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读论语有感 |
正文 | 读《论语》有感 熊倩蓝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题记 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表面上这是说:我(孔子)十五岁时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处身立世,四十岁时有自己的主见,五十岁时懂得且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时对耳闻的东西能融合贯通,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而且不会超越礼教的准则。若再引申则可为修德进学阶段(1)要有志向学,这个我们大多数人能做到,(2)为建立自己的基础思想,以确所立,就是要认定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个也有人能做到。而这中间你可能会对人生、志向、道德等产生疑问,无妨。(3)四十而不惑,但当你到达中年,又经过十年的学习与砺炼,这时你对人生你选择的人生之路就没有什么可顾虑和疑问了。而这种不惑正源于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四十不惑的人都是能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的人。四十不惑的人也不会因外界的干扰而对自己固有的精神家园所疑惑,所以能达到“四十而不惑”“这个境界的人就不简单了。(4)则知天命,初读到这句话,我感到很可笑,”五十“就知道“天命”?那认为这只不过是孔子的一种自我吹嘘罢了!但细下一品,又发觉了一些道理。所谓“天命”,不过是上天给你这辈子能做的事,自己的目标,若按现在的六十岁退休,那你五十岁才开始奋斗,这不是晚了吗?这时,我们或许该抱着一种“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心态,当然这不是消极,而是一种人生观,如果我在五十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或是离理想的实现已经不远了,那五十岁的自然就可知天命。(5)为耳顺,入耳之事有顺,有不顺,因为知道哪些不顺亦有其道理(由不惑而来),甚至也属天命(由知天命而来),故能修养到一切入耳为顺。(6)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前六十九年里,因为做什么都不会违背礼教,当七十岁时,你就是随心所欲的生活,你的行为也合乎礼仪,因为心习惯了一切由心而发,就好比习惯成自然,这也是为学修德的最高境界,即思想与道德的融合。 由此也可看出,为什么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因为他做到了这些,他的思考、行为、修养已达到了一种境界,反观历史上又有多少人能这样,现今,又存有多少,在我心里,这样的人只有两位:孔子和陶潜。 总而言之,今天,我要谈到的《论语》也是孔子在他生命中这73年里通过一些亲身实践和长期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中和弟子一起总结出的哲理和修养。涉及的范围广,内容丰富,堪称儒家经典。 “百善孝为先”,在历史文明渊渊长河之中,中国这个具有古老文明的国度更放在了第一位。而讲究人的道德修养的孔子更是在《论语》里多次提到了孝顺之道。 在孔子主张孝顺之道里,我个人比较喜欢这几句: 孔子曰:“其为人也孝娣,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奇也。君子务本,本立道而生,孝娣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来仁。行有余力,由以学之。“《学而》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所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这是孔子眼中的孝。 如今,我们已远离了产生敬孝道的宗法社会,在现代生活中,父子关系已经不存在和君臣关系的对立,那么,是不是可以说“孝“已经过时了,其实不是。当初,孔子与颜回、子路一起聊天,孔子说了自己的志向,很简单的三句话: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的志向就是让老人安顿,朋友信任,年青人怀念。而在这里面,摆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这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敬! 老者安之,可如今这个时代“安“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吗?让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内在得安其心,可能人人都想过,可要做到却并不容易。 现如今,对于老人的安顿,我们或许有着种种标准,买多大的房子,买各样的高级补品,买多贵的衣服,报无数的旅游团……,但这样,老人的心“安“了吗?这些看似高级富裕的生活,在老人心中,只不过是传递着一种信息,儿子(女儿)生活很好!这一点能让他们稍安,除此之外,便也没什么用处了。 孝顺父母,就是将父母养着就好了吗? 孔子对此也做出过回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所乎?”如果孝顺就是交替父母养着,那狗和马这些动物也是得到了饲养,如果你只是让父母衣食无忧,而没有从心里去敬重他,那这和养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人说孝,常是“孝敬”,“孝敬”这样说,由此可见孝与敬是密不可分的,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心中的那份“敬”!可如今人们尽孝最不容易做的就是心中的那份敬,孔子说过:色难,对父母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和颜悦色了,比如,有时,夏天里,天气热,你不让父母吃上一顿的剩菜,父母却认为倒掉可惜,非要吃,这里,双方往往就起了争执,在我们心里可能就会想,这明明是为了父母好,预防他们生病,他们却要给我发火,觉得很委屈,让自己心中也窜起一股无名火!这时,自然“色难”,其实,反过来想一想,父母也是为我们好呀!他们怕养成浪费的习惯,让以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所以说,并不是所有事父母都是对的,这时,怎么办呢? 孔子提出过一个观点“事父母几谏,见忘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在与父母的观点不同时(或是父母错了),那就应该很轻微的告诉父母,加以劝阻,如父母不同意自己的观点,仍然要孝敬父母而不违背他们,这样,自己有可能须担忧操劳,但却不能怨恨他们。 我们常把孝说成孝顺,意思就是孝敬父母,就要顺从他们的意愿,让他们内心高兴,也就是让父母安于心。 