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哑巴渡 |
正文 | 杭埠河自大别山中流出,一路绕山穿峡奔腾咆哮而来。在流到白马荡与千人桥之间,河面宽阔,河流湍急。河的北岸是绿树荫浓,水竹丛生的沙湾地带。这里,过去有一个渡口,叫哑巴渡。在我十二岁那年曾经从这个渡口,由一位年迈的艄公把我渡到河的南岸。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当时的情景:既然叫哑巴渡,那么,这位摆渡的老人一定是不会说话的哑巴。我自上船,就一直注视老人,想从他一脸的沧桑,一脸的祥和中寻找是否真的就不会说话。当时正值丰水季节,河水汹涌,老人用粗大的双手紧握长篙,沿船头东侧船舷将竹篙迅速插进水中,让竹篙深深地插入泥沙,再用肩膀顶着竹篙的梢头,弓着腰,一步一步向船尾推进,使船头压着风浪向对岸行驶。船快到对岸了,老人也没有开口说话,我认定他就是哑巴了。突然,老人开口说:“伢子,抓住船帮站稳,靠岸了。”老人用篙紧紧抵着船尾,让船头咬着河堤码头,好让我平稳地上岸。我在岸边久久注视着老人发呆,老人和蔼地对我笑笑,向我挥挥大手,又把船向对岸撑去。 “艄公会说话,怎么叫哑巴渡?”我的心里一直揣着这个疑问。 三十年后,我重到这里。哑巴渡的地名依然存在,河流上已经架起了水泥桥梁,已经不见当年的渡口,为我摆渡的艄公还在吗?我访问了当地的老人,才知道当年为我摆渡的老人二十多年前就过世了,老人孤身一人,死后是乡亲们为他安葬的,他的坟墓就在当年的渡口边,现在桥头的竹林里。我沿着指点的方向走进竹林,一个几乎与平地差不多的小土丘,——我想,这应该是老人的掩息之所了。我在土丘前久久地默默肃立。 但,哑巴渡的来历仍然是个谜团。为此,我访问了当地的很多老人,才渐渐揭开这个谜团…… 根据口碑流传,大约一百年前,这里没有渡口,也不知是当地还是外来的一位聋哑人为了方便行人,开始在这里摆渡。哑巴摆渡,从未主动向过渡的人要过渡钱,行人有钱就向船舱边的竹篓里放一个铜板,没钱照样过渡。哑巴在河边竹林搭一个竹棚,一船一篙,年年岁岁,春夏秋冬,在风霜雨雪里守候着他的渡口。 哑巴的渡船始终是干干净净的,桐油将船身油得光鲜明亮。从堤坝到渡头的路,靠船的土码头总是修得平平整整的。哑巴耳聋眼尖,为了方便夜晚过渡者,哑巴在对岸挂一个油灯,夜晚需要过渡者只要点亮油灯,不管是雨雪严寒,哑巴会很快把船撑到对岸。在这里过河的人,是不用担心会耽搁行程。 哑巴不仅船撑得平稳,人也心灵手巧,做事爽洁干练,闲暇的时候,哑巴就用河边的蒲草编织草鞋,用水竹编织竹篮竹篓。哑巴的草鞋编的既柔韧又柔软,穿在脚上既舒适又耐久。他的竹编,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工艺品。过往行人需要,有钱就看着给两个铜板,没钱也可以拿走。 正因为哑巴的忠厚为人,哑巴渡的美名也逐渐传播开来,方圆百里的过往行人都知道杭埠河上有个哑巴渡。 当年给我摆渡的那位老人,有说是哑巴在渡口捡来的弃儿,有人说是哑巴的亲生儿子。 说是捡来的弃儿故事简单:当年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刚满月的孩子逃难至此,不久夫妻相继亡故,是哑巴一口汤一口水把这孩子养大的。哑巴死后,他就成了哑巴的传人。 说是亲子,故事的情节带点传奇色彩:说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在三河一战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6000多人,李续宾看大势已去,杀了自己的老婆,然后自刎。李续宾老婆的一个随身丫头在陈玉成追兵的一路追杀下逃到哑巴渡,是哑巴救了她。后来她看哑巴忠厚老实,人也精明能干,自己也无家可归,就和哑巴一起生活。再后来生这个孩子时难产过世了,给哑巴留下一个短暂凄美的爱情和一个爱情的结晶。 哑巴一生的所有财产就是一只渡船,一竿竹篙,因为哑巴不识字,又不会说话,人们也无从知道他的名字和来历。但人们记住哑巴和他儿子这两代人一百年来支撑的这个渡口,为人们做下的许许多多善事、好事。哑巴和他的儿子虽然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们一直活在后人的心里,传扬在人们的口碑中。 我在想,当时在这个地方拥有豪华的庄园,广袤的田产,活得比哑巴父子不知光鲜荣耀多少倍的那些有名有份的人,现在还有谁能记得他们呢?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