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化蝶 |
正文 | 化蝶 蓝天里,阳光下,蝶儿双飞舞翩跹, 时光漫,岁月深,倩影成双到如今。 愿望飞越上千年,往事成影拦心间, 一曲梁祝绕乾坤,一个音符“爱”悲欢。 不管传说中梁祝的家乡是南是北,宁波确有着晋代人氏梁山伯的古墓。也因了越地的越剧,用凄婉优美的曲调演绎了梁山伯、祝英台冲破封建束缚,化蝶永伴的浪漫,才使得人们的影响深处刻下了梁祝的家乡必是江南无疑。 江南,到处流动着心旌摇荡的优美,这样一种优美,谁也不能拒绝。而优美之中产生出来的故事和人物,自然而然地沉溺在人间,成为了人们向往的美好传说。 甬城的近郊,在晋代梁山伯古墓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梁祝文化公园,三座弯弯的石拱桥把人们引入园中。姚江河水轻柔婉约地流经园地,清清的水流,又把人们带入到了各自心目中的古时江南…… 优美的小提琴曲回荡在音乐广场的上空,高大洁白的梁祝化蝶雕塑,飘飘欲仙……,仿佛间,偌大的草坪上,只看见两个洁白无暇的灵魂从古舞到今。 它的一则是梁祝文化博物馆,那里面有梁祝文化的介绍,包括它的起源、发展,以及它与宁波的历史渊源和对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还可通过声、光、电的高科技手段参与文化互动。 1600多年来,在梁山伯任县令的今宁波鄞州区高桥镇一带,一直流传着一句“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的民谚,表达着当地人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宁波人酷爱梁祝传说,他们把这种传说作为文化不断向世界传递,从最早的梁祝古墓(梁山伯的墓是双碑墓),到第一次国际性的梁祝学术研讨会,宁波人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从电影、音乐、连环画、故事说唱集到国家图书馆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的第一部综合性的梁祝文化专著--《梁祝文化大观》,系统地把东方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深深地扎根在了地球上,成为了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民间文化。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柔美的越剧曲调中,文化园一步步地展示了故事情节中的景观。含蓄婉丽的十八相送之路,小巧古朴而又稳重的观音堂,绿树掩映的小山村,涧水间架起的独木桥……,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梁祝浓浓的相随相伴的情意…… 河水中的呆头鹅,傻头傻脑地像是追着祝英台的心声,弯弯的小道,青青的禾苗,牧童骑在牛背上,像是伴着山伯的足迹行。垂柳依依,花香阵阵,蝴蝶翩翩起舞,好像那梁祝化蝶的精魂,在舞动着爱情的美丽和忠贞。绿波荡漾的姚江河畔,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祝家庄,古戏台上还在演绎着刻骨铭心的楼台会,一声声,一幕幕,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思和感憾。 爱,化作了梁祝化蝶的不朽之曲,轻扬飘逸、凄美綩转、情真意切的旋律,拔动了人情感中最敏感的心弦,让各种肤色的人们陶醉在了缠绕的深情之中…… 漫步在文化园中,还有一座不太高的凤凰山。如今,许多夫妇情侣在山上种下了一棵棵“爱情树”“友谊树”。春天,杏花、李花、桃花争奇斗艳,秋天,银杏,红枫深情绚丽。它们象征着爱情的缠绵绚烂,也象征着真情的深沉永驻,因为树根植于大地,与天地同呼吸,沐日月之光辉,能创造出生命喜爱的负离子,所以,用它来见证爱情,才能达到白头偕老的心愿。 满山欣欣向荣的“爱情树”“友谊树”,将凤凰山打扮得妩媚动人,成为了园中新的文化景观。 每年,宁波市妇联还会携手宁波市共青团委员会,在凤凰山下举办不定期的鹊桥会,为未婚男女青年牵线搭桥。梁祝,成了青年人心目中的月老,成了爱情的红娘。 梁祝所处的封建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只停留在了古装影视作品和戏曲中。如今,梁祝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人们追求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象征,赋与它无限生命力的就是一个大写的爱字。 爱,可以跨越国界,爱,可以穿越历史,那是一片沃土,能使健康的种子长出结实的果子。 梁祝的传说,勾勒出多少日月彩霞?又堆积出多少往昔情怀?透过岁月的灯光,它带着真情之美,碰撞着爱的心花,露出解密的笑容,释放出爱的芳香。梁祝,已不再是一个神话,而是人类真爱的写照!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