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如果好了 |
正文 | 我回家的时候总喜欢跟母亲一起收拾东西,然后听母亲扯些流年里的旧事,大多是我早已熟悉了的,但母亲依然乐此不疲,我也是听得津津有味,多少年来一直如此。 “孩子说大就大了!”母亲一直这样摇头感叹着。 我并不清楚母亲这些年为什么总喜欢发出这样的感慨,可能是自己在外求学吧,一年也就寒暑假回去一趟,与家里的距离完全是一种离心运动。 一个人在外面不可能一帆风顺,每每遇到低落的时候,心底里那种思乡思亲的念头就会来得很强烈,可能母亲对我的想念比起我的还要更多一重岁月的厚重,但在电话里却永远都化为简单的“吃饱穿暖”这样一句话。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不管是在厨房还是田头,我都不厌其烦地跟着,可能这就是现代人所谓的恋母情结吧,我跟母亲确实亲得很。 “如果你会走路就好了!”这是我从母亲那儿听到的第一句关于我的假设,后来我从时间那儿学会了走路,也渐渐地学会了奔跑,把田野的路远远地甩在身后,至于在傍晚的时候追逐着踩自己的影子是我经常做的一件傻事。 “如果你上学就好了!”母亲可能觉得我缠在她屁股后面让人有点腻烦了,所以总盼着把我丢进教室。那时能够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在我看来是多么新鲜的一件事,以至于我在棉花田里跳起来欢呼,母亲问我能不能学好,我说一定比别人学得好。五岁那年我穿着开裆裤、背着母亲亲手缝制的灰白色布包就屁颠屁颠的走进了学校,打闹起哄是家常便饭,但我的成绩一直很好,所以保证书也就写得随意了些。 “如果你不要人操心就好了!”我已经不能确切地记得母亲说这句话是哪年的事情了,因为我上学的时候的确让家里人操了不少心,跟同学闹过不少,跟老师也敢顶撞,生活中也很随意,泥地里打滚是常有的事,衣服可以不洗然后反过来照常大摇大摆地穿到学校。当然了,这些都是小学里才有的事情,因为我从初中开始都是住宿的,青春里的懵懂也让我检点了不少。 我后来考进了县城最好的一所中学,课业真的很繁重,但不得不说,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的人生阶段,目标如此的明确,信仰如此的坚定,奔跑的脚步一直不曾停歇。累,但并快乐着,是我们那段岁月的真实写照。后来在高三那年发生了一些感情上的交集,很美,很深刻,一种纯粹而简单的幸福。 母亲在高考后没少为这事调侃过我,但生活毕竟是要继续下去的,尽管我最后的结果让很多曾经满怀希望的人失望了,包括我自己。许多时候我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尽管当时那些对我充满希望的人嘴上不说什么,但这样希望本身早已在不言而喻中给了我一种无形的压力。 “要是你成家立业就好了!”这是母亲这几年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孩子说大就大了!” 我听母亲这样说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笑出来,“这么怕我没人要啊?”我嘟囔了一句,“工作、房子一样还没着落呢。” “船到桥头自然直!”母亲显得很是坦然,“大不了旅行结婚。” 我彻底服了母亲了,因为我自己对旅行结婚这个概念还不甚清楚,而母亲仿佛成了我四分之一人生的总策划,想到这些,我突然觉得很有意思。 功到自然成,我知道母亲接下来一定会用这句话来解释“船到桥头自然直”,所以我抢先把它说了,母亲抬起头瞅了我一眼,相视而笑。 人生的幸福无非如此:有这么一个想象的如果,然后结果是好了,一切完美!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