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故乡的窑洞 |
正文 | 我的故乡在陇东黄土高原,自父辈至上,都是居住在窑洞里。我是生于窑洞,长于窑洞,对窑洞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有着特殊的感情,虽然家乡的窑洞早已夷为平地,但它在我的记忆里还是那么的清晰,回想起来窑洞总是我最美好最温馨的家园。 朴素的黄土窑洞,它是我生命的摇篮,那里有我快乐的记忆。窑洞这种居住是最经济最实惠的形式,它的建筑不需要一块砖一片瓦,就是凭一身苦力气,一担土一担土,用肩膀挑出来。经济省钱,除门窗用木材,其他都是生土建筑。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朴实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那里面凝聚了农人们所有的喜怒哀乐 到过黄土地。住过窑洞的人都知道,窑洞最适宜人类居住。其最大的优点是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它依着厚厚的黄土,风吹不进,日晒不透,雨淋不湿,雪冻不着,无论是流火七月还是寒冬腊月,时刻都保存着一种恒温,不热不冷。尤其是夏冬两季,再让人舒适不过。夏天,农人们在酷热的太阳下收割打碾,热得像活剥了皮,下工了,走进窑洞,一股清新的凉爽赶紧把你全身儿裹住,让你的每一根汗毛都感到舒适。晚上,燃一根白蒿草绳挂在门口,铁将军般地抵挡住前来侵袭的蚊子,将一天的劳累拓印在土炕光溜溜的草席上,全身的筋骨都感到舒坦。冬天,吹风了,下雪了,外面的天气酷冷。当你走进窑洞,一股暖烘烘的气息立刻会把你全身包围,让你真正产生回家的感觉。深深的一个冬季,地里的农活儿干完了,农人们会将土炕烧得热热的,包了厚厚的被子,抱头大睡。曾有一位古人写诗赞扬窑洞的妙处:“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 我家的地坑塬是父亲亲手修建的,我那温馨的家园,耗费父亲半生心血。当改革给农村带来发展的时候,我也在故乡盖了一座新庄子,一家人都高高兴兴乔迁新居时,固执的父亲,怎么也不肯搬走。在那阴雨蒙蒙的深秋,天不停的下着细雨,我动员姐姐做父亲的工作,也无济于事,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两月有余,我和姐姐才连骗代哄,才把父亲搬到新居。之后父亲逢人便说:“我**盖的房子还是没我的窑洞好,冬暖夏凉,二八月不热不凉。”窑洞村落的“田园风光”情趣,无不打上窑字这个特殊的印记 故乡的窑洞,回想起来总是有那么种浓浓的感情。不论现在的居住环境怎么改变,出现在梦境中的总是那几孔排列有序的土窑洞。那窑洞里面有母亲挑灯为我们缝补衣服的身影,那窑洞留下了父亲一生的汗水。那窑洞有我童年捉迷藏的足迹。那窑洞有我们姊妹的手足之情。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