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偶然事件
正文

“偶然”在现代汉语中的解释意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又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记得梁文道先生在其文《个别事件》中提到过一句话,“死一个人是悲剧,死一百万人那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每当听到这句话,心里甚不是滋味,五味杂成都往外倒,虽说得很无情,然事实不正是如此吗?说得非常到位。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偶然被放大之后,往往就会关注细节的阐释。举个例子大家也许就会明白了。我们如果是观赏战争之类的影片时,当出现群死群伤的时候,我们往往心里并无多大的感情流露。而当死伤的人数具体到个体,特别是被单独刻画的时候,比如一个战士身中数弹,奄奄一息,镜头一直停留在他那斑驳的眼神上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会被感动得痛苦涕零。这个心理效应,在心理学上可以用放大缩小效应来阐释。

当个体的死亡,被经过心理放大之后,无论这个人是不是我们身边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这个人就会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印象,甚至永驻记忆。同理,群体性的死亡,经过心理缩小之后,被一个个苍白无力的数字替代了,这些人无论死得何等悲惨,何等惨烈。然时间一长,大抵是记不了谁是谁的。

当媒体公布某地发生多少起矿难事故,造成多少人死伤,抑或是某地发生多少起天灾人祸,死伤多少人之类的新闻报道的时候。即便事故被媒体渲染并放大,即使公布每个死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我们的第一感觉大抵是,“哦,又死人了。”然后继续过着各自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

记得每到年关的时候,那些“潜伏”起来的领导们就会大张旗鼓地选几户具有“代表性”的老百姓来关怀慰问发红包。这些人属于制度内的,他们要么是内定的老党员、孤寡老人;要么就是编制中的五保户,二女结扎户,这几个人就是偶然中的必然现象。这样一来,证明领导们能在日理万机中还不忘我们的老百姓,送上一点温暖,奉上一片温情,以此彰显领导们是多么的关心群众,是多么的深入群众,年关后便开始远离群众。然而平日里领导们玩的是“躲猫猫”,如果一个平头老百姓想找领导反应问题,我想是很困难的。同样,领导们在年终总结会和个人述职报告中都会抛出一些具有迷雾般的数字性东西。比如我们县“鸡的屁”达到多少多少,同比去年提高多少;人均年收入又是多少多少,同比又增长多少如此云云。这些数字东西,即便是一些政府中人大概也知不道什么数字是真,什么是假,只是一些数字把戏罢了。数字的背后是让我们老百姓们一下子对领导的功绩充满敬仰之情,这样老百姓对领导的印象分就会大大提高,钓鱼台就可以安稳地座下去了。

举凡一些文艺文学类作品,拿最近热播的《让子弹飞》来说。里面有几个人物,无论是张牧之,还是黄四郎,观众恐怕连做梦都会梦见他们,甚至连他们脸上哪里长了一颗痣,痣有多大,都能说出过一五一十的。他们几个是具体的数字,整部电影都是围绕他们几个不停地推进,而其他的路人甲路人乙和流氓丙只是群众演员了。大家也许还记忆犹新,几乎凡是能获得奥斯卡、威尼斯、金鸡百花奖之类的影片,都是描写一些具体的人物情感类的的电影。而一些场面宏大,人数多如蚂蚁的影片,是很难获奖的。其实道理就是刚刚说到的效应作用,那几个具体的人物,电影把他们内心世界刻画得非常仔细,故事情节也集中在这几人身上,被放大之后打动了评委,获奖也是水到渠成了。

但是,随着改革开展三十多年来,官场中却出现了一股违背放大缩小心理效应的事情。他们把一切有损领导形象的负面事件皆说成是“偶然事件”。譬如说,贪污腐败是偶然事件,卖官鬻爵是偶然事件;通过媒体追根溯源之后,官员们则更加强调“这更是偶然事件,不能代表全部。”譬如去年炒得沸沸扬扬的“我爸是李刚事件”,“钱云会事件”,这些事件就非常的具体。在“钱云会事件”中,倘若没有媒体和网民的放大化,那么钱云会的死只是每天生老病死循环过程中的一个插曲而已,那是不会有举国上下共关注之的。

我们都知道,这是因为他们害怕大家以为这些事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普遍存在的。是主观上的错位判断,如果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必然事件,那岂不一天都有这样的事件发生?他们害怕老百姓们怀疑他们,因为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有着自己的判断,不容易被官员们忽悠的。他们可不想因为一件“偶然事件”耽误了他们的“钱程”,丢了乌纱,甚至躲进班房成一统,落得个千古骂名。这样的偶然犹如脸上的几颗雀斑,对官员们的影响那是微不足道的。

每当官方抛出这些“偶然事件”只是偶然情形的时候。这样一来,便起到了一种模糊群众的视觉和判断,转移视线的作用。其实答案并不复杂,一旦他们用上“具体”二字的时候,与之联系的一切措辞都是模糊不清的。他们都不会在这个事件的具体细节上停留过久。如果有人拼死抵抗暴力拆迁乃至以自焚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权益,还是有人多年上访无果惨遭不明人员毒打乃至以自杀的方式守护自己的尊严。他们更不可能反复强调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惨烈和悲壮的具体过程。

“偶然事件”这个说法,不只是为了防止大家把偶然思维放大为更大范围的失误,不只是为了阻挡舆论媒体把负面事例上升到更普遍的制度性缺失;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移除这些“偶然事件”背后的真实性。官方一般是明白“偶然事件”的情感效果,他们知道老百姓的情感底线多源自于具体的细节。

死一个人是一个数字,死一百万人同样是一个数字。其实,大家大抵了解这些数字类游戏的真相,通常是不会轻易受骗的。每当有人对“偶然事件”的具体细节提出质疑的时候,他的意思其实就是要我们闭嘴,别乱说话,小心遭报复。既不能追踪溯源,也不能过于细节的纠结。所以你看看,每当官员们说到某某事件只是个“偶然事件”时,一般在新闻发布会上都会加上一句“因涉及案情,所以细节无可奉告。”有人对“偶然事件”的具体细节提出质疑的时候,他的意思其实就是要我们闭嘴,别乱说话,小心遭报复。既不能追踪溯源,也不能过于细节的纠结。所以你看看,每当官员们说到某某事件只是个“偶然事件”时,一般在新闻发布会上都会加上一句“因涉及案情,所以细节无可奉告。”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4: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