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第四章万里西征(二)
正文

第四章 万里西征(二)

——传说中的蒙古骑兵

当西辽并入蒙古帝国的版图后,蒙古的西部边界开始与花剌子模国正式接壤。成吉思汗派兵西进,消灭西辽,追杀屈出律,只能算是揭开了蒙古骑兵西征的序幕,而真正意义上的西征是从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进攻花剌子模国开始的。

(一)西征前的准备,

(1),确立汗位继承人,铁木真无后顾之忧

公元1218年这一年,铁木真已经五十六岁,在现在来看,这个年龄担任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应该正是年富力强的“当打之年”,但在古代不一样,由于医疗科技条件和饮食卫生习惯等等都很落后,那时候人的寿命普遍很短,五十知天命,六十已经花甲,七十岁更是古稀,所以年近六十的铁木真在每天的日理万机的忙碌后的闲暇的夜晚,当走出蒙古包,一阵阵夹裹着点点沙尘的风从广袤的草原吹来,拂过饱经沧桑的面颊,吹动几缕白发。当仰望着深邃的夜空,在繁星点缀的银河深处,一颗颗流星闪过,也不知道哪一颗是自己灵魂的归宿。此情此景,铁木真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亲手创立的蒙古帝国的继承人问题,于是四个儿子的言谈举止又一次次在眼前浮现。

早在讨论西征计划之前,铁木真的一位妃子叫也遂妃的已经提出过选定汗位继承人的问题。说到也遂妃,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上也是个很出名的女人,她是塔塔尔人首领也客扯连的长女,铁木真的另一位妃子也速该的姐姐。当年消灭塔塔尔部落后,铁木真先纳了也客扯连的次女也速该为妃子,后来也速该向铁木真推荐其姐姐也遂,说她如何机敏,如何有智慧。铁木真随即派人将逃难至山林中的也遂追回,并纳其为妃子。因也遂成为妃子后向被俘获的塔塔尔部的人群长叹,引起铁木真的怀疑,其部下随即在人群中找到了也遂的丈夫,这个男人是个很老实本分的人,老实到作为铁木真的情敌甚至历史上也没他的名字。铁木真以防后患将其杀死,彻底断绝了也遂的念头。通过以上的事情可以看出,在当时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什么亲情、人情全部都要为王权的利益让路,成为牺牲品,按理说,也遂是铁木真的妃子的姐姐,那就是他的大姨子,也遂的老公那得是他的连襟大姨夫,可倒好,铁木真杀了连襟大姨夫,抢了大姨子,还冠冕堂皇地娶了当妃子,你说这理你哪讲去,搁现在简直是大逆不道,法不容情,但在那时却一切进行的那么的顺理成章。

