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有没有好人(四) |
正文 | 要真正认识了解一个人,虽然很难,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总可以从他处事的行为态度去加以辨识;他的行为和态度也终将暴露在世人面前,假如他要用伪善的面具来掩饰自己的丑恶的话。 是不是好人,首先是一个人对别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一种态度。一个人对于自己将要实施的行为,以及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件事做得还是做不得,脑袋里事先应该会产生某种预测,从而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即自律。一个人做事做决定如果长期地一贯地没有这一层念头(哪怕是肤浅地初略地),这个人就很难保证会成为一个好人。因为脑袋里缺少了一根正义的“弦”,凡事率性而为,其行为或决定产生危害的几率就越大,特别是对于拥有较多权力和极大财力的人,更应该警惕。这是成为好人的很起码的思想基础。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有些人待人接物只认钱认权不认这个"理",管他是不是好人,管他钱来得干不干净,谁钱多就对谁顶礼膜拜,谁权大就对谁趋炎附势,导致部分村镇社会风气庸俗化。而某些完全正正当当的历来都被尊敬的行业,在财和势方面显得衰微,即使没有过失也得不到必要的尊重,甚至被调侃被欺凌被讹诈冲击,给从业人员的心里蒙上一沉阴影,许多人不再愿意从事这些行业,纷纷选择转向离开。这里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收入的多寡。在某些人们的眼里只剩下了钱财权势的时候,没有了对错,没有了好坏,没有了贡献的意义的时候,在他们那里也就没有了平等和尊重。都说社会很“浮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曾经看见有的刊物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为什么出不了像陶行知蔡元培那样举世闻名的大教育家?一小部分人的价值观念是这样的:钱多权大成为衡量人价值的唯一标准。追名逐利成为他们趋之如骛的东西,此形势下有几人静得下心来搞学术研究搞创造发明?更多的恐怕是在思考怎样才能更快地搞“山寨版”!如果这种价值观念和舆论一旦形成了普遍的社会风气,对文明有序的社会秩序会带来冲击,要扭转势必会增加困难。当然,应该看到,这些现象毕竟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随着八荣八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这些现象必然会迅速地得到解决。 欲做一件大的事情,得先有个基本的判断。这件事情是不是值得做,有没有条件去做,做了以后会产生啥样的结果,起码得事先有个统筹考虑。即要从打算去做的这个事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效果三个方面去加以考虑分析。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必去做,可以放弃。为了将要达到一定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可能会给别人给社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这样的事也是不能做的,于人不利,于己也将不利。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就是这个道理。只可惜,有钱就是任性,无钱也要任性,所有的正义和天理似乎都变得苍白起来。 人的行为固然极为复杂,然而人也是简单的,人的一切行为(不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的最初动因,大概用两个字就可以高度概括:“需要”。人一旦产生了“需要”,就产生了去做某些事情的冲动,去做围绕满足需要和把需要变为现实的事情,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可能会产生不同层级的“需要”,围绕不同层级的“需要”和“终极需要”(或者说终极目的),人必然采用一定的行为和措施——手段。人要成为好人,事要成为好事,目的和手段二者都要好,这样的事才叫好事,这样的人才叫好人。总不能把目的设计的很好,很高尚,却把实现目的的手段加以忽略,进而引起严重的危害,这就不叫好人。比如要做慈善事业,单纯看这个目的当然是好事,用合理合法挣来的财富行善将是举世公认的善举。但是若为达到这一目的而去获取财富的手段是搞毒等非法行为,结果会是好人好事吗?以前在法制刊物上曾看见过类似的报道。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