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讨论洛阳牡丹好还是菏泽牡丹好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 |
正文 | ![]() 【原创】文/摄影:孙成岗 洛阳牡丹好还是菏泽牡丹好?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洛阳有不少菏泽牡丹,菏泽也有不少洛阳牡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牡丹花是花中之王,其人工栽培历史长达1500多年。我国大规模培育牡丹是在隋朝,当时的皇家园林和达官贵人的花园中开始引种牡丹,并开始出现了集中观赏的场面。唐朝牡丹的栽培达到了一个高峰,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千古名句,描写的就是长安城内万人赏花的壮观场景。 武则天时期,由于政治经济中心从长安渐渐转移到洛阳,牡丹也开始大规模在洛阳得到培育。民间传说武则天因牡丹抗旨不遵,下令火烧牡丹并将其贬到洛阳,这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明朝的冯梦龙将道听途说的民间故事写进了小说,渐渐以讹传讹,弄假成真了。实际上,洛阳牡丹的兴盛与武则天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没有武则天,就没有誉甲天下的洛阳牡丹。 由于洛阳的地理条件特别适合花卉生长,所以牡丹到了洛阳这个花城之后,生长得更加旺盛,到了宋代达到了一个高潮,出现了不少名贵品种。所以欧阳修说“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自此,才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说法。 洛阳传统的十大品种有魏紫、赵粉、姚黄、二乔、洛阳红、御衣黄、酒醉杨妃、青龙卧墨池、白雪塔、豆绿。其中姚黄和魏紫分别被称为“花王”和“花后”。 菏泽古称曹州,也有非常悠久的牡丹种植历史,所以菏泽牡丹又称曹州牡丹。明代开始,曹州开始大规模种植牡丹,到了清代已经颇具规模。清代《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由此可知,菏泽也有“牡丹甲天下”之说,只不过这是清代以后的事情。 在古代,由于洛阳的中心地位,故牡丹多用于观赏,而菏泽则更加注重牡丹的经济价值,药用的比较多。近年来菏泽也开始关注牡丹的旅游价值,开始搞起了“菏泽牡丹花会”。 菏泽牡丹在传统上分三类、十型和九大色系。其特点是花大、型美、色艳。比较有名的是曹州红、重楼点翠、春红娇艳、丛中笑、飞燕红装、冠世红玉、霓虹焕彩、锦袍红、珊瑚台等,这些都是菏泽培育出的红色系列牡丹。 菏泽在牡丹的新品种培育方面科研投入力度非常大,培育出不少新品种。1960年以后好多绿色品种的牡丹都是菏泽培育的。这些绿色品种的牡丹在菏泽和洛阳的牡丹园内广为种植。 我国的牡丹也早已被引种到海外。一些国家运用自己独特的嫁接技术对牡丹进行品种改良,培育出了无数抗病能力强、颜色比较独特的新品种。比如晚牡丹海黄最早就是美国培育的。 日本的园林技术比较领先,他们早年从中国引进牡丹,经过长时间的品种改良,培育了300多个颇具特色的品种。其特点是花茎挺立、花开叶上、花朵很大、色彩纯正、花香淡雅、成花率高等。2001年前后,洛阳从日本引进数十个品种,主要有岛锦、太阳、海黄、圣代、金阁、金晃、花王、芳纪、日月锦、旭港、新国色、初乌、白王狮子、莲鹤、天衣、八千代椿、岛大臣等。这些日本品种的牡丹在洛阳的各个牡丹园内都可以观赏到。我没有到过菏泽,估计菏泽的牡丹园也引种了不少。 综上所述,讨论洛阳牡丹强还是菏泽强,真是一个没有意思的话题。现在,牡丹的品种多达一千多种,都是国内牡丹研究和培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甚至还包括国外的一些植物学家。他们辛勤劳动选育出的牡丹新品种,不断给洛阳和菏泽两地的牡丹园增添新的艳丽,带给人们新的惊喜! 【文/摄影:孙成岗】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