这个也遂妃不仅貌美聪慧,而且胆识过人,很有真知灼见,因而深得铁木真的宠爱,嫁给铁木真后也是屡进忠言,为新任的丈夫出谋划策,很让人怀疑她是否早已对铁木真仰慕已久,只是自己嫁作他人妻,追悔莫及,不然如果对前夫有感情,铁木真杀掉自己老公,她就算是报不了仇,怎么也得寻死觅活一阵子,像当年孟姜女还把秦始皇的长城哭倒了一大块,可她倒好,嫁给杀夫仇人反而像是遇到了知音,有了可一诉衷肠的知己,唉,这理你又哪说去,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爱情的力量?铁木真对也遂妃那也是相见恨晚,甚至后来在临终时,让也遂伴随其身旁,传达其遗训。据已知的史料的记载,也遂并未为成吉思汗留下任何子嗣。也遂是铁木真的第三侧妃,第一妃是孛儿帖皇后,第二是忽兰妃,但位次决定不了一个人的能力,也遂凭着自己的见识和智慧,总能在关键时刻为铁木真提出不少很好的建议,有几次铁木真都是从也遂那里认证自己决策的正确与否。如建议南下伐金,以及后来建议不要发兵攻打术赤,建议从西夏撤兵等等。这次又提出在西征前选定汗位继承人,虽然谁当继承人跟她关系都不大,因为她没有子嗣,但她仍提出了这个决定蒙古帝国命运让铁木真消除后顾之忧的问题。按习俗规定,成吉思汗的汗位应由长子术赤继承,但是,在继承人商议大会上,次子察合台当场不服,攻击术赤是篾儿乞人的私生子,术赤当然也据理力争,并向铁木真说弟弟是如何当众侮辱哥哥的同时也侮辱了大汗,铁木真是知道个中缘由的,想当年结发妻子孛儿帖被蔑儿乞人抢走,隔数月才抢救回来,回来后居然生了他的长子——术赤,这事一直都是铁木真的心病,如今被兄弟二人往事重提,心里象打翻了五味瓶。看着兄弟二人你争我吵,铁木真脸色铁青,直摇头,很是对两人失望。而且术赤和察合台险些要以性命为代价进行决斗,后经一旁看着铁木真气的脸色发青发紫的诸将竭力劝阻,两人才放弃了决斗。后来没办法,为了限制术赤,察合台力荐三弟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术赤在一旁握着刀柄,气得冷眼直翻,歪着脖子说行行,铁木真也觉得窝阔台性格沉稳、天性善良,堪当重任,至于幼子拖雷虽然机智聪明、待人诚恳,但年龄太小需要历练。见也遂妃也频频点头示意,最后铁木真一拍板,说那就确定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不知大家有何异议。这一提议获得众人纷纷附议通过。四位皇子也都当众立下誓言说支持窝阔台继承汗位,绝不反悔,永远忠实。于是铁木真当众宣布将来由窝阔台继承汗位,诸王也照此确立王位继承人,任何人都不许违背旨意,不许撕毁协定。继承人商榷大会的过程虽然有个小插曲,但总体还算顺利,铁木真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2),制定西征计划,做好战前的充分准备。

汗位继承人确定以后,铁木真与诸王和诸将便开始讨论西征作战的计划。

多年来,仇恨激起铁木真和蒙军将士的满腔怒火,他们几乎每次都带着仇恨和怒火杀向战场。之前我们在讲述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以及攻打西夏、金国时就说过,他发动的每一次战争都是复仇之战。这次花剌子模国杀死五百名蒙古族人包括商人和诸王诸将的侍从,激起了他很大的仇恨和怒火,可能不亚于当年的篾儿乞人夺妻之恨和金国残杀先祖之仇。而这次仇恨更加现实,几乎直接刺痛每一个蒙古人的心。

铁木真和诸将都很清楚,同仇敌忾是蒙古骑兵奋勇冲杀、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他们相信,西征花剌子模,一定能取得像以往的战争一样的胜利。经历过对金国的攻城拔寨,现在,对蒙古骑兵来说,繁花似锦的都市已经不再是望而生畏的森严壁垒,而是他们感兴趣的猎物,在洗劫金国中都和众多城邑时,已经尝到了甜头。就像饥饿的章鱼刚看见沙丁鱼罐头时还有点胆怯,但当用钢挫一般的触手打开瓶子吃到美味的沙丁鱼后,它们已经开始把触手应用的得心应手。魁梧强壮的蒙古兵看见城堡也和章鱼看见沙丁鱼罐头一样,他们知道攻破那些城墙后,里边是无尽的美女和财宝,肆无忌惮地去掠夺的快感想起来都让他们兴奋的夜夜难眠。而且,他们现在也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去攻破这些坚固的城池。铁木真和各位将领都知道,花剌子模这个西方大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许多富庶繁华的都市。进攻花剌子模国,洗劫它的城乡,可作为蒙古骑兵复仇的补偿。况且占领花剌子模国的地盘后,还可以扩大子孙的封地,免得他们在漠北一带争夺利益而发生自相残杀。每当想起长子术赤和次子察合台的争吵,铁木真便不寒而栗。

