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上海滩的故事(四) |
正文 | 上海虹口区,提篮桥附近的上海澄衷中学,校园高端大气,教学楼、操场一应现代化环境氛围。这是上海市的重点中学。也是一所大清光绪年间中国人最早开办的学堂。是由上海开埠第一代国人富商叶澄衷先生捐资兴办的。 叶澄衷是上海开埠最初踏进上海谋生创业的乡间草根青年。 叶澄衷1840年出生在浙江宁波镇海县一贫寒农家,6岁丧父。9岁时读了半年私塾,11岁即去油坊打工,小小年纪推车为客户送油,受尽磨难。14岁那年(咸丰四年)怀揣一块银元随一远房亲戚只身来到上海,在一家杂货铺当学徒。17岁时,自己划只小舢板载些日用杂货在黄浦江上向过往或泊停的洋船兜售小杂货。期间因不懂外语,每每买卖难于做成。一日偶遇一通事(即翻译),咬咬牙摸出身上的一块银元,求翻译教他一些英文。翻译怜悯其好学,即时常教他一些日常小买卖用语。叶澄衷苦学一番,学以致用,小生意竟好了许多。 一天中午,叶澄衷把自己的小舢板泊在小东门附近的码头边,买了两块饼子狼吞虎咽的吃着,一位行色匆匆的洋行经理向叶澄衷招手,要赶去浦东杨家渡。叶澄衷赶紧请洋行经理上船,摇起船撸很快便把洋行经理送到了浦东杨家渡。哪位经理急着跳下舢板就上岸走了。当叶澄衷准备把舢板摇回小东门时,突然发现哪位洋行经理把一只棕色皮包丢在了舢板上,打开包一看,里面有巨额外币、支票及货行凭证等,他吃了一惊,这实在是天降横财。但他没有动心,他想哪位经理一旦发现钱丢了一定会很心急,于是他停下舢板,守候着这只皮包。一直等到夕阳西下。这时那位急得满脸通红的洋经理大老远的看到叶澄衷的小舢板还泊在老地方,不由大叫一声:“噢,上帝!”叶澄衷满面微笑的跳下小舢板,把沉甸甸的皮包交给了那位经理,经理激动的问:“你知不知道包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是钱,你看看有没有少了什么”叶澄衷答道。洋经理愣愣的望着眼前这个身着破旧衣衫的小青年,觉得这实在是不可思议。半信半疑的打开皮包,发现里面的钱物无一短缺,便赶忙从包里抓了一大把银洋塞给叶澄衷,叶澄衷连连摆手,说什么也不愿意接受这位老外的馈赠。洋行经理又认认真真地打量了一番叶澄衷,问了他的名字,要叶澄衷把他送到浦西。在船上,洋经理又问了叶澄衷的身世。船到外滩,洋经理并没有急于离开,两人索性坐在码头上聊了起来。就这样,后来就有了洋行经理借给叶澄衷一笔钱,租了一间店面,开起了上海第一家专营五金工具材料的五金行。当然由这位洋行老板提供货源。叶澄衷也规规矩矩每月按时给洋经理送去款项利息,稍带一些时令土特产。洋经理投多少钱,即按时送达多少利息,从不怠慢。时间长了,洋行经理及朋友们都愿意和他做生意,不断扩张发展业务品种。洋经理们供货得利,叶澄衷依靠不断延伸发展的销售网络,自然更是财源滚滚。 清同治元年(1862年),22岁的叶澄衷在虹口开设了“老顺记五金商号”,业务已涉足钢铁、煤炭、五金机械、火油、金融、房地产。也兼营出口丝绸、茶叶、桐油等物资。 叶澄衷是大清最早的钢材进口商,最早的罐头食品进口商。首创拆船业,将废旧船舶钢板、边角料剪成条,销往内地县城、乡镇,火红了多少铁匠铺,改造了多少生产和生活用品。老顺记还为北洋水师、新式陆军提供被服装备。用四万两白银买下四百亩地经营房地产,增值百倍。成为美孚火油在上海的独家代理商,沿长江一线设分号经销火油。叶澄衷还先后开办了四家银行,一百多家工厂企业。这个草根阶层的草根青年,靠着自己一步一步的努力,靠着开埠的上海滩上开放的市场经济土壤和阳光,茁壮成长,成为上海滩上最早的一代国人富商。 商海前行,有段小插曲值得一提。 1891年,叶澄衷沿江而上,巡视各地分号的火油经销情况,来到汉口。时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闻之亲自登门拜访,原来张之洞开办之大清国企:大冶铁厂经营有了困难,官办国企,衙门作派,成本高,效益差,难以为继。