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山中奇缘,第三十五号电线杆 |
正文 | 天空白云悠悠,远山依稀含翠,在这大自然冬韵的绵绵泼墨之中,一辆九人座的面包车,沿着迂回崎岖的台二十九线公路迤逦而行。 在这依山傍水、绿韵满盈的视野境界之中,面包车穿过了民族、民权两个部落小区,继续往北前行。远处青山无尽绵延,两旁绿树快速倒退,在一条跨越楠梓仙溪百米溪谷,通往民生小区的水泥桥附近,车子依循着一支矗立于路边,指引通往“嘉义”的路标地方,离开了原本的省道柏油道路,继续沿着溪谷堤岸往前行驶,转进了一条较为狭窄的田间小路。 走进这一段荒草碧连天的大地映象中,车速也逐渐缓慢了下来。此时,车窗纷纷被摇了下来,一股山林特有的清新空气,顿时弥漫着整个的车内,每个人的心神也瞬即为之一振。好清凉的乡间空气,多碧绿的山林原野,对这群长久蛰居于都市水泥丛林中的人们而言,堪称是一种心灵的飨宴。 这条山村小路,右临溪谷的一边,杂木丛生荒烟蔓草,挡住了目睹溪流奔腾的视线;另一边则是绿意田园,栽种着一区区豆类植物,但在成垄的土地上头,仍然可以清楚见到细小石砾满布其中。面对此一绿意盈盈的原野景致,让人不禁想起了作曲家李叔同的〈送别〉,那歌词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悠悠情怀来。 由于缺乏田间沟渠的导引,那不知从何处而来的潺潺山泉流水,有几处竟然还漫过路面,隐没于另一侧的山涧峡谷之中。然而,因为长期受到流水侵蚀的影响,部分路基已经严重受损,有时车子还得迂回而行绕过水坑。颠簸的路面过后,扬起了少许的尘土,就犹如行走于碎石路面一般。 遭逢这种突然而来的特殊路况,让车内几位穿着蓝天白云的慈济人,立即个个绷紧了原本闲谈之中的神经。这是2006年季冬一月的下旬,大寒节气过后、春节即将来临的时分,慈济志工前往高雄县境偏远的山区,进行几家照顾户冬令发放之后的一个场景。因为她们在一个奇特且偶然的因缘牵引下,准备要前去探访一个新个案的家。 没有门牌地址,缺乏鲜明的地理指标,这对几位首度前来此地的都市人而言,可谓是一大挑战。因此,大家无不瞪大了眼睛,像好奇宝宝一般,仔细查看路旁的每一根电线杆。因为,提报这个个案的人士,只是给了一个“第三十五号电线杆”的简单讯息而已。而这支原本默默屹立于山中的水泥电线杆,也因缘际遇地牵起了城乡两地绵绵的三民情缘…… 三民乡,目前已经改称为原住民语的“那玛夏乡”,当时整个的乡区分成民族、民权、民生三个部落。在2009年台湾南部发生严重的“八八水灾”之前,这条从甲仙乡通往三民山区的台二十九线道路,虽然路面并不宽阔,道路也常迂回盘旋,但在这曲意蜿蜒、依山傍水的视野境界之中,倒也颇能满足这群终日穿梭于水泥丛林中的人们,那份走入山川绿野的几许殊胜感受。 可能是因缘于城乡的名称相似,也植基于彼此的心灵契合,在找到了这支第三十五号电线杆之后,这个由工寮所改装而成的简陋之家后面,竟然意外地成了大家每个月小区关怀之后午餐聚会的场所。从三民区走向三民乡,这份的三民情缘,有时也真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只是,在这缘起缘灭的时光流转之中,却也不禁令人有着一股无限嘘唏的无常感叹。 敞开了车窗,开阔了视野,在缺少了一层透明玻璃的阻隔之后,此时车内车外的境界,似乎已经完全融合为一。除了手握方向盘的开车者外,车内所有的慈济志工,无不人人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依循着车子前进的方向路径,一起数起了路旁的高高水泥电线杆来。 而那雀跃盼望的心思,那份专注不二的神情,真是让任何人看了都会不禁莞尔一笑。因为那原本专属于儿童时代的年轻身影,似乎一下子穿越了漫漫的时光隧道,重新又回到了这群已经上了年纪的慈济志工身上。这种泼墨挥洒的天人合一画面,却是那样的纯真,那么的自然,毫无一丝矫揉造作的成分存在,真可堪称是与大自然合一、和大地共生息了。 “师姊,妳在找什么?”“我在找‘第三十五号电线杆’。”“这是地址吗?”“也不是啦,工寮是临时建物,没有地址,当初个案纪录表上写的这个地址,就是‘第三十五号电线杆’,找到了电线杆,就找得到小兰的家。”说着说着,这位师姊也不禁得意的掩嘴笑了起来。 小兰,一个罹患肺癌末期的年轻的妈妈,从台湾东部的台东,远嫁到西部的高雄山区,和打零工的丈夫育有四个孩子,一家六口就住在一间采生姜的临时工寮里面。而这群特地从高雄花了三个小时车程的慈济志工,今天一定要设法找到她们,以便了解目前的现况,做为未来关怀的依据。 “找到了,就是这里!”这一句有点激动高亢的话语,立即打断了车内所有人的目光与对话。一位慈济志工高兴地从车窗口伸出手来,指着一根毫不起眼的电线杆,而这根电线杆上,果然以墨色油漆喷写着“高分茶山#35”。 随着这根三十五号电线杆的出现,大家终于看到了一间简陋的工寮,正座落于旁边不远处的绿荫深处。只是大家都不禁为之纳闷,这么一间外表看起来相当简陋的工寮住家,是否真的能够遮风避雨,尤其是在台风来袭之时? 小兰和丈夫都是原住民,最大的女儿就读小学,最小的儿子,也才只有三岁。她们所住的工寮没有门,山里的寒风阵阵吹袭,大地冷得冻人,四个孩子清一色都挂着两行鼻涕。 “怎么穿得这么少,快点过来,师姑带了好多漂亮的衣服来,大家来试穿看看合不合身。”四个孩子立即围了过来,师姊挑了一件有着白色小雪人的天蓝色厚外套给大女儿穿上。“喜欢吗?”“喜欢!”大女儿低着头看着这件温暖的外套,轻轻地笑了。 冬天的傍晚五点,山里的天色就要暗下来了,志工们连忙帮小兰一家人,照了一张全家福相片。相片中的四个孩子都穿上了新衣,背后则是满眼绿意的青山以及白色缥缈的山岚。全家福里的六个人,面对镜头都微微地笑着,这就是全家最幸福的时光。 面对这一家人的幸福画面,在场的所有慈济志工,无不期盼这一家人都能够像现在这样,平安和乐地团聚在一起。只是,这个小小的愿望,却在一年之后,随着女主人小兰的辞世,而归于烟飞幻灭。 “小兰,我们很快就会再来看你们!”临行离开之前,领队的志工停下了脚步,弯着腰喃喃地对着身体虚弱的小兰这样说。而这群居处百里之外的慈济志工,也真的依约在两个月之后,带着木工师傅,替他们重新整修装潢了这个工寮的家,并且以汤圆的传统习俗,祝贺这个家的新居落成。 这是一部山中传奇的序曲,就在第三十五号电线杆的因缘牵引下,不断泼洒演绎一份真诚的人间图景。三民情系,百里因缘,就从高雄市的三民区,到高雄县的三民乡,绵绵延伸、铺陈……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