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论道浙师大
正文

各位校长:

我叫刘天华,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被记住的名字。因为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叫刘天华,其实我自己是五音不全,取这个名字与音乐也没有什么关系。“天华”这个词源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句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尽管我无数次向人们解释自己取这个名字的原因,但大家记住的都是音乐家。后来,被误解的多了,我也就释然了,沾名人的光也非常好,至少大家能很快记住我的名字。请大家记住我:在校长班里有一个与音乐家刘天华同名的同学。

我非常愿意说自己是浙江台州国际文武学校的校长,而不太喜欢说自己是昌文中学的校长。为什么?这主要是自己的一种民族文化情结。因为我觉得台州国际文武学校是一所真正走向国际化的学校。我们是将中国文化中武术特色文化推向世界。这与一般的国际学校不同,我们不是购买,而是输出。我们集团的老总徐昌文先生现在致力于推广由他创编的南太极拳,现在世界各地有弟子几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学校现在面向全球招收外国留学生。俄罗斯普金总统的中文翻译兼保镖就是毕业于台州国际文武学校。

就浙江民办教育来说,我是一名新兵。2012年10月3日来到浙江台州文武学校。真正吸引我的是学校环境,依山傍水,环境幽美。尤其在操场上有一个大大的太极符号,在爱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我的眼里,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当时我就在想:这里的老板是一个通晓易经易理的人,不是凡人。如果每天能够面对这个醒目的太极图,至少也能在这里修行悟道。好地方啊!因此,我就留了下来,干到现在。

我是一个非常非常悲观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人的阴影里,这个人就是我大哥的长子,我的侄子,也是我的同学。我家是一个大家庭,由于我侄子是长房长孙,因此,受到了家人的宠爱,我父母宠着他,他父母宠着他,我哥哥姐姐也宠着他。好东西几乎都是他的,他是万千宠爱于一身。而我,就生活在他的阴影里,总是被拿来与他进行比较。我们俩从小学到高中,都是他成绩比我好,到了高中他谈恋爱去了,我考上了大学。好不容易可以骄傲几年,可人家没过几年就开始开沃尔沃的越野车,戴十几万一块的手表,在家里晃来晃去。面对这些,我非常灰心,常常问自己:难道知识就真的这么没有用吗?这让我非常困惑。后来读《论语》,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把孔子的学问传承下去的,恰恰是被孔子评价为非常鲁钝的曾参。我觉得这是自己思想上的一次顿悟:聪明的人在很早就懂得选择,这好比我的侄子,他觉得在中学阶段谈恋爱比读书幸福,所以,他选择了幸福;在社会生存中,他觉得拥有财富是一种快乐,所以,他选择了财富。而我,不会选择,只好一根筋地读书教书走到黑。认命了,心里就开阔了,从那以后我不再纠结此事。因为在我的心里,读书教书也是一种幸福。

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事。因为悲观,所以,悲观培养了我敏感的心灵,我能比常人更能敏感捕捉到别人对自己的好。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了解师生当下的痛苦。我知道了痛苦,就可以想方设法地消除痛苦。这让我成为了一个快乐教育的积极倡导者。我在悲观的同时,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

有一件事我从不悲观,就是自己民办教育者的身份。尽管现实中我们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和歧视,但我自己从不妄自菲薄,我希望今天在座的全体民办学校的校长都应该是。在无数次公立学校校长会议上我都是公开讲:公立学校的校长们应该隆重的欢迎我们,感谢我们。没有我们民办学校,你们会让很多的学生辍学,流向社会。即使不辍学,这些调皮的学生留在公立学校,你们肯定也会被折腾的够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办学校在帮助公立学校干最累最苦的活。

我打个比方,公立教育是锦上添花,而我们民办教育,则是雪中送炭。从教育的价值来看:民办教育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些被公立教育淘汰的孩子,或者在公立教育体制中饱受失败体验的孩子重新恢复起学习与生活的自信和勇气,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更有价值。从道德层面上来讲,“雪中送炭”绝对比“锦上添花”更容易占居道德的高点。

当然,择天下英才而教之,那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为此,我非常骄傲或者阿Q自己民办学校校长的身份。

办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今天很多校长都在交流课程设置的问题,而我则是从办学之道的角度提出一些观点,抛砖引玉,希望引发大家思考。

一、校长应该拥有崇高的理想

民办教育非常困难,一方面受到各种不公平待遇,一方面受到市场的挑战,还有校内各种复杂的关系。尤其是那些空降过来的校长,你会感到非常无助,身边都是一些拖后腿的人,质疑你的人。你的天空暗无天日。浙师大在给我们的笔记本上有八个字:教育幸福,幸福教育。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教育也许是幸福的,当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痛苦。即便这样,但校长不能放弃办幸福教育的理想、责任,甚至是历史使命。

教育是面对历史,走向未来的事业,我们为民族的未来培养人才。如果,没有理想,教育培养的人,永远是落后于历史的人。中华民族的历史曾经经历过无数次的黑暗,但是,我们靠着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冲破黑暗,继往开来。明朝有一个伟大的知识份子讲过这样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勇敢承担起知识分子的责任。学学我们的先师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中华文明文化播下种子,以待来年,生根发芽。

