一个原因是我国古代诗歌特别是格律诗在平仄、对仗、用韵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平仄、对仗、用韵上近似互补的两句诗可以直接组合,导致诗歌背乱背混。 如“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前后两句分别是“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在平仄上已经接近工整的“对”了;在对仗上,也可以算得上是“流水对”;再说用韵,律诗是隔句押韵,那么这两句自是避免了押韵。再截取评论区的“巴山楚水凄凉地,responsibility。曾是洛阳花下客,相逢何必曾相识。”“二十三年弃置身(平平平平仄仄平 )“和英文单词”responsibility[r??sp?ns??b?l?ti] “有什么联系呢?这是因为responsibility有五个音节,并且,responsibility重音后的两个音节正好和“二十三年弃置身”的“弃置(仄仄,重读)”相对。这样,“巴山楚水凄凉地,responsibility”朗读起来也有一种抑扬顿挫感。再“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需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分别取上、下句,在释义上也说得通:我曾经在洛阳见到了如花一般的你,这就已经足够了,我们的相逢何必问曾经是否相识呢?整个四句凑合在一起,意思和平仄上都还比较和谐。虽然有点不伦不类,但在我们读来确是朗朗上口的。当然,由于格律问题而背乱背混的诗歌有许多的表现形式,我这里所的两个例子只是说明我的观点而已。 再一个是我国古代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有共通性。虽然我国古代的诗歌浩如烟海,但是我们常见的诗歌所表达的是不外乎关于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爱情友情,生活杂感等等的情感。因此,表达同类情感的诗歌搞混也是无可厚非的。前面提到的” ”巴山楚水凄凉地,responsibility。曾是洛阳花下客,相逢何必曾相识。“这里面的三句诗在内容上都是表现诗人官场失意的,他们给人的感觉都是带点凄凉的。这也是诗歌背乱背混的原因之一。 诗歌的背乱背混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个人习惯,理解误差等等。这里我就不一一叙述了。 说到诗歌背乱背混的“解决之法“,在我看来,最简单、最有效、唯一的方法就是背熟。标题所云“解决之法“算是我的一个吸引读者的噱头吧,虽然这篇文章单看标题可能也并没有吸引一些读者。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