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絮絮叨叨说盐豆
正文

前不久,老家小妹给我快递两瓶盐豆,昨晚赴老乡家宴也吃到“这东东”,今天上午浏览微信公众号又看到一篇关于盐豆的回忆文章,于是乎勾起我的一腔思乡情,不愿以文字为生的我,索性贯彻“拿来主义”,能为我所用的“照抄照搬”,不合我意的“删繁就简”,融入自己的记忆乡愁,既成小文一枚。

盐豆是苏鲁豫皖交界区域的地方特产,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有过一档节目《行走的餐桌》,曾经专门介绍过家乡的盐豆,在苏北老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是日常餐桌必不可少的一道“主打菜”。

记得母亲每年都要烀一次盐豆,一吃大半年。秋后,母亲把自留地收的十几斤大粒黄豆泡好,在锅里烀得很熟很烂,然后装进蒲包,放在锅屋草窝捂。豆子捂前,母亲会留一小碗,切点辣椒沫,加点盐,那味道比盐豆差远了。捂了好几天,母亲从蒲包里挖出一些,拿在亮处细瞧。看到豆子黏糊糊的,扯了很长黏丝,母亲说,可以拌了。母亲把几斤干红辣椒剪去叶梗,在小拐磨里磨成糊子,再切几斤姜末,然后把它们与捂好的豆子一起放在盐豆缸里搅拌均匀,最后撒上盐。这样,鲜盐豆就做成了。盐豆好比臭豆腐,乍闻有点怪味,吃起来香喷喷的,越吃越停不下筷子,与黑咸菜被人戏称为“金叨金拽”。

随着见多识广、学问长进,我也曾怀疑捂过的熟豆会不会有黄曲霉素?查资料得知,捂豆子是经过霉菌酵母菌乳酸菌等的发酵,一般不会产生有害物质黄曲霉素。

秋末冬初,正是辣萝卜收获季节。母亲会把辣萝卜切成小块,放在盐豆缸里,这就是萝卜豆,在盐豆缸里淹过的辣萝卜别有风味。冬天,鲜盐豆一般不会坏,每次吃饭都要挖一小碗放在餐桌上。就着盐豆吃饭,是许多人家通常的生活方式,吃白水面条时,它总是最好的调料。春天一暖,母亲要把吃不完、可能变酸的盐豆放在盆里晒太阳,还要不断翻动。几个太阳过后,干盐豆就晒好了,母亲要把它收藏在小坛子里,平时吃煎饼就可以捏几粒当作盐味。有时还用干盐豆炒鸡蛋招待亲戚,在偏僻乡下也能应急凑上一道菜。

单吃盐豆,时间长了就会腻,于是人们就变着花样吃,不怕费事的话,切些葱、辣椒,用鸡蛋炒着吃更有味,“盐豆炒鸡蛋”是家乡早点的“名吃”;图省事,索性剥几棵大葱白,放在盐豆里,吃煎饼时蘸着吃,或裹着吃,又香又辣,一会儿就能辣出汗来,心里别提有多得味了!

后来当兵到了南方,盐豆也未从俺的餐桌上长时间消失,每次探亲归来,带盐豆是必不可少的“馈赠佳品”,煎饼就盐豆,辣乎乎、香喷喷,相得益彰,绝对绝配!拿到单位给同事开眼尝鲜,都说这好像豆豉、老干妈,却比豆豉、老干妈更有特殊风味。没想到时隔一年,同志们还想着“这一口”,看来这“供应链”是不能断了。

母亲已八十多岁,每年还坚持烀盐豆,去年把盐豆烀酸了,不太好吃基本上倒掉,老人家心疼一段时间,子女们都劝她不要再做盐豆。虽是好东西,但如今的大姑娘、小媳妇却不屑此技艺,会吃会看却不会干,感觉要失传了,好在作为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家乡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生意群众的接力传承,以制作盐豆为产业的作坊有很多,我特别推荐用“拼多多”点击购买,几天后新鲜的盐豆就会呈现眼前。

过去,盐豆子、老咸菜可是扒河的民工、住校的学生、出远门的小商贩们常带的佐餐小菜,初高中求学年代,每名同学都要从家带的一瓶盐豆或其它咸菜,要“管”到星期三四,才能用微薄的钱买点熟菜改善饮食,现在想起来不由得酸楚一番,成为心中一道挥之不去的印痕。

如今,人们都富裕了,平日里吃腻歪了油腻荤腥,盐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作为传统风味的清馨小菜,备受喜爱。“家有万贯,不如盐豆就饭”“天天大鱼大肉,还想家乡盐豆”,对这些广告语,也许一无所知的外人难以苟同,我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为盐豆子里有浓浓的老家味道,思乡想当年,似水又一年!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3: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