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脚印里的符咒 |
正文 | 如此悲戚的一个话题,源于这探索的艰辛抑或无可奈何,像一道符咒,让人在昏沉阴暗中快速前进,在梦境缥缈里走向未来。 什么是未来?我们尽可以将其比作一封值得书写和描绘的信笺,只是需要经过多少次转折才能到达它该去的地方,寄给那个需要的人。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永远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沟渠,过程往往都被忽略,但我相信文学是有未来的,它的历程永远在现实与回忆中交织盘杂,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凝视着这绚烂而悲伤的世界,苍白的目光深深审视,最后却没有人为此停留。 实不该说得如此沉重,虽然也曾放宽角度,希望不会为此太过失望。我向来都把文学与文化放在一起来讨论。同样的起点,由于文学的引申,甚而对于文化这一课题有了更深的惋惜,但是这些都无关紧要,文化必有其自然性,换个角度,或许从一开始人与自然的分界就是错误的,文学与文化亦是如此,为着这错误我们必将还会错下去,甚至错的一塌糊涂。 可有时候哪怕思路打个结,还真想不通如此这般的意义,在这里话语就是一种多余的东西,言之而外的意义根本就不是我们所应理解的本质。很多东西根本就不必赋予任何意义,但少了那一丝慰藉,就无从提起那丁点的勇气,所以人就是自私的,我们自私的生自私的死,直道最后自私的把一切都付出了,回过头来,文学却还是如此的难以立住脚跟,现实的无奈远远超过了文学的可包容性,它似乎已然被人们所抛弃,这种物质横流精神匮乏的时代,文学的生存空间显得越发的渺小,即便我们有五千年的文化,文学并不代表文化,可文学却体现着文化,有如此强硬的后台,为何还落得如此惨淡经营呢?这就是文学的一种现状。 可事实往往让人惊讶,总在你最笃信的时候刁难一下你,又会从容的为你打开一扇窗。这有点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迫于时代的功利性和隐潜性,而成就于内心一个文化的自我和身体里流淌的文化血液。 2014年3月23日,桂林八大高校12个文学社的代表在桂林七星区,就桂林高校文学联盟成立事项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同年5月17日联盟成立大会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正式召开,桂林文学联盟宣布正式成立。 由此我终于相信,桂林不仅是一处怡养山水的自然胜地,同时也将成为一方孕育着人文景气的精神沃土。我们虽不是文化的第一批探索者,但是我们会为了这条路而坚定的走下去,也许,未来在中国宏大的版图上,会有更多的“桂林”,也会有更多像我一样善于怀想且崇信的人,而每个人阐释自我价值或意义的方式都不相同,但是初衷只有一个。也许这也是深受文字的贻害吧,没有成与败的纠葛,没有名与利的放纵,就像一道符咒,在必然与偶然之间从容转换,那么结果是否就是必然的呢?我想这取决于我们自己,需要大家一起构思谋划。 无关其他,踏上这样一段征程,我已没有选择的任何余地,唯独一份从容与共,为了必然的结果,就得付出必然的努力,那么尽管把后路留给那些哀叹时间缅怀记忆的人。就像有时侯,轰轰烈烈还真是一种美,深刻而浑厚、激荡不止……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