公元1218年的夏秋之交,铁木真召集他的将领们召开隆重的“忽合台”大会,最终确定了西征作战的方针,据史料记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蒙军主力部队全部参加西征作战,动员兵力不少于二十万人,进攻的号角于1219年秋天开始吹响;

(二)、征召西夏、畏兀儿、哈剌鲁和西辽的兵马参加征战,主要担负杂役和掩护后勤交通线的工作;

(三)、征召大批工匠随军,以增强蒙古骑兵的攻坚能力;

(四)、后勤供应仍如对金作战时一样,随军随时随地解决,以保持蒙古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

(五)、采取擒贼先擒王、最终灭亡敌国的策略,先擒杀谋害商队的花剌子模国的边将,然后剿灭摩诃末。

(六)、西征大军出发之后,由当时“蒙古四杰”之一的名将木华黎任“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驻守中都,全权指挥部分蒙军和中原各路降兵,稳打稳扎,继续攻打金国;亲王铁木格和阿剌合别姬分任大漠南、北监国,率部分蒙军留守草原故地,防守并治理大后方。

(七)、攻灭花剌子模国后,除留工匠和主动投诚者外,杀光其他的花剌子模人,继续实施屠城掠城政策;

我们仔细斟酌这个作战计划,让人感觉思路非常干净利索,直接而实用。兵力、战略战术应用、后勤保障、善后事宜以及后方防护等面面俱到而不拖沓,计划周详而不累赘。打仗就应该是这样,你是去和敌人拼命的,不是他们国家的救世主和保护神。

制定好计划后,关键是实施。计划和政策制定的再好,实施不好,仍然等于一纸空文,开会吹的再响都是废话。铁木真在工作上绝对是劳动模范,果断命令诸王、诸将抓紧时间,从1218年底到1219年初完成出征前的各项备战工作。当年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天不亮,铁木真就出外巡查,亲自下基层查看士兵的生活保障和攻城的操练,查看工匠制作攻城器具的进展,甚至查看每一匹生病的战马的病情治疗情况。多年的并肩作战,几乎所有的百夫长以上的军官他都能喊出名字并详细地知道其本领特长和家庭情况,几乎每一匹战马的马背上都有他抚摸过的痕迹。真的像现在著名歌唱家腾格尔唱的那样:每一个牧民的嘴里都流传着他的传说;每一个毡房的梦里,都有他的大马走过。

(二)战前的充分准备是制胜的关键所在

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准备,至1219年春天,铁木真已经集结一支20多万蒙古骑兵的精锐部队,分别由麾下大将哲别和速不台带领,准备开始一场震撼世界的西征。

