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蝉 |
正文 | 在兰州,整个夏天都听不到蝉的叫声,少了一份夏天的感觉;在故乡,整个夏日蝉鸣声不绝于耳。其实,少了蝉的夏天,不仅仅是少了视觉上的一种声音,也少了很多乐趣。 蝉,在没有蜕皮之前,老家人叫爬猴,为什么这样叫,大概是因为外形像猴子,又是爬行吧。爬猴可以吃,不知道是从哪一代人开始的,但是从小的时候起,每年夏天,家家都会吃爬猴。爬猴的吃法比较简单,如果是数量比较少的爬猴,直接在做饭的时候往灶边一放,烤熟了就能吃。如果爬猴比较多,勤劳的母亲们便把爬猴洗干净,或是直接放在油锅里炸,或者拌上面粉炸,焦香可口。 抠爬猴、摸爬猴,从夏季傍晚开始,到几点结束就不得而知。爬猴要从地下爬出来,在未完全爬出来之前,地上会有一个小小的薄洞,眼尖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不是爬猴洞。抠爬猴就是在天还没有黑的时候,从地上找爬猴洞,找到一个小洞,拿手指头轻轻一抠就知道是不是爬猴洞了,真正的爬猴洞是很薄的,一抠就是一个小小圆圆的洞,浅的就直接能看见爬猴了,不是的话,就抠不动了。 傍晚是归家的时候,大人们结束了地里的辛勤劳作,慢慢悠悠的回家,看见路上有个小洞,也会去抠一下,说不定就是一份意外的收获。儿小孩子则是以抠爬猴为乐趣了,为了防止有的爬猴洞太深,不能把爬猴拿出来,抠爬猴的小孩会带上一把小铲子,不管多深的爬猴洞,都能把爬猴刨出来。另外一个经验是在空爬猴洞旁边找新的,即所谓的“印”,意思是一个爬猴会引出其他的爬猴,在空爬猴洞旁边拿小铲子铲起一层土,也是能发现新的爬猴洞。 抠爬猴是在天未完全黑的时候,等天完全黑了,看不见地上的爬猴洞了,就是摸爬猴的时候了。不知道为什么,爬猴千辛万苦从地底下爬出来,还要再爬到树上去,这个过程不仅是让爬猴多爬一段路途那么简单,在爬上树的过程中,也多了几分危险。摸爬猴就是沿路走,只要看见树干上隐约一个凸起的小黑影,就摸一下,几乎就是奋力向上爬的爬猴了。没有电视机的时候,晚饭后几乎全家都会去摸爬猴,既能打发时间,也能饱口福。农村小路多、树也多,每条小路上前后能有几批人路过,即便是别人刚摸过的树,也会有新的爬猴上来。 一般到了晚上八九点,玩儿了一天的小孩就没有了精神,大人们便也随着孩子回去休息了。也有特别喜欢吃爬猴,或者是特别喜欢摸爬猴的人,拿着手电筒和长竹竿,摸到十一二点,拿手电筒是可以照的更清楚,拿长竹竿是把已经爬到高处的爬猴打下来。一天的抠爬猴和摸爬猴,少的能找到十几个爬猴,多的可以找到四五十个爬猴,这些爬猴都会成为第二天的盘中物。 印象中,王庙才附近的爬猴是最多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也慢慢的变少了,现在想想,找爬猴的人那么多,肯定是不利于爬猴繁殖的。上大学后,暑假回去,我是再也不去摸爬猴了,偶尔在家门口找到一两个,也不敢吃了,甚至不敢想象,小时候为什么会觉得那是美味。 到现在,我也好奇,爬猴在地底下,是如何知道外面天黑了呢?它为什么不在白天爬出来呢?爬猴为什么从地底下出来非要爬到树上去脱皮呢?如果我是爬猴,我就悄悄的,晚一点再出来,找个黑暗的小角落,悄悄的完成脱变。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