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打卡西峪村(上) |
正文 | 在热情似火的夏日,难得雨中沁心的凉意。在“上蒸下煮”的数伏天,我们有幸遇到了绵绵的细雨和柔柔的风。于是,携风伴雨,同区融媒体中心的精英们一起出发,前往今天的打卡地——西峪村,为其举行融媒体分中心的挂牌仪式。 一 雨中柿子沟 盛夏的柿子沟层峦叠翠,柿子树的碧绿、松柏的翠绿、桃树的油绿,以及荆子的浅绿,层层叠叠,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错落参差着,像一个个散落的音符,在雨中尽情地跳跃。而让我们一起发出惊呼的,是那满目的绿撞上了朦胧的雨,远近的山缠绕了雍容的雾。细雨刷刷地下着,每一滴雨珠都争抢着去拥抱每一片绿,每一寸土地,多情的雨让天地间变得沉静、宽厚、和谐而安宁。 再看远处的云雾,有的调皮地在山顶、谷间行走,仿佛来寻找美景的翩翩仙子;有的像不受管束的孩子,自由地穿梭、任性的游走;有的则像一件件圣洁的婚纱,飘逸、端庄、圣洁而优雅,裙袂的揉动,让往日刚硬的大山一下子温顺起来,挺起了胸脯享受这充满爱意的时刻。 二 小康路上 和西峪村结缘已将近四十余年,1985年,曾经骑车一个多小时,翻山越岭去找同桌的春儿。道路崎岖难行,十几公里的路让我们筋疲力尽。那是第一次见到漫山遍野的柿子树,还在柿林里捡到一个掉落的柿烘,如获至宝地狼吞虎咽下去,其甘美直到今天仍回味无穷。 也许注定与大地一往情深,我大学学习的果树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亲身参与并见证了1990年代满城山区林业发展的激情岁月。依托丰富的磨盘柿资源、在林业技术的指导下,神星镇的四峪(西峪、东峪、南峪、中峪)在小康路上脱颖而出,万元户层出不穷,在他们的引领下,满城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人均百棵树”工程建设热潮。仅1994至1996的3年间,山区就栽植磨盘柿、桃树、杏树等果树500多万株。在今后的30多年里,这些果树感恩与乡亲们勤劳的付出,成为他们致富路上最有力的助手。满城也因此成为“中国磨盘柿之乡”“全国著名的桃生产基地”。 三 生态旅游 21世纪以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这些果树又被赋予了新的职能——旅游使者。2002年,一条北方最大的生态旅游柿子沟贯通南北,近20公里的旅游路、2万多亩的柿子林海,连通起大山与外面的世界。当我把名树古木保护牌挂在“千年柿树王”苍劲的枝干上时,分明感到有一股力量、一种生机扑面而来,柿子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而比我更敏锐的是柿子沟人,他们不再局限于管好果树,而且开始兴建农家乐,开办采摘游,推介农家的小米、鸡蛋、南瓜…….让游客们在观光的同时,过一把农家生活的瘾,把劳动与收货的快乐一起带回家。多年来,这条天然的氧吧,使很多人找到了回归乡野、释放激情的出口,找到了乡土乡情的温暖,更找到了渐行渐远的故土情怀。 西峪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群山环抱的安适,淳朴热情的民风,为他们赢得了极佳的口碑。在管好磨盘柿的同时,还栽植了甜柿、桃树、李子等果树,满足更多游客采摘、购买的需求。富于创造天赋的西峪人,给沿街的墙壁做起了梳妆打扮,七彩的画板画出了巨幅的江南风光、美丽的乡村新貌,还有诡异的百变狸猫,招人喜爱的加油鸭等。一幅幅巨作引人入胜,游客们不由地追随着按快门、拍抖音、短视频。现在,连村里荷锄的老汉都能教给你几个打卡的热门姿势。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