现在常常有儿女在大城市打拼,忙于事业,把父母接到身边,父母又不愿意离开故土,故两地分隔,中国有句老话叫:“儿行千里母担忧”,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就很难安于心了,故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时,做为子女,最好能不出远门,如果非要出远门,那一定要有目标,这并不是说,父母在时,子女就必须守在父母身边,为父母尽孝道,平平庸庸地生活,等到父母离世了才开始创业、打拼。不是这样,因为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人中龙凤,孔子的意思只是说,儿女在外,无论去哪,都要有个定点且要第一时间告知父母,比如:今天你因为工作要暂时从上海到成都,那你就应该立即给父母打电话,说你要几点到成都,途中若有变化,也应该将新的计划告知父母,好让父母不要太担心,这也是一种孝! 孔子所提之孝,大多数还是能值得我们当今社会去运用遵守,但也有少数受到了当时社会的限制,而在如今不提倡,如:“父为子隐,子为你隐。”这个的意思是,父母做错了事,儿子要替父亲隐瞒,在当时,这属于礼的一种,但现在,我们却不提倡。 孔子十五岁时开始致立于学习,那我想他前十五年一定是在学习品质、修养,由此可见:想成才,先成人,而现如今,我们从三岁弄好上幼儿园,七岁读小学,在十五岁时知识应该很多了!可为什么从十五岁开始学习的孔子却能成为后人推崇的大家。由此可见:想成才,先成人。人的品质德行对他一生的影响有着多大。当然,在这期间,学习的韧劲与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为我们一套独特的学习之道! 首先,不要成为一个空想家,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天不吃饭,晚上不睡觉,就在那苦苦空想,那是没有多大的益处的,还不如去学习,是啊,现如今,学生们整天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进老师所授知识的人不多,空想的倒不少,总是想着,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晚上看什么电视,如何出风头……,那学习又怎能好起来呢?大人们有时也常常抱怨,想看书,但看个几页就会觉得没兴致,不是不想看,是看书时想的东西太多,也常常懊恼,便叫自己的小孩,抓紧机会读书,觉得到了以后,也想看也看不进去。 而很多概念也只有一字之差,人可以有雄心,却不要有野心,可以有理想,但不要空想,你可以把空想转变成理想,但勿把理想变成空想。比如有些小女孩会天天空想。可以每天穿不一样漂亮的衣服,那可以把这个变为理想啊!这样,你再想起这件事时,就可以不再是毫无边界的乱想,而是你努力的动力与方向了。 那有了理想,又如何转化为现实呢?唯有不断努力地学习。 学习,注重一种方法,为什么有人读的越多却越愚?孔子早已做过解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光学习不思考会疑惑,但如果光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危险!前一句很多人都明白,可后一句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这个意思:如果一个人光思考,但又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就这样漫无目的地想,对他的成长是不是就存在了危险?就好比一群羊在广袤的草原上奔跑,但少了头羊的带领,那这群羊在危机四伏的草原上就存在了危险。由此说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与思并重,只有勤学多思的人才能不误入歧途。 但有时,向书本学习,不如向人世学习,如果一但有这样的悟性,那他则处处可学,不愁无学。 子贡曾问孔子:孔圉这个人为什么能得到“文“的谥号?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这文也。”孔子说:“这个人聪明勤勉而又好学,不以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文”。 其实孔圉的表现体现的是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在孔子的学生颜回身上也体现过。曾子赞过:“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从事于斯矣。”这里的昔者吾友便是指颜回。 在一个学习过程中,我们能够学到太多的知识和感悟,可是,人的一生为什么要学习呢?孔子这样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变奚以为?”《诗经》过去是在当作教科书的,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之于鸟兽草木之名。“人们能从《诗经》里学到很多东西,可以增强你的联想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劝谏能力。这些道理近处可以侍奉父母,远处可以为君主解忧,还能认识许多花草植物的名称,这其实就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态度。宋朝的张载在后来也提过这样的观点:“为天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讲的是这种态度,所以,在孔子所提倡的学习之道中,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做一个行者。 温习,也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中最要紧的一点。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更深的知识,那你就可为人师了。在温习后能发现新的知识的人,在历史上大多都富有盛名,就拿“颠张醉素”中的醉素来说吧!醉素也就是书法大家怀素,他与草圣张旭并肩,怀素曾一日九醉,时人呼之醉僧。怀素能有这样的成就完全源自于坚持不懈的苦练,他每天一遍一遍的温习重复,因为买不起纸,后来就在芭蕉上练字,也成就了一段佳话。而这也可说明,温故知新的重要。 但现在,学生们在学习中也常温故,但却忽略了同样重要的知新,假如只是一遍一遍的看,却不思考,那也不行,因此,学习积累与钻研应结合在一起,还能偏废。 所谓学习之道,讲了这么多,但关键还是在于个人的领悟,若只一味死学,那你就会不灵动,像一潭死水,也就没什么乐趣可谈。 对论语之心得,个人而有不同,或浅或深,取之于各人之精神之领悟,惟千从心,而盖此唯余所得。 简言之,借孔子一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最简单的,也许是最难做到的。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以用行动告诉我们“想成才,先成人”这个质朴的道理。知识对一个人来说固然重要,但人的本身修养与本质却更珍贵。这或许就是论语的真谛了吧,孔子为师授学的准则了吧! 如今,再翻开这本敦厚历史的几千年前智慧的结晶,透过尘埃,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智者睿智的目光,突然觉得这本书不再枯燥呆板,而是在质朴里透出一缕缕人性的光芒—— 后记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