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寻找皮日休 |
正文 | 唐朝末年,一位著名的诗人在战火硝烟中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大别山。他翻越崇山峻岭,跋涉千沟万壑,来到了人烟稀少的英山。从此,这位著名的晚唐文学家在这里度过了他寂寞而又悲壮的晚年,他,就是历代文学家寻找了近千百年的皮日休。 皮日休,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人,大约出生在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少时在襄阳鹿门山隐居读书,年青时出游湖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最后至京城长安。咸通八年(867年)登进士第,为太常博士。他40岁的时候,唐朝发生了震惊朝野的黄巢大起义。皮日休感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到来了,他离开长安南下,参加了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广明元年(880年)黄巢退出长安,皮日休从此便失踪了。关于他的结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辞海》介绍:“旧史说他因故为巢所杀;一说巢兵败后为唐室所害,或谓巢败后流落江南病死。”皮日休究竟死于何时,死于何地,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近来闲暇无事,在家玩味自己的藏书,无意中发现了一本《校点民国九年重修英山县志》,我颇有兴致地浏览一遍后,一个熟悉的名字闪入我的眼帘。我赶忙找到翻过的那一页,只见上面写到:“皮日休,唐僖宗时,由翰林开授内阁学士。降仕襄阳,抑郁不得志,遂偕交兵部尚书明泗弃职,于乾符年间由江右迁英。”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苦苦寻找的皮日休,竟然会躲在这里吗?皮日休,你让我们找得好苦哇! 我当然不敢肯定《英山县志》这段话是真的,但这无疑为我们寻找皮日休的去向提供了线索,让我们沿着他走过的足迹去寻找吧。 皮日休主要的活动时期是唐懿宗咸通至唐僖宗广明的二十年间。他的家也是以务农为主。按照《皮子世录》的说法:“自有唐以来,或农竞陵、或隐鹿门,皆不拘冠冕,以至皮子。”咸通八年中进士时,他已33岁,后迁为太常博士,著作郎等职。这位农民出身的唐代文官生不逢时,正处在唐朝最黑暗的时代。为此,他写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揭露黄巢起义前夕唐朝极端黑暗的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痛苦和灾难。这些作品大多集中在他自编的《皮子文薮》这本书中。皮日休有诗三百余首,大量的诗篇表达了他对农民疾苦的关心。他有一篇著名的《橡媪叹》写得悲切动人。在诗中他写道:“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岗。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吁嗟逢橡妪,不觉泪沾裳”。在他笔下一个普通的橡媪形象,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里农民悲惨命运的缩影。皮日休对唐朝晚期的现实深切不满,对统治者感到深恶痛绝。请看他在《原谤》中讲:“呜呼!尧舜大圣地,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者,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呒,淬其首,辱而逐之,不为甚矣。”从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他对当朝统治者的强烈反抗情绪。后来,他参加黄巢起义军很可能出于他这种思想的支配。 我们无需去评价他的文学成果,这在文学史上早有定论。让我们看看他由于思想上的原因,是如何走入黄巢起义军的行列,又是如何踏上前往英山的长途跋涉。乾符元年(874年),皮日休南下加入黄巢起义军后,黄巢起义军曾两次来过英山。第一次是乾符三年,由于唐王朝在潼关、洛阳、郑州一线派驻重兵,黄巢起义军放弃西攻洛阳的计划,挥戈南下,在今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地区进行斗争。英山正处在这一地区的中心地带。按照《英山县志》的说法,皮日休很可能就是这一次举家南迁的。第二次是中和三年(883年)唐王朝招来沙陀贵族李克用的四万骑兵进攻起义军,起义军退入河南、安徽一带(英山与安徽交界),这次是起义军失败退却,皮日休也有可能是在这一次才携家来到英山的。因为按不少书籍记载,皮日休是在黄巢起义军880年12月进入长安后被封为翰林学士,这一年已是广明元年,离乾符三年隔三个年头。到883年下江南,则与乾符三年隔得很近,《英山县志》所载皮日休“乾符年间由江右迁英”应该说基本是可信的。 皮日休后来到英山后的境况我们不得而知。毫无疑问,在黄巢起义失败后,他来到英山的日子是过得非常痛苦的。也许经过这次沉重的人生打击,他从此一病不起;也许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他在这里写下了无数悲壮的诗篇。 我走过英山的很多地方,期望能发现皮日休先生留下的遗迹。但是,一切只能使我感到失望。但我坚信,皮日休很可能含恨地躺在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之中。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