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故乡散记之一——浪沿池 |
正文 | 故乡散记 魏兆凯 我的故乡大魏村是坐落在江淮分水岭岭脊上的一个大村庄,现在行政区划属于安徽省肥东县陈集乡大魏行政村,村里有二百多户人家,地形是南高北抵,形状像一把梳头的大梳子。村子的房子是南北向的,户与户共山连墙,五六户人家留一个巷子,家家的大门基本上都朝西开,只有村东面一排的人家大门是朝东开的。村南头有一口古井,人们从井里提一桶水上来,往地下一倒,南边的水便流向长江,北边的水便流向淮河。当然,这桶水永远也流不到长江淮河,因为分水岭上长年多旱少水,村子里的井一到夏天就断水了,人们只能用铁簸箕栓上绳子把井底的水一点点的撇上来,有时大半天也撇不到一桶。家里有年轻男劳力的就跑到几里路外的小村庄去挑水,挑一担水差不多要一两个多小时,当然能挑得到水还算是幸运的,有时邻村的井也会断水。 我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出生的,八岁时随父亲到巢县(现在叫巢湖市)读书,1966年初中毕业时赶上了史无前例(文化大革命),1968年又赶上了上山下乡,我当时决定回老家,我觉得还是回老家好,乡里乡亲对我这个不满18岁的年轻人会有个照应。其实我想错了,因为我家成分高,村里人对我可谓知根知底,想瞒是瞒不了的。我那时还不是团员,想入团——没门,就是想当个基干民兵,也没我的份。好在我口才好,会写些小文章,加上能歌善舞,所以大队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还是少不掉我的,甚至还被抽调到公社参加大批判小分队。从1968年到1973年离开,我在故乡生活了四年多,在故乡的日子,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脑际,时时撞击着我的心灵…… 一、 浪沿池 我家住在村子最北头,浪沿池是我家门口的一个池塘,面积不太大,地势比村子低,一到下雨天,村子里的水就流向浪沿池,由于村子面积大,不一会儿,池塘里水就漫过塘沿,流到下面的田里,故名之浪沿池。 浪沿池的水很有营养,村民们在池塘里淘米洗菜,池塘的水浇灌下面的稻田,水稻年年大丰收。池塘里的鱼和泥鳅都很肥,泥鳅的颜色是瓦灰色的,每年惊蛰一过,在浪沿池边钓泥鳅是非常有趣的事。我们先在浪沿池岸边的刺槐树上砍下一些树枝,用菜刀砍削成50公分左右的小树棍,在树棍中间栓一根20公分左右的线,线头栓一个半公分长的两头尖的小竹签,竹签串上蚯蚓,晚上临睡觉前将树棍插到池子里,第二天天不亮就起泥鳅钓子,基本上一根钓子一条大泥鳅。到了初夏,夜里下雨,池塘里的水就会从塘缺口往下流,我在缺口下面安放一张网,用手将缺口表面抹得非常光滑,池塘里泥鳅会一个接一个的从缺口跳出来,落入我的网中,有一个晚上我张到了十几斤大泥鳅。 盛夏季节,肥大碧绿的荷叶和翠绿的菱角叶铺满了浪沿池,沁人心脾的荷叶的清香飘满了村子,虽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但却是"映日荷花别样红"。因为荷叶很密,还曾经发生过一件趣事:有一年大队要批斗一个所谓的坏分子,他大喊冤枉,拒绝批斗,一气之下就跳进了浪沿池,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上来。大队干部还以为他真的淹死了,就派人下去打捞,谁知大家找到他时,他却躲在一片大荷叶下正凉快着呢。 深秋的浪沿池别是一番景致。荷花已变成了莲蓬,饱满的两角菱和四角菱都已经成熟了。莲蓬和菱角是生产队的财产,私人是不能采摘的。队里的几个有经验的妇女坐着水缸在池塘里采摘,采摘多了,就划到岸边,有人用蔑箩承接,然后挑到生产队的仓库里,傍晚分给社员,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在煮菱角吃。莲蓬晒干后留到过年时烧莲子汤喝。坐水缸采菱角可是个技术活,你看她们在池塘里用两只手划着,坐着稳稳当当,进退自如,不偏不倚,可是你要坐进去,怎么也坐不稳,一进去,水缸就底朝天,你也成了落汤鸡。我因好奇,硬是缠着我的小婶教我坐水缸,小婶先在水缸里放一块石头,人先站到水缸里,两只手扶着缸沿,待平稳后再慢慢坐到石头上,水缸前沿几乎平着水面,用两只手划着前行或后退,左转右转也靠两手划。当然一开始是小婶一直扶着缸,就像刚学骑自行车,扶着的人一直在后面跟着,一会丢,一会扶。就这样练了好长时间,我终于学会了,可惜的是以后也没派上用场。 初冬时分,浪沿池残荷一片,生产队放干了池水,将池塘春天放养的鱼打捞上来分给社员,鱼儿又肥又大,有草鱼,有鲢鱼,也有胖头鱼(也叫鳙鱼,花鲢鱼)。这些鱼苗是队里每年春天派人到长江边的鱼场(在芜湖裕溪口)买的,鱼苗放在水桶里,无论坐火车还是坐汽车都要不停地晃动水桶,不然鱼苗就会死。鱼苗买回来就放到队里的几个塘里,年终每家能分到好几条大鱼。鱼捞完后就踩藕,队里的男劳力都下到池塘里,用两只脚在烂泥里不停地踩,踩到藕就用手拔出来扔到岸上,傍晚再分给社员。藕踩完了,就要清塘,将塘里的烂泥巴挑到田里做肥料。最后再将水放回池塘。 寒冬腊月,浪沿池结了厚厚的冰冻,谚语"三九四九冰上走",孩子们总喜欢在冰上溜冰,你可不要担心孩子们会踩破冰而掉到水里。 浪沿池——我们的母亲池,我们从一出生就离不开你,你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你一年四季都在为我们默默地贡献,不仅是物质的,更有精神的。我虽然离开你四十多年了,但你无时无刻不在牵动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我爱你,浪沿池!我怀念你,浪沿池! (未完待续)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