(1),屁股长在马背上的人——传说中的蒙古骑兵

说起当时的蒙古骑兵,绝对是让人闻风丧胆。早在进攻花剌子模国前,铁木真统率的蒙古骑兵,经过多年征战的洗礼,已经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术熟练、纪律严明的军队。实际上当时蒙古军队的数量并不多,但是他们的质量很高。在战场上很少遇到真正的对手,几乎还没有吃过真正的大败仗,士气很高。他们对自己的统帅——铁木真非常信赖,对胜利充满信心。他们经常为复仇而战,所以总是勇猛顽强,死而无憾。对他们来说,每次征战就像打猎一样,他们追击敌人,就像追捕猎物一样,不顾一切,穷追不舍。破城后他们还贪婪地追逐女人、掠夺财物和牲口,乐此不疲,从不厌战。他们来自游牧民族,放羊牧马的活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因此他们经常把战俘和敌国的百姓看得一文不值,统统杀光,惟一能幸免于难的人反而是那些懂技术活的平时地位低下的能工巧匠,什么狗屁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在蒙古人的弯刀跟前,都只不过是待宰的烤全羊。看来在当时有一手技术活比饱读诗书去科举做官要重要的多。这种屠杀政策给对手造成极大的恐怖,也让蒙古骑兵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军队。西征前,铁木真给每一名蒙古骑兵配备的基本武器装备有皮制盔甲、少量从敌人那里缴获的锁子铠甲、长矛、短弯刀、狼牙棒、标枪、套索和弓箭。这些装备非常简单,但很实用,尤其适合骑兵冲杀和格斗。盔甲是用干硬的牛皮制成,可有效地防护身体,免遭杀伤。每个士兵还披一件用生丝编织得十分细密的长袍,使敌人很难用弓箭射穿。即使被射中,也只会连箭带布一同插进伤口,军队的医生只须将布绸拉出便可将箭头从伤口中拔出。长矛的枪头用钢铁铸成,形似剑体,中有脊棱,脊旁有血槽,两侧为刃,首成尖锋,利于刺杀;长矛的柄用长木制作,断面呈圆形,利于握持推刺。铁木真亲自拿的长矛,枪头与把柄结合处有一圈长长的白色马鬃毛,其他与士兵的无异,就是被称作“苏鲁锭长矛”的指挥矛。蒙古骑兵用长矛格斗和刺杀,刺杀时足以刺穿某些防护装具,杀伤力很大。短弯刀利于蒙古骑兵冲锋劈砍。狼牙棒可用于砸击敌人,也是一种令人生畏的攻击型兵器。用绳索套住敌人的脖子,就像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蒙古族的骑手在草原用绳索套马一样,可使被套的敌人失去战斗和抵抗能力。在与敌展开肉搏战之前,蒙古骑兵经常将手中的标枪一齐投向敌人,先杀伤一大片,再冲锋。以上格斗兵器或随身携带,或置于马鞍上。弓箭是每个士兵最主要的兵器。几乎终年阴冷的漠北不产喜温湿的竹子,因此蒙古士兵使用的弓是用木制的强弓,弓的张力可达75公斤,射程为180到270米左右。箭有两种:一种较轻,箭镞小而尖利,用于远射;另一种较重,箭镞大而宽,用于近战。进攻时,每名骑兵配备多匹马,以便换乘,每一个骑兵从小就训练的可以在多匹飞奔的战马间自由穿梭,保持进攻的速度和机动能力。蒙古战马也是一种特殊的战马,虽然个头不如欧洲的高头大马那样魁梧,但由于一年四季常年生活在野外,严酷的环境使它们极具耐力,被称为是“最接近骆驼的马”,少许的食物就可以昼夜奔跑,并且蒙古骑兵每人配备多匹马,其中有母马,他们可以挤马奶作为给养,这也减轻了后勤的压力。每一个蒙古士兵都精于骑射,他们可以在战马快速冲刺时,用弓箭准确地射击敌人,即使是后退,也能频频回首将来追的敌人射落马下,这种作战方法被罗马人称为“安息人的射法”,可想而知,再顽强的敌人遇见这样的对手,打不能打,追不能追,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

据说,铁木真在戈壁沙漠中设有骑兵训练中心。有些士兵从三、四岁就开始受训,参加严格的骑马射箭训练。因此蒙古骑兵具有惊人的骑射本领,他们在飞奔的战马上来去自如,如履平地,就像屁股长在了马背上一样,在闪电般的运动中拉弓射箭,百步穿杨。正是依赖这些骑技娴熟、能征善战的蒙古骑兵,蒙古帝国的军队才得以纵横欧亚,所向无敌。

