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清明节杂谈 |
正文 | 清明节杂谈 清明节是一个寄托中华民族哀思的日子,这一天,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炎黄子孙大多数都在举办着各种各样的祭祖活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我原以为清明节天总是阴着脸流着泪,和人的心情一样沉重,然而,今年的清明节,一大早我拉开窗帘,外面却阳光明媚,我懒洋洋地起床,陪着岳父到巢南乡下祭祖,我和岳父的上辈没有共同生活的经历,祭祖时心里没有情感压力。我本不情愿来,因为春和景明,权当一次踏青吧。 今天,路上的车辆比平常多了几倍,多数是返乡祭祖的人,山冈上,坟地里,平时很少被人光顾的地方,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到处香烟缭绕,鞭炮齐鸣,礼花飘彩。清明节是活人的哀思节,却是死人的欢乐节,是死人的年。 在我记忆中,我们这里的祭祖活动始于80年代。60~70年代是不作兴祭祖的,如果有人偷偷地烧纸、烧“钱”。一经发现就被指责是搞迷信活动,轻则挨批,重则受罚。尽管官方明令禁止,而在清明、冬至,夜间仍有人暗暗地烧纸。小时候,我不知道祖父母的坟地在那里?因为我从来就未到祖上的坟地去过。有时候在清明节的夜晚,母亲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卷草纸在村口烧,并划上圈,口中轻轻地念到“某某来收钱”。这种阴沉的气份,在我幼小的心里烙下了深刻的阴影。烧纸原来是给死人发钱,难道这世界上还真的有鬼? 长大后,在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我渐渐认识到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母亲的那种祭祖方式,实质上是对先人的一种追思,只不过是她没有说出这种祭祀的本质,她也不可能讲出它的本质。只能用传统的、迷信的方式表达它的形式。 80年代后,民间的祭祖活动逐渐公开化,人们可以大张旗鼓地进山烧纸,少数开放的人,率先在祖上的坟前立了碑,这些立在坟地的碑不是歌功颂德的,只简单地记录了亲属的脉络,更多的是一种认祖的标志,而大多数碑都有“慎终追远”的横批。在这四个字中,我看到祭祖活动的实质,这也是民间文化的一大进步。 既然祭祖已不是迷信活动,而是对先人的一种追忆。那么应该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就应该大力提倡,于是国家正式规定清明节放假一天,这无疑是对祭祖活动的肯定。于是祭祖的方式也就不断升级,由过去单纯的烧纸,发展到烧“钱”“美元”“金条”,甚至有人在坟地烧上了真钱,以此来表达对先人的真情。祭祖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由单一祭祖,上升到亲属祭祖、宗族祭祖。祭祖的本意是表达后人对先人的追思,其反应的是活人与死人的关系,近年来,有人通过祭祖这种形式,来体现家族、宗族势力,显亲扬名,实质上反应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家族性的祭祖现场,一个或几个长辈带着一大群后辈,在坟地里烧纸、烧香。突然一人提出晚辈们要给老祖宗叩头,其他人也不好拒绝,于是顺次按排晚辈叩头。晚辈叩完后,中辈只好叩,然后有人说:“长辈们就不叩了”,但也有较真的长辈说:“我们在你们面前是长辈,但在老祖宗面前仍是晚辈”,说着纳头并拜,其他的长辈不论年龄大小,职务高低,也不得不叩下去,尴尬不已。祭祖作为民族传统可以传承,但希望要有理性,在坟地里叩头,是否就真能表达对先人尊敬呢?死去的祖先并不知道,只有叩头的人自己心里明白。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