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疏广教侄 |
正文 | 疏广教侄 东疏第一小学 徐久传 提到宁阳的东疏西疏,人们会立刻想到中国历史上称为“宁邑二疏”的疏广、疏受,不仅道德文章堪为楷模,而且是官至高位建功立业而又能够全身而退。更为人称道的他爷俩带着皇帝的赏赐来到泰山郡钜平(今宁阳县西部),不造府邸不买田地。却出人意料地舍财办学授徒,教化一方。“两疏”的善举历时两千余年至今广为传颂。 “二疏”之所以能功建伟业,千古流芳,是因为受高人指点。其中有一段美好的传说,却是鲜为人知的。 相传,聪明好学的疏受很早就跟着叔叔学习诗书礼易乐,特别是是对儒家经典学之爱之,悟之甚深。 一天学习之余,疏受趁机把自己压在心头已久的疑惑向叔叔请教:“叔叔为官清廉一心只为百姓,做事殚精竭虑,可是为什么在外面总会听到不同的,甚至是一些截然相反的评价,不知为什么?” 疏广听了哈哈大笑:“好啊,贤侄果然聪慧,善观察,勤思考。嗯——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 说着向外面说到:“来啊,备车,我和贤侄要去山中拜会老友空空先生。” 疏广带着侄儿坐车循着山路来到山中,又步行四五里路来到一个山洞中,拜会老友空空先生,说明来意。 疏受详细阐述自己的疑惑,并强调“做也是错,不做也错,那到底是做还是不做?” 空空先生头也未抬,只是淡淡说,你决定做一件事之前先扪心自问:做事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利益、政绩还是为了百姓的民生?善恶自定。 疏受若有所思自语道:“为百姓做事是行善;为自己的利益而为就是作恶。可是——怀着善心做事有时结果却不尽人意,那是善是恶呢?而有些人怀着利己之心却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好结果,那又是善是恶呢?” 空空先生抬起头给官讲了个故事: 一个利益熏心的人制售假耗子药,卖给了因得了绝症怕连累丈夫想自杀的妇女。一心想死的妇女却因为农药的假而获救。女人的丈夫为此还给卖农药的人千恩万谢!制售假农药的人是善是恶呢?妇女自杀是善是恶? 疏受恍然大悟:何止是做官?为人处事的善与恶标准其实是一样的。 做事出发点如果是出于公心,造福百姓,结果即便存在某些不好,也是善行;以利己之心处事,即便有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依然是作恶。 空空先生颔首:“贤侄好悟性!你会成为好官的!” 疏广起身施礼,多谢先生指点!如今受儿年岁日增,不日参加考试做官,还请先生不吝指教,使我叔侄少走弯路。 空空先生谦逊的说“先生客气了!指教谈不上,倒有几句话愿送给先生和贤侄。”然后从身边拿出纸笔写到: 酒色财气莫沾染,天下苍生记心间。 诸恶莫作众善行,进退得失顺自然。 尽忠尽孝须尽责,急流勇退家自安。 不留余财馈子孙,造福百姓万世传。 疏广双手接过读了一遍,拱手施礼,“先生高瞻远瞩,金玉良言啊!” 疏受双膝跪地激动地说“先生所言,受当终生铭记!” 叔侄告辞空空先生回到家中,命人将字裱糊悬挂于中堂,当做处世的传家宝。 疏广疏受为官清廉尽职尽责,后于位高权重时,审时度势,急流勇退。回到家乡,他们用赐给的金银广设学馆,从不收取学子分文。在办学期间,疏广疏受白天兢兢业业授教,夜间辛辛苦苦挑灯备案,乡邻无不称赞。 疏广、疏受辞世后,宁侯为了纪念这两位宁邑先贤,将其故里分别命名为“东疏”和“西疏” 。 直到今天,两疏美名流传的同时,还流传着他家奉为至宝的空空先生的话。两疏故里凡是信奉此言的做官人,无不深受百姓爱戴全身而退而美名远扬!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