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原创散文:一日看尽长安花10 |
正文 | 跨出出土文物展館,我信步走进了兵马俑第一展馆。 跨进宽敞的入口处,电视和网络上常见常新的兵马俑及土坑,便出现在我眼前。 参观者众多且络绎不绝,可没了在出土文物展館时的性急拥挤和迫不及待,更多的是步履从容,细看缓行。隔着十几米的距离,看着那些真人般大小的兵马俑们,是一种享受。再想想,这些形态各异的兵马俑,竟然在漆黑一团的地下呆站了二千多年,更感匪夷所思。 这个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八大奇观”之一的兵马俑坑,面积广达2万平方米以上。一尊尊兵马俑仿真人身高,最高达1.8米左右。塑造风格古典写实,栩栩如生,神态各异。从泥塑、晾干、运送到焙烧,兵马俑是连续制作的,即使在现代,这种工艺也是难以企及的。 七千多披甲执锐的陶俑,加上硕大齐身的陶马战车,军阵俨然。 虽是静止凝固,却仿佛动地而来,随时准备迎敌陷阵。 二千多年来,在始皇陵地宫的1500米外,他们在黑暗中戍卫着千古一帝。奇怪的是,这个庞大的地下军团,与整座陵园的方向一致,面向东方肃立,这是为什么呢? 我边看边思忖边随着人流缓行,同时也没忘记嚓嚓嚓。 一面还想着电影里秦兵纵横驰骋天下,刀光剑影,箭阵如云,攻城拔寨,终一统中国的宏大场景。不知怎的,总感到有那么一大股凶厉杀戮之气,扑面而来,仿佛要将人撕裂破碎一般,真是令人不寒而噤,顿感窒息。 其实,那个所谓各自为阵的春秋战国宏大时代。 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最民主最自由和最人性时代。 在那个“百家争鸣”的岁月里,老子,孟子,庄子和屈原,勤奋著书立学,繁荣文学艺术。孔子带着七十二门徒不顾路途遥远,囊中羞涩,各国君主的白眼皮儿甚至冷嘲热讽加驱赶,且行且停,餐风露宿,身体力行,不辞艰辛地宣讲着以忠孝伦理治天下的道理。 秦越人(扁鹊)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 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 与此同时,《论语》《诗经》和《离骚》等瑰宝相续问世,成为中国以后二千多年来,再也无法逾越的思想,艺术和人文巅峰。可这一切,都随着秦始皇及二千多年来大大小小秦始皇的兵马俑们,支离破碎,断卷残章,至今仍苟延残喘,再也无法恢复当年的宏大,深奥,智慧和风采。 所以在我眼里,兵马俑们除了代表凶杀,没有别的象征。 21世纪,网络高科技电脑微信支付宝时代,世界是平的。 因此我觉得,在一颗洲际导弹就可以让地球毁灭,一艘核潜艇就可以让敌国举手投降的今天,还拿二千多年前的泥人炫耀说事儿,除了自我感观,对外宣传上的需要,寄希望重新唤起国人的尚武精神之外,并无多大实际意义。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