(2),蒙古军队中的一支奇兵——“巨炮”、工兵部队

蒙古的骑射手足以使他们在野战中战无不胜,而在面对坚固的城墙时.蒙古兵还有一种攻城利器,那就是从西域“进口”的“回回巨炮”,这里所说的“巨炮”并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的巨大火炮,在十三世纪初期的那个时代还没有杀伤力巨大的火炮,这里所讲的“巨炮”实际就是投石车,也称“回回炮”。据说这种武器设备是由西域的回回人设计制作的,蒙古军队在征服西域的一些部落后,将制作投石车的工匠掠夺回蒙古,帮蒙古军队制造攻城武器。在这种超大型投石车投出的巨型弹丸面前,再坚固的城墙也和纸糊的没什么区别。史书记载,蒙古人就是靠它,后来在公元1273年攻下强攻数年而不克的南宋的襄阳城,当时蒙古人的投石车只有100米的射程,而襄阳城仅护城河就宽150米,后来蒙古人从西域找来几个工匠,对投石车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投石车射程在180——200米左右,据记载在攻克襄阳时这样描述:“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结果,一炮就射中襄阳城的一处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南宋守将吕文焕自知不敌,遂纳城归顺蒙古军。相持五年之久的襄樊战役,就这样在“回回炮”的一声怒吼中宣告结束。 所以蒙古人也称此炮为“襄阳炮”。不过在当时,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蒙古军队南征北讨,几乎百战百胜,除了骑兵之外,拥有巨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刚前边讲过蒙古军队的西征作战计划,铁木真还命令很多工匠跟随军队,据资料显示,前去跟随西征的工匠大部分是由木华黎在中原一带挑选并送到蒙古军中的,人数大概有五千之众,这些工匠有的是从金国俘获的,有的是从西夏和畏兀儿部征调来的。铁木真将这些能工巧匠编成攻城的工兵部队,随同蒙古骑兵西征花剌子模国。从史料上看,这个时期攻城的专用装备除抛射石弹的“回回炮”外,还有掩护攻城土木作业的攻城车、掩护攀登城墙的木幔和云梯、烧毁城门的喷火车和猛火油柜、冲撞城门的钩撞车、发射粗如长枪一般的箭支的攻城床弩、用弓弩发射的火箭和火药箭等等。这些攻城器械最初是由北宋军队研制和装备部队,并用于实战,从战争的结果看,这些好武器虽然装备于宋军中,非但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开发,却成了北宋王朝末期的懦弱的统治者为自己掘墓的工具,后来在战斗中被缴获,从而传到西夏和金国的军队手中,金国倒是把这些器械运用的娴熟自如,攻破汴京消灭了北宋王朝。实在是造化弄人,蒙古打败西夏和金国后,现在,西夏和金国的工匠把这些攻城器械传到蒙古,又作为了蒙古骑兵西征攻城的利器。蒙古的西征大军为了便于运载和随骑兵机动,炮军和工兵将大件的装备拆散,用骆驼和战马驮运,攻城时重新组装和架设。蒙古的骆驼和战马跟蒙古人一样有着超乎常人的耐力,它们居然能昼夜驮着沉重的器械奔跑到万里之外的战场。

在做好充分的近乎完美的战争准备后,铁木真对跟随自己多年的将领和部队充满了信心,他坚信,能征惯战的蒙古骑兵将再次击败对手,消灭花剌子模国的军队;新组建的炮兵和工兵部队将摧毁花剌子模国的坚固城垒,为骑兵冲杀开辟出通道。

公元1219年的春天,斡难河畔和风送爽,战旗飘展,出征前,铁木真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向二十万将士发布了西征花剌子模、为被残杀的蒙古同胞报仇的进攻命令。誓师完毕后,大将哲别和速不台率领由大约两万五千人组成的先遣队和侦察分队先行,铁木真带领四个儿子亲自率主力大军随后跟进,人们常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就是此刻的蒙古骑兵。

蒙古骑兵呈数路纵队整齐排开,队伍从头望不到尾,战旗烈烈作响,刀剑寒光闪闪,浩浩荡荡地向西进军。他们首先穿过乃蛮部故地,越过阿尔泰山,到达石河谷地带。铁木真率大军在此度过夏天,让战马和骆驼利用这里上等的草地恢复体力,而大将哲别和速不台率部继续西进,为蒙古大军开路。

而此刻在不远的西方的花剌子模国,骄横自大的摩诃末正端坐在王宫大殿里和一帮大臣正举杯相庆,庆祝着自己的世界强国正蒸蒸日上,威服四夷,全然不知一场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待续)

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请谅解! 敬请等待 第五章 万里西征(三)——那一场震撼世界的战争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 18: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