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平原上的暮色 |
正文 |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慢慢地,就忘记了夜是如何降临的。每天,街灯亮起,电视里新闻联播前的国歌声响起,都会让人油然而起一种感觉——夜,来了!匆忙间又过了一天。一闪之念过去之后,看电视的照旧看电视,吃饭的依旧吃饭,从来不会想过,这夜,是从哪里——怎样降临的? 一天,儿子问我,爸爸,黑夜是从哪里来的?我不假思索的回答说:从天上掉下来的。说完之后,我猛然惊醒,我凭什麽说,黑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呢?果然,儿子眨巴着眼睛又问道,黑夜怎麽会是天上掉下来的呢?天上是不是有很多很多的黑夜呀?我说,是的。天上有太阳、月亮,黑夜的形成就是太阳、月亮和我们生活的地球之间,相互运转到不同的位置时形成的。儿子不吭声了,他显然理解不了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的那些转呀,和他每天看到的黑夜之间有什麽关系。对于他来说,黑夜,就是天上的一匹黑布。黑布垂下来,天就黑了。黑布收起来,天就亮了。 其实,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夜来夜去,犹如日出日落,平常而自然。夜从哪里来,怎样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能够拥有一个什麽样的夜。对于现实功利的急切关注,掩盖了人们心灵深处的自然渴求。哲人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有两样,一个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律;另一个就是我们仰望星空时的感受。内心深处的道德律,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时常想起,而仰望星空,对于生活在繁华都市里的人们,则是一种奢侈——还有多少璀璨洁净的星空,可供我们仰望? 中秋节那几天,从城市里逃出来,逃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去,这是电影《今夜星光灿烂》里的那块平原——中国的黄淮海平原。在这里,我看到了暮色降临的全部过程,我的心愉快而欣喜。站在暮色苍茫的土地上,我有一种颤栗的感觉。 那是一个晴朗的傍晚,我走在满目苍翠的河堤上。河是淮河的支流,在平原上蜿蜒着,看不见首尾。河堤上栽着很多杨树。杨树的叶子在晚风中哗啦哗啦地响着,像河里的流水在唱歌。站在河堤上,透过茂密的树林看河,却听不到一点点流水的声音。浑厚的河水反射着晚霞的颜色,缓慢地流淌。天空是干净的蔚蓝色,大海一样炫目,蓝得无边无涯。稀疏的云团如同白色的花朵,怒放在蓝天绚丽的背景上,格外清爽。树叶,像一片片碧玉打磨成的镜子,反射着晚霞鲜红的光芒,随风闪烁。光芒缓缓的变换着颜色,鲜红,深红,紫红,淡红,暗红。暗红的光芒在碧玉上消失时,河面上有水汽在隐隐升腾,弥散。背过身子,把目光投向河水之外的原野,原野上已经暮色苍茫,村庄在莽莽暮色中影影绰绰。远处有汽车的声音传来。村庄里灯光零星亮起,渐次散落成平原上的星星。跟城市辉煌的灯海相比,平原上的灯光显得文弱,纤细,安宁,就像黄昏里牵着小羊,在河堤上走过的那个梳着两条细细的小辫的姑娘,眼睛里闪烁着纯粹和羞怯,让人心底无端地升起一种怜爱。 平原上的夜色平静而汹涌。她不动声色,从河水里,土地上,慢慢升起,汹涌成无边无际的黑暗,将村庄笼罩,将天空擦得更亮。夜气愈来愈浓,星星在天空寂静地燃烧,像一盏盏灯,流光溢彩。风从田野的深处吹来,凉爽,洁净,吹得人通体畅泰。 向着村庄里安宁的灯光走去的时候,我的步子突然间有些颤抖了,我不忍心踩碎这纯粹的夜。激动和愉悦夜风一样,吹遍我的灵魂和神经,在夜色抚摸下,我颤栗着,在心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发现了星空的灿烂和夜色的魅力。 诗人海子说,“黑夜从大地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之后荒凉的土地,黑夜从你的内部升起。”很久以来,我一直喜欢这几句诗。目睹过平原上的暮色之后,我更加钦佩他敏锐深刻的洞察力,更加迷醉这大地上升起的夜色了。 从乡下回来,我被城市里辉煌的灯火和喧嚣的夜色淹没。躲在家里,从书架上随意拿一本书,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着,眼睛里就跳进几行文字—— 风澹荡, 平原正莽莽, 云树苍茫,苍茫; 暮到离人心上。 这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首诗,名字叫《沪杭道上的暮》。据说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是1921年11月18日,那时,他正在沪杭道上的车子里。 读着这首诗的时候,我更加思念那平原上的暮色了。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