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古刹金秋银杏黄 |
正文 | 北京西山大觉寺,位于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是一座千年古寺。走近大觉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壮的山门,门上“敕建大觉禅寺”的匾额彰显了其高贵身份。 大觉寺以灵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 走进山门,一棵棵古柏傲视群雄,那几人方能合抱的粗壮树干,那树干上的粗大树瘤与疤痕证明了他们的年龄与沧桑。 寺内建筑不多,但井然有序。进门穿过一座石拱桥,桥两边各有一个放生池,池边南北建有钟楼和鼓楼。往里走,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堂自东向西依山势而建,主体建筑皆坐西朝东,大门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 大雄宝殿的门楣上高悬着乾隆御笔匾额“无去来处”,寓意深刻,佛曰:“无所谓从哪里来,无所谓到那里去,佛祖是无处不在的。”无量寿佛殿门楣上也高悬着乾隆御笔匾额“动静等观”,令我颇为敬仰,它将一种深厚的哲学思想昭示给我们,事物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我们在看待事物的动静时应杜绝偏颇,等量齐观! 北面坡上有一座白色的佛塔,原来在佛塔的南面有一棵松树,北面有一棵柏树,松树和柏树的枝条伸向佛塔,似乎要将白塔抱住,形成“松柏抱塔”之奇观。 南面坡上还开设了一个“明慧茶院”,茶室中少林永智师傅的书法作品“一笔一达摩,一花一佛灯,一品三杯尽,一味禅茶同”禅茶之味十足。茶院的东面居然还有一个“绍兴菜馆”,不知在菜馆中就餐之人在吃着绍兴红烧肉,喝着绍兴黄酒之时,是否有济公和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那份虔诚呢?隔壁的佛闻到菜馆的香味怕是也要跳墙了吧。 喜欢大觉寺源于它是被北京市文物局管理的寺庙,寺里没有和尚,没有众多的香客,因此也少了游人如织、香烟缭绕的烦恼,有的只是悉心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物,以及颇具文化气息而又不失自然景观的一份随意。当然,还有大觉寺那淙淙的泉水,清幽的环境,以及无量寿佛殿前的千年银杏树。 银杏因其果为白色,又名“白果树”。据科学考证,银杏最早出现于“石炭纪”,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数亿年,所以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大熊猫”。因为稀少,它不被人们热捧,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很少在诗词中提到它,但它却能忍受寂寞和孤独,默默地生存、生长和生活,用自己的躯干、叶片和果实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需求。所以,郭沐若在《银杏》一文中赞美银杏的“真、善、美”。 早上穿过小区的中央花园时,突然发现花园中央的几棵银杏树叶子已经开始变黄了,枝头的果实落了一地。于是又想起了大觉寺的千年大银杏。 天公作美,第二天天气晴好,天高云淡,阳光明媚。下午驱车直奔大觉寺,路途中两边的小银杏树飘落到马路上的黄叶被车带起,仿佛千万只蝴蝶在秋天的阳光下飞舞。从山脚往上看,层林尽染,绿色的、红色的、黄色的树叶铺满山坡,如同画家笔下的油画。 停好车购票进门,直奔千年老银杏。尽管已经多次欣赏过他秋天的姿色,但每一次它都能给我带来一种惊奇感,我觉得自己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他的美。保存完好的木质殿堂,美不胜收的千年银杏,拍照的人流,再加上这秋日的阳光,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风景。 粗大的树干挺立于无量寿福殿的左前方,虬劲的枝条从大雄宝殿黛色的屋顶向四周伸展,形成巨大的黄色华盖。“满树尽带黄金甲”,那树叶是金黄的,黄的那么纯粹,黄的那么无暇,黄的那么富有诗意,在秋日夕阳的照射下,金光四射,仿佛树枝上挂满了金元宝。两只喜鹊在树上嬉笑打闹,蹬掉了无数的树叶,无声飘落的黄叶搅碎了一地的阳光。散落于地上的树叶,如同古代皇宫中铺的黄地毯,踩在上面仿佛有一种穿越感。 走过一千年的风风雨雨,银杏却风采依旧,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又需要付出多大的艰辛啊! 初春它沐浴着春雨,枝头捧出一片片稚嫩的绿叶;夏天,酷暑炙烤,它摇曳着满树的扇叶,给人送来阵阵凉意;秋风、秋雨后,它用最艳丽的姿色,给人的双眼带来最震撼的视觉冲击;冬天,一阵北风吹落了它的最后一片树叶,然而,它那饱经风霜的树干与虬枝,依然挺立着傲视霜雪。它就这样年复一年地从远古一直走到了今天。 人不也一样吗?人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光鲜的背后可能是坎坎坷坷,亮丽的背后也会有起起落落。然而,只要我们有银杏那种“寒冬落叶傲霜雪,静待来年发春芽”的精神,就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2017年秋写于北京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