所以,办学应该拥有理想。

二、校长应该具备科学态度

办学的本质是一场科学实验。既然是科学,那么,就要做到实事求是,这叫求真。校长要懂得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对自己的办学行为进行科学评估,多做一些真正有意义或价值的事情,少做或不做那些假科学的事情。在我们的办学过程中,有些校长就是喜欢把自己还没有弄懂的东西在学校里瞎折腾,费时费力费钱。我认为知识分为五个等级:信息、经验、智慧、理论、思想。我们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信息只是茶余饭后的话题。这样的知识本身没有产生价值;经验就是我们曾经做过某件事情是按照一定的经验或教训做的,没有对经验背后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归纳。这两种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智慧就是能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才是有效学习,才是生成智慧的学习。理论则是较高级别的智慧,这是形成了系统的智慧,对自己的行为能进行解释,并自圆其说。思想则是最高级别的智慧,它能指导人类社会。比如毛泽东思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因此,校长要懂得引领教师积极进行智慧层面和思维层面上的学习的行为产生,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累积之上。如果学生通过学习,不能提高思维能力,考再多的分有什么用呢?

学习,不是为了分数,而是通过学习来改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从校长的职业素养要求来说,民办学校的校长应该具有相关的专业,至少是研究问题的专业方法。我认为应该具备如下知识结构:1、教育营销(解决市场问题);2、学校诊断与战略规划(教育诊断);3、文化引领(解决学校文化和道德);4、制度建设(解决规范化管理问题);5、学术研究(解决学校核心竞争力问题);6、公共关系(政府也是资源)。

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DNA,这是基因,无法更改。所以,校长应该具备诊断学校的能力,根据学校基因影响下的生命状态,来营造一个小小的生态气候,让学校活下来,长大起来,强壮起来,并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学校战略思维有三种:1、资源为本的战略思维;2、以竞争为本的战略思维;3、以顾客为本的战略思维。选择资源为本的战略思维的学校一定是具有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学校,比如清华、北大。这些学校他们只需要关注的是内部,即如何把学校的学术发展的更好,他们相信自己的优质课程能吸引足够优秀的学生来学校学习。如果一所学校没有教育资源,却偏偏选择这样的战略思维,那就是在瞎折腾。

三、校长要懂得智慧的选择

校长必须是一个智者,要真正做到像水一样,因形就势,随时而行。我看到很多学校兴于学习,也看到很多学校死于学习。现在,模式、理论真伪难辨,好的东西未必就能适合自己,这是校长必须具备的智慧:只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才是真智慧。

从对人培养的系统上来讲,我们学校的做法是系统建设:三人教育。即人才教育、人格教育、人文教育。人才教育是从培养技能上来讲的,作用于外,让学生安身立命的;人格教育是培养德性来讲的,作用于内,让学生懂得内省和反思;人文教育则是文明文化来说,使学生成为具有人的典型特征,而不是披着人皮的畜生。

我们昌文教育的远大理想就是办幸福的教育,近期的理想是办快乐的教育。因为我们觉得幸福要遥远一些,快乐更容易一些。因此,围绕快乐教育,我们提出了四个建设的通道:1、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生生关系)2、成功的学习体验;3、不断成长的机会;4、幸福的文化生活。所以,我这个当校长的人就重点在这四个方面着手,一学期一主题,层层推进。比如上一学年我们是制度与服务年,今年是质量与学习年。通过管理和文化并进,来解决学校问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是民办学校不好办,而是我们没有真办,没有办出特色。尤其,缺乏真办的勇气。

这一次培训中,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祖浩反复强调回归原点,其本质就是我们必须有真正面对教育问题的勇气和行动。

四、校长必须把学校办的有德性和文化

学校应该有德性,至少应该设置道德底线。我们昌文教育就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道德:决不误人子弟。这是目标,也是标准。学校在很多方面提出了道德要求:不能随意向学生收费;退费要规范,不能无端侵占学生学费;教不了的学生要退回去等等。有德性的学校才是能真正对师生负责的学校。

校长必须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和理念。我常常对干部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拿掉了你的行政职务,你还剩下一些什么?我追求着自己可以凭借学术和德行立身。

不管学校将文化包装成什么样式,但我觉得只有一条原则:真正把人当人看。校长要怀着真诚地情感去关心关怀师生员工。上一届文武学校的孩子向我抱怨:学校活动太少。我就问他们喜欢什么?他们说喜欢篮球。因此,学校就组织了中学生三人篮球联赛,让孩子自己组队,设计队名,设计队徽和口号,从开幕式到闭幕式,精心设计,比赛打了整整一个学期,孩子们快活的不亦乐乎。我还经常帮他们吹裁判。

各位同学,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坦率地讲,我不知道这样的办学会不会走向成功,但我清楚自己是在沉心静气的状态下做一些心中认定的事情,不管有多么艰难,但我愿意这样求索下去,因为,这是我的理想。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