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张爱玲~沈从文:痴情女子痴情汉(胡说八道之二十三) |
正文 | ?我曾经在心中不只一次“不怀好意”地想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张爱玲在遇见胡兰成之前遇见沈从文,或者说沈从文在张爱玲遇见胡兰成之前邂逅张爱玲,两人会不会因为共同的爱好,在感情上撞出火花? ???年龄不是问题。沈从文18岁的时候,张爱玲才出生,但张爱玲喜欢父亲式的男人,胡兰成比她大15岁,她依然义无反顾嫁给他,在张爱玲36岁的时候,她又毫不犹豫和65岁的美国作家赖雅结婚,对于张爱玲来说,爱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 爱好更不是问题。两人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传奇的大师,只不过风格不同而已。沈从文可能是个唯美主义者,他笔下的人和物,包括卧柳眠花的“柏子”、吊脚楼上的妓女、锱铢必较的“托尔斯泰”,甚至一些猥亵、暴力,都写得自然大雅;而张爱玲喜欢把世界写的苍凉残忍,一切翘楚、尤物,于她笔下都是人形的虚伪,她的故事里,不见翩翩公子,难觅潇洒少年,女性大都过着极为悲剧的生活。但不管美的丑的,悲的喜的,两人都能在作品中把人性刻画的入木三分,成为中国文学的范本。 ?? 两人都是同一个人的粉丝。对于沈从文来说,没有胡适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就,当时,沈从文就像现在的“北漂”一样在京城度日如年,胡适在其最困难的时候鼎力举荐他到北大做教授,然后又撮合了一段美满婚姻:帮他追到北大才女张兆和。对于张爱玲来说,胡适一直是她的偶像,她有一段文字这样写胡适:“他(胡适)围巾裹的严严的,脖子缩在半旧的黑大衣里,厚实的肩背,头脸相当大,整个凝成一座古铜半身像。我忽然一阵凛然,想着:原来是真像人家说的那样。而我向来相信凡是偶像都有‘黏土脚’,否则就站不住,不可信。”张爱玲经常把自己写的一些作品寄给胡适先生,请先生为她指点,态度相当诚恳。不知道胡适和张爱玲有没有谈论过沈从文,或者和沈从文谈论过张爱玲没有,如果有过,他们两人的心中有没有相互仰慕过彼此。 ???张爱玲写到:?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有什么可说的,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我相信胡兰成和赖雅都不是张爱玲这段文字中的“你”,他们不配。 ???沈从文写到: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相信他是真的,只是他没有遇见张爱玲。 ???沈从文一生都称自己是“乡下人”,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就像张爱玲一生爱美,那怕爬满了虱子,她也要把一袭华美的袍披在身上;张爱玲总想着自己能“了无声息地漂过来,水一般的亮丽自然”,她避世而不弃世,是因为她一直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世界,是因为她心里一直然烧着爱,就像沈从文一样在坨江、在边城,眼里除了爱没有别的。 ???张爱玲痴情,她对胡兰成痴情,只是她在错的时间里遇到了错的人;沈从文痴情,他对张兆和痴情,他在正确的时间里遇到了正确的人。两种时间,两种相遇,自然就是两种必然的结果。 ???但我真的心有不甘。因为我喜欢沈从文,又偏爱张爱玲,我想让张爱玲有幸福的一生,我在心中一直幻想着中国文学史上的这对金童玉女能珠联璧合,创造一段佳人佳话。 ???我知道,他们此生已错过,那么来生呢? ???我分明看到,在一个月光满天的夜里,行色匆匆的沈从文无暇顾及坨江两边的吊脚小楼、无暇顾及石板路上的翠翠、水手、瞎子、宋宋和夭夭,拼命地划着一只乌蓬小船往上海赶去。 ???我分明看到,在上海一座精致的小阁楼里,身披一袭爬满虱子的花袍,满脸渴望的张爱玲站在窗户前在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她等待的绝对不是胡兰成,也绝对不是赖雅。 ?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