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闲话“鞭打快牛” |
正文 | 有句俗语叫“鞭打快牛”。应当说,鞭打快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或者说是一种顽症,稍不留意就会复发。比如,勤快的人,每次有重要任务都会被“安排”牵头;老实的人,往往被分配到艰苦的地方去“跟班”作业;能干的人,每当紧急关头,势必催其去“冲锋陷阵”,越是努力工作的人工作量越大。 为什么鞭打快牛现象屡禁不绝?主要是我们一些管理者工作作风不实,计划根本不讲科学性、严肃性,群众称之为脚踩西瓜皮,走到那、滑到那。笔者以为,喜欢鞭打快牛的管理者有三种表现形式:凭感觉,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凭印象,反正你能干,你就多干点;凭关系,关系好就少干,关系差就多干。 其实,“快牛”干活本来就积极主动,十分卖力,理应多喂草多供水。把“鞭子”打在他们身上,实在有些不公平,而且可能会产生消极后果,不但挫伤积极性,使其松劲消极;还会使其劳累过度,不能继续发挥作用。 牛是人们喜爱的动物,牛的勤劳,踏实,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出了名的,它常常鼓励着人们前行。勤劳的牛,人人喜爱,却得不到回报,因为它本身就老实,本分,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不斗。于是有了“老黄牛精神”,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善良人,也感动了人们的灵魂,触及到了心灵深处,于是编出无数关于牛的故事,其中流传最广,最有影响力的当数牛郎织女天仙配的故事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也许这就是对于牛的回报吧。也许牛压根儿就不想留名,因为“名”是一个永远也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只是尽尽自己的义务罢了,它认为凡是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生命都是为世界而来的,为他人的幸福成长,快乐地活着而来的,绝不是索取,而是真正的奉献! 对鞭打快牛现象,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听之任之,势必挫伤广大基层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工作被动。 不由想到现实生活中,像这种“鞭打快牛”的现象真是随处可见,尤其在一些基层更加突出。在那里,像牛一样能干的人天天有干不完的工作。因为你能干,单位管理者不管是正职还是副职,什么都叫你干,甚至同事也常常叫你帮忙。而不能干的人什么也不用干,上班时间看看报、喝喝茶、吹吹牛而已,但是,在福利待遇上却没少拿,而且往往得到提拔重用。原因是能干的就要多干,干得越多,犯错误的机会就越多,被批评的次数就越多,就像勤快的牛一样跑得越快要犁的田越多,被鞭打的次数就越多。而平时不用干什么活的人,恰好是干得少过错就少,给管理者的始终是个好印象,考核评定时就会得个好评价。由于这个原因,在一些单位里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本来有某种特长的人因害怕被多干活而故意掩饰谎称自己没有特长,本来能干好某项工作的人因害怕干不好挨批评亦称自己不会干,导致有时工作推诿、扯皮。久而久之,许多有才能的人就会逐渐变得身在曹营心在汉,产生跳槽的念头,从而导致人才流失和浪费。 要“鞭打快牛”,就必须适当给予“快牛”鼓励,激发其荣誉感,也要给其喘息调整的机会,保持可持续发展。单位让“快牛”多挑点重担不是不可以的。但是,鞭打快牛也得有个限度,“牛”已经走得很快了,还要一鞭接一鞭地打,“牛”是会索性瘫下来不走的。所以管理者对待“快牛”,一定要多鼓励,切不可再“挥鞭”。惟有如此,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才能提高。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