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桑林美食“枣酣子” |
正文 | 在桑林的饮食文化名片中,“枣酣子”是一道绝对不容忽略的乡村美食。 第一次听到“枣酣子”这个词,是在电话里。电话那头,热情爽朗的三姐夫大声邀请:“快来吧,你三姐在烧‘枣酣子’呢!” 什么是“枣酣子”?而且还是用“烧”的?这个陌生的词汇立刻勾起了点点妈极大的好奇心。在她的想象中,勤劳能干的三姐此时应该正在将一颗颗色泽鲜红,皮薄肉厚的红枣,用秘制酱料腌制后,架在柴火堆里慢慢烧烤……结果,等点点妈进门一看,迎接她的却是一锅枣香扑鼻的浓粥,还好,越吃越香,越喝越暖,给吃货点点妈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等亲眼看到“枣酣子”的整个制作流程时,却已是几年后的一个国庆节了。在桑林的婆家,看着三姐送来的一大包晒好的红枣,桑林大姐说:“我给咱们烧‘枣酣子’吧!”全家人一致响应。接下来,在大姐的统一指挥下,大家开始挑枣,洗枣,蒸枣。另一边,手脚麻利的大姐已经淘洗了半碗赤小豆放在清水锅里煮。 经过一番手忙脚乱的“亲力亲为”后,点点妈终于弄明白了这道美食为啥称为“枣酣子”。“枣酣子”当然是以红枣为主要食材,而且要“量大”。(至于“量大”到什么程度,得看吃饭的人有多少,再看你家锅的大小。反正,在儿孙众多的桑林婆家,得用柴火灶上架着的大铁锅来烧,皮薄肉厚的红枣用了足有半盆。)将枣上锅隔水蒸熟后,趁热逐个取掉枣核,再将枣肉用一把大勺子飞快得压成枣泥状。此时,大姐提前煮上的赤小豆已在开水的作用下煮开了花,将枣泥倒入锅中,用勺搅散,最后,再化少许面糊加进去稍煮,待汤汁浓稠,咕嘟咕嘟冒开泡,一锅香醇可口的“枣酣子”就做好了。闻之,浓香扑鼻,垂涎欲滴;食之,口舌生津,回味无穷。 事后,为了这个“枣酣子”倒底用的是哪个“han”字,点点妈专门翻了《辞海》,发现只有“酣”字最为适用。因为在《史记》“秦王饮酒酣”中,“酣”有“饮酒尽量”之意,后人引申为沉酣畅快,纵饮畅怀。同时,在王安石的《题西太——宫壁》诗“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一句中,“酣”又有“浓盛”之意。再联想到“枣酣子”中使用的大量红枣,点点妈不禁为桑林祖上用词之准之巧而叹为观止。 对于土生土长的桑林人来说,“枣酣子”不仅是桑林的一道特色小吃,更是重要的乡村记忆。 一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素有“铁杆庄稼”之称的红枣不但营养丰富,而且适应性强, 抗旱,适合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上。而位于中条山以南,黄河以北的桑林村虽然依山望水,却因为地处半山坡上,无法引水浇地,仅有的一口老井还早早就没了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桑林村人很长时间吃水都是靠从邻村买。至于庄稼,只能靠天吃饭。于是,枣树就和花椒树一样,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作物。在桑林村,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有几棵枣树,每当枣子成熟的季节,一个个红得发紫的大枣,像玛瑙一样,层层叠叠的垂挂在树上。摘一颗放到嘴里轻轻地一咬,咔咔的脆响,清甜满嘴。而此时“枣酣子”也就成了餐桌上常见的美食。虽然做起来相当费功夫,但因为食材触手可得,且做成后香甜可口,充饥解馋,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不知慰藉了桑林村多少饥肠辘辘的日子。 当然,不同的主妇在制作“枣酣子”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传统做法,过程基本一致,但思路和配料不尽相同。讲究点的主妇做“枣酣子”时,习惯将枣剥皮去核,再配上能软绵起沙的豆子,使原本香甜润滑的粥吃起来味觉层次更加丰富。也有那粗枝大叶的懒媳妇图省事,红枣不剥皮,不去核,这样做出来的“枣酣子”虽然闻起依然枣香扑鼻,但吃起来却很麻烦,得不停地吐核吐皮,尤其是家有小孩子的,还得提防着枣核卡了喉咙。这样是会被老公骂的。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城市化建设日新月异,桑林村很多年轻人都把家搬出了大山。比如桑林大姐,自从外甥桃桃在县里买了别墅后,她和姐夫也一起搬到县城安享晚年。前几年,桑林二姐和小妹也把家安在了经济飞速发展的风陵渡开发区。只有三姐和三姐夫还坚守在绿树成荫的小山村里。而之所以故土难离,是因为勤劳能干的他们把村前村后的枣树都承包了!靠着那些个大形圆,皮薄肉厚,色泽红艳,味道甜香的红枣,这几年,他们供两个儿子上学成家,还在市里买房买车,日子过得比蜜枣还甜! 听说,在全国第二次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会上,本地的枣也成功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这是芮城县继芮城花椒、芮城苹果、芮城芦笋之后荣获的第四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真希望“枣酣子”这样的民间风味美食也能进一步登堂入市,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风靡城乡。(文:董亚琴)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