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借的春风放纸鸢 |
正文 | <泉城恋歌>之 借的春风放纸鸢 文/金罂粟 扬花还梦,春光谁主。晴空觅个癫狂处。尤雨滞云,有时候,贴天飞,只恐怕,捉他不住。丝长风细。画楼前,艳阳里。天涯亦有影双双,总是缠绵,难得去。浑牵系。时时愁对迷离树。 ——柳如是《声声令咏风筝》 (一) 天,蔚蓝蔚蓝的,偶有几丝絮云,从头顶飘过,很细很柔。 风,一扫冬季的凛冽,换作说不尽的轻暖,穿过嫩绿待萌的柳枝,吹皱一池清水,划过半山迎春花,伴翔戏飞雏燕。春,来了。人,喜了。 “带上吃的没有?”我问。 “酒精炉、面包圈、火腿肠、红薯干、纯净水、烤鱼片、遮阳伞……。”妻回。 “我们的玩具带齐没?” “放心吧,大小风筝两只,粗细丝线两拐……。”女儿显得异常兴奋和期待。 窗外,百鸟啼鸣,车下,落叶随车轮翻飞。 (二) 在春天里放风筝,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在农村有一望无尽的田野,有碧波荡漾的麦海,有清水哗哗的小河,踩着泛青的野草,嗅着淡雅的花香,一群小伙伴,牵着父母自制的五颜六色的“蝴蝶”、“壁虎”、“八角星”,嬉闹追逐。看谁飞得高,比谁飞得远。 人过中年,逢闲暇,亦然最喜风筝事。女儿喜欢风筝,也许是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和看到我专门从潍坊买来的硕大“蜈蚣”。妻子喜欢放风筝,却是因为看了半部《杨贵妃秘史》而嫉妒和动情于杨玉环和三郎(李白)的纸鸢传情。 为了感受旷野中春天的味道,为了满足我们共同的期待和愿望,大年初五,早早被妻子拉出被窝,一切配备停当,驱车向北,目标直指黄河岸边。 (三) 在岸边选一空旷处停车,扫目四顾,但见:岸上柳枝风摆,树下,枯草如旧,间或有莫名野花羞露,便觉气色无数。旭日东升,辉晕伴着朝霞,透过黄河大桥的身影,于是万道金光洒地映水,给本来就清新无比的空气又徒添出万象风情。河内冰凌尽去,泛有微黄的水流,无涛无浪,在朝晖的抚慰下漫漫东行,似乎比往昔任何时候,都变得异常温顺和从容。岸与水之间,紧要处不足百米,宽平处里地有余,正可谓为我所留,为其所用。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小女观景情致,口吟诗章。 “呵呵,有学问,真是什么老子养什么女啊。”妻不无调侃,随声附和:“一首郑板桥的《怀潍县》,吟来有一种花团锦簇的热闹,风筝、少女、春天相映成趣,充满了繁华和温暖。只可惜今天未备绳索,要不,咱也做个秋千。” “谁说没有秋千?你听:‘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鸯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郭鳞在道光年间就给我们准备好了那!”我说,“不过,我们今天的主题不是秋千,开始行动吧!” 于是,一条长长的“蜈蚣”,随着慢慢变长的丝线,摇摇晃晃的爬上了远天。 (四) 玩兴正甘,远远听到前方传来嘤嘤哭声,放眼望去,见一幼童紧紧拉着一红衣女子衣角,女子无奈的摇着头,眼睛却盯向挂在树上的风筝。 “快去帮把手。”妻说,“顺便带上我们的那只‘蝴蝶’。” 我“遵命”前往,及近跟前,那女子回过头来,梢愣,我们几乎同声叫道“哇!怎么是你?” 细观老友,岁在三十上下,长发披肩。胸前系一白色丝巾,晓风微拂,似蝶欲飞。呵呵,这女子可是响当当的有名,中国法学会理事,当代文坛大家,著名诗人胡*是也,于是好一阵寒暄。原来她是借年关休闲,离川来济看泉。真是奇中有巧、巧中见奇啊。 “等会文联小刘也到。大年刚过,没敢惊动您的大驾,今日黄河岸边无意相会,也算千里有缘啊!”胡女面含微笑,频显歉意。 “难怪一早鹊鸣枝头。”我手舞足蹈着,“原来如此,缘来如痴啊!小朋友,不用‘望鸢兴叹’了,给你这只。” 笑声顿时穿过岸柳,迅速飘向远野,溢满晴空。 (五) 一撮老少,那叫一个忙不可支、疯狂撒欢。时而拉线狂奔,时而松线望远,时而贴纸抹胶,时而坐谈聚欢,大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少儿恨天风不长”的豪迈与热闹。把一个“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飞上碧云端。”的场景,演练的淋漓尽致。 日头偏西,坐地小憩。我和妻子忙活午间小炊,胡、刘等人帮孩子们收拾残局。妻子只为不邀朋友寻店一聚作怪,朋友却因放跑一只“蝴蝶”愧意。也罢,既来之,则玩个天昏地暗吧。待晚来“破五”时,定当破俗豪饮,厚醇以待,不醉不散。 “给大家出个谜语吧。”我说,“谁猜不中,今晚要亲手制作三只风筝,或写一篇关于今天放风筝的文章。” “我猜,我猜!”孩子们争先恐后,似乎马上就没有了倦意,渴望兴奋的眼睛齐刷刷向我递来。 “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 (六) 近晚收工,狼狈之极状不言自明。 大伙收拾完几尽只剩竹条的风筝和随带“细软”。流连忘返间,远处,隐隐的鞭炮声陆续响起,似乎告诫我们:万不可学那些断线的风筝,人走再远,不能忘了回家的路,要时刻牢记心中的这根线。 …… 2013。2。14于济南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