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干部去去官气,讲讲气质 |
正文 | 网络上一折“去官气”十不准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这十不准包括:工作中,不准当“原则领导”、“甩手掌柜”,不准以会议落实会议,要带头具体干;不准让他人代写个人材料等。对待群众,不准在群众和服务对象面前背着手讲话、用手指着群众讲话,爆粗口、说脏话;不准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乱表态、放空炮,不准说“不晓得”、“别找我”等。个人行为,不准在出行中让他人提包包、端茶杯、开关车门,不准往车窗外扔东西;不准在公众场所叼烟、剔牙齿、衣冠不整;不准在居住小区耍霸道,拖欠物管费,乱停车等。 细看“去官气”十不准你会发现这些规定全是干货,每条都便于执行而且民众容易监督,没有华而不实的口号内容。充分体现了习总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精神。我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历来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是要做人民的公仆的。但是一个干部有了官气,就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去了,就成了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了。 应该说为官者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气质”,这种气质应该是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的,是建立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上的,是建立在为社会更好的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上的,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了实事,人民才会从心里尊敬和爱戴你。但有的官员高高在上,看不起民众,官气十足,领导车来了,干部疾步过去,弯腰开车门,满脸堆笑;在田间,干部叼着烟,一会双手叉腰,一会用手指着老百姓,大呼小叫;在餐馆门口,干部吃完饭,走出来,手捏牙签,当街剔起了牙齿……,这些行为对我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批评一些官员不仅追求大的办公室,坐车也要大排量的。一个公职人员,要这个“派头”有什么意思?有官气,讲派头,看起来是贪恋官本位,喜欢享乐,而说到底弄错了公权力的本质,忘记了职责所系。“十不准”在思想上要坚持做人民公仆的观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绝对价值观。在制度上,要明确划出权力边界,规范官员行为。通过严格的制度规束,让官员不敢有官气、不敢讲派头,更要编织监督之网,让官员廉洁奉公、恪尽职守。(涛心涛肺)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