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旅者的黎明”(短语) |
正文 | ![]() 我惊喜地看着远方市场上种种特产,我喜欢粗糙的布袋里盛装的这半袋深紫“大红袍”颗粒(一种产于秦岭南麓的花椒,不是茶叶),它们使我快乐,欣慰,甚至想久远久远地活在烟火人间,我找不到适当语言,喃尔自语:“天国物产,天国物产啊。……” ** “不求大红大紫,但求温和平静”“中国翻译家要有使命感”“既不抱怨,也不摆动,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乏功”(纪念法国名著《红与黑》的中译者郝运先生于上海辞世,录他晚岁的话) ** 鲁迅先生之后的实践可能说明,用笔打不开的道路,用其他还是无法打开——继续以闪亮的笔与思想!……(纪念新文化的方向100周年) ** “那美好的仗我已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守住了。……” (某日参加一老者葬礼归来,倍感哀伤疲惫,想起《圣经》“提摩太后书”的话) ** ……但你这永远可爱的头顶天空,五月、花染和鸽子白伞似的起飞,但你这拨动心跳的话语,但你这逢春时的热望,冰封下的叹息,但你这充满感叹与创痛的生活,还有布遍诺言的大地!…… ** 为神工作不要报偿—— (也一遍遍提醒自己) ** 耳麦里风儿乐队还在弹奏,“旅者的黎明”已到来,我结清了旅费,整顿好行装,准备踏上归程;想,再长的旅途也有结束的时候,就是生命也有结束一天啊,但,横亘的旅途啊……不禁感伤。 ** (汽车又驰过那座远方故城) 我闭上眼睛,闭上耳朵,什么也不愿看,什么也不愿听。让我一个人慢慢回忆,慢慢思想,心说,世上,许多事,许多话,又岂可与浮泛浅人论说道哉?……(不知为何想起一本清代书名“浮生六记”来) ** 老来,我有时倒爱看看民国年间文人写的旧东西,见闻、回忆、文化观、人物评述等等,他们常肯说几句洋洋洒洒的话,或随随便便的一些文字,常存个性与独特之语,求得录事而真实,无忌而自由,哪怕有偏激偏颇之嫌…… ** 她与我。颓然而苍老地跌坐在旧操场边(这是一所从前的铁路中学、她的母校),操场录记着那些往昔美好的时光。。她说,母校马上就要拆除和解体了,连校名也不会再留存,她叹息“以后世上再没母校了,而我还活着”——此语如泪滴击溅我的心壁。 …… ** 岁月像一台粗暴的挖掘机,在挖啊,挖啊…… ** 什么是法兰西的历史呢?你说它在右边它又在左边,你说它在左边它又在右边……(伟大法国作家雨果的深邃历史名著《九三年》) ** “灵魂经历一次次忧伤, 躯体跨越,一重重山水, 浑浑噩噩,古往今来” “我们永远只能看到事务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浸在可怕的黑夜里,神秘莫测” (法国雨果的诗句) ** “向穷人施舍就是供给上帝”(雨果引《圣经》语) “吹吧,不断地吹,思想的喇叭”(法国雨果的诗句) ** “如果有一天世上只留存一本书,留哪一本“? 有一次,我在网上看见青年们在讨论一个“颇奇怪”的问题。 想后,觉得倒无妨试答一下,西方,留《圣经》,阿拉伯世界留《古兰经》,印度和泛东方,留《佛经》,九州华夏,留那本古老的《道德经》……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