欲改制为官督商办。叶澄衷可算是最佳人选,主意拟定,特诚邀叶澄衷赴大冶铁厂共商大计。叶碍于张之洞为两江总督,一品大员,更兼大清国企的掌门人,遂答应次日如约赴大冶铁厂面议。第二天,叶澄衷一袭长衫,带一随从来到大冶铁厂,只见门前两边排列的官员,身着官服,足蹬朝靴,顶戴花翎,躬身相迎。入得厅内,张之洞相陪叙话,官员们排坐两侧,俨然是官场氛围。叶澄衷心中定了主意,禀告张总督:容回沪仔细商酌。回沪后即声称身体患疾,一时难以承任。婉拒了大冶铁厂总经理的聘任。事后曾对左右说起“官者,定规掌法为本,商家逐利为本。以官经商,以权谋利,舍本逐末,弊端太多,实难有作为。” 叶澄衷成为商贾巨富后,未忘自己曾经历过的苦难岁月及社会底层的困苦。据载叶澄衷初时出门不坐车,后来拒收洋人送的汽车,认为太张扬。他不穿西装,终身穿老布衫,直至临终睡的床上仍挂着结婚时的土布帐子。而叶公一生热衷兴办各项慈善事业。先后在上海和宁波家乡多次捐资办学、办医。在上海设有“怀德堂”、“崇义会”、“广益堂”,以专款扶贫济困。还多次出资赈济浙、鲁、豫等省灾区。 叶澄衷于1899年辞世。身后留下各业商号资产达800万两白银,相当于时大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 检阅叶澄衷这一代人的创业成长史,发现所营各业皆有特色。其商机把握,开拓进取,诚信经营,精于算计,善于用人管理皆有案可查,有迹可寻。然而当查看叶澄衷创业初始,是谁、是哪个部门批准其自立商号。又是谁、是那个部门批准其进口钢材、火油、军需物资销售的。叶澄衷又是如何获得经办银行、房地产及出口商品资质手续的。如此重要事项细节却毫无文据。所有商号的税费缴纳情况也无任何考据,这就有些困惑了。说大清政府搞改革开放,有发展工商业资本主义的优惠政策,显然是个笑话。说大清政府在上海滩搞自由贸易区,简政放权,放水养鱼,搞活经济,陪植民间资本,藏富于民。这是过高抬举了清王朝,朝廷实在没有这等思想风范。那么只能认定的是彼时的大清政府愚昧、软弱、无能。一帮靠苦读“四书五经”考得功名的举人、进士官员恐怕一时还不知道经济管理为何物,更不会懂得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及其掌控手法。连当时的海关章程和关长都是依仗洋人设置和承办的。这就为象叶澄衷这类商人们留下了空隙和漏洞让他们得以野蛮生长。我们现在是计划经济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或叫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时期。政府掌控经济管理工作制度的各项审查程序、审批条例、审批事项,据说中央级有一千多项,地方接近二万项,近乎完整规范。经济活动中,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什么样的人可以做,什么样的人不可以做,应该怎么做,不能怎么做,资格、资质怎样,能证明的资格、资质怎样,都要有详尽的资料备案,按一定的规范要求、程序,履行报批,审查,审批手续。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经受部门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完善和加强管理。否则出了问题,出了乱子怎么办,谁负责。统一规划、计划的国民经济大局怎么掌控。 今天,上海澄衷中学现代化的校园内,少年学子们接受着最优越条件的教育,但愿他们能学到叶澄衷当年艰苦中的坚韧不拔,诚实不贪,顽强打拼。富则开拓进取,诚信经营,富济天下的高尚风骨和品行。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