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古镇幽歌
正文

在塞外,丰宁凤山算得上是一座有名气的古镇。说是古镇,其实并不很古老,和中原或江南那些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市镇相比,几百年的它不过是个小兄弟。然而,从清代到民国、从四旗厅到丰宁县,它作了近两百年的县城,这无疑是一段非常显赫的事情。解放后,它把县城这个位置让给了邻居,自己则恬然归隐了。或许正是这种原因,小镇保存了许多古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得古意浓冽。

这里是冀北山中的一个小盆地,东、西、北几趟川儿的牤牛河、白翅河及支流在这里汇集,滋润着深厚的黄土层。几条川中的道路也在这里交叉,而后通向四面八方。在纯粹以农耕为主的时代,这些就是使它成为繁华集镇的全部理由。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景致优美的地方:东有元宝山,南有马鞍山,东南有广灵山,个个形如其名,细腻逼真。广灵山有一块巨石生成凤凰形状,昂首展翅,活灵活现,凤山这个名字就来自于这只呼之欲飞的凤凰。北山造型不奇,却是离镇子最近的,山腰原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宝盖寺,现已无踪迹,尚存的是僧人的墓地,几十座砖塔杂然成陈于一个山坳里,残破凋零间隐现着昔日的辉煌。镇子上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那座有着“口外第一楼”美誉的凤山戏楼,始建于雍正年间,重修于晚清。画栋雕梁、翘角飞檐浮于斑驳的苍桑中,一阵阵轻风摇响檐头的风铃,声音苍老急切,不知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怀。楼前是宽阔的广场,对面是关帝庙,旁边是小川小学,以诗人郭小川的名字命名,在当地是一所很有名气和影响的学校。由此让我想到镇上另一所学校,它显得更加古朴:校园是旧丰宁的县衙,二十年前仍是石狮分立、朱门对开,它的东南面是当年声名远播的凤山书院和文昌祠。书院已不存在,其旧址建起了学生宿舍,文昌祠的旧屋则改成了食堂……几十年来,一批批学子就读在这里,沐浴着昔日的文气和辉煌,一步步踏上人生之路。我曾有幸在那里读书,每每追忆那段日子,总要情不自禁地自豪一番。

凤山的古意,绝不仅仅限于一座戏楼,两所学校,随便行于市井,都能体味到它的存在。古老窄曲的街巷,伸开双臂即可碰到两旁的墙壁,百年以上的老宅随处可见,玲珑雅致的门楼、细腻生动的砖雕、古朴凝重的房屋散射出一股股巨大的魅力,仿佛要把人的心房拉入昨日的天空。那座大车店,是旧日乡间旅店的缩影,院子大、有畜棚,专借赶车拉脚的停车住宿。不难想象,每到晚间的店里,孤寂的身影映着如豆的灯光,墙草萋萋,瓦菲迎风抖动,羁旅在外的人心情是何等的压抑。还有乡间的清真寺和乡间的天主教堂。天主教堂紧闭大门,高大别致的欧式建筑散发着神秘。清真寺乃是回民兄弟活动场所,每到重大节日,总要热闹一番。建筑以外的乡间,还有两种值得称道的东西,那就是剪纸和花会。花会是老百姓过年的一种庆贺方式,龙灯旱船、歌舞杂技都有,虽无精妙奇绝的功夫,却是古韵浓重,沁人心扉,是一种近乎原始的乡间艺术。同这花会一样,凤山的剪纸也是一种大众艺术,而不是少数成家成名者的得意创作。十里八村的老百姓,从六七十岁的老人到二十几岁的年轻后生,许多人都能在这上面露一手儿。令人惊讶的是,有的老人一个字都不认识,竟能剪出带有“连年有余”“吉庆有余”一类字样的窗花来,而且这些字颇有功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没有矫揉造作的创意,有的只是对最美好事物的最自然的记忆,因此剪出了这神奇的窗花。

古老的小镇和古朴的民风,孕育出一代代淳朴的人。虽处于古镇之中,这里的人却没有多少怀旧情节,很少有人因为这里是旧县城而自豪,更多的则是把许多平凡的小事做得红红火火:幼年在乡下,门外推着车子收破烂的、换油盐的十有八九都是凤山人;今天在县城,来自凤山的烧饼、豆腐脑儿是小吃中叫得响的“名牌儿”。就是凭借这些许多人不屑于做的小行当,他们中众多的人家都成了殷实的富户。如此的环境和如此的精神,使得这个小镇出过不少有一定名气和影响的人物,诗人郭小川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出生在镇里的一座老宅里,并从这里走出去,走向文坛,成为一颗耀眼的诗星。

长时间,我一直在想,这座几百年的小镇,就像是一曲永远唱不完听不厌的歌儿,它认认真真地保存了自己的过去,踏踏实实地续写着新的辉煌。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