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挖冬笋 |
正文 | 冬天的山里,安祥而洁净,休整和孕育的过程,是挖冬笋的时候了,小时候跟着父亲去挖笋是冷冬里最惬意的一件事了。 冬笋的生长还真是怪道,选择在冬季里生长怕是一个隐蔽阴冷的探索吧。听父亲说冬笋是由毛竹地下茎的侧芽发育而成的,不挖掉也长不大,会自己烂在土里,挖出来吃倒是难得的美味呢。既是侧芽,我看冬笋很明白自己的出生背景,倍加谨慎地伸展着身体,为了见到阳光,在将出地面时,也只轻轻地拱出一点点头来,小心探视着,不似正茎生长出来的春笋,昂扬直上而肆无忌惮。而侧芽长出来的冬笋,注定生命是卑微的,多数不能成为俊拔的成竹,在它们拼死见到阳光后,会带着满足慢慢死去,或是被人发现挖出来,延续存在的价值。存在即是理由,冬笋的价值恰恰就在于它是不能成竹的笋,必定要被人挖出来当作餐中物才得以价值实现吧。 毕竟是冬天,繁草萎靡,枝叶破败,找冬笋就有些像捉迷藏了,有趣而不乏意义。如果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那就改变它的宽度好了,或许有些冬笋就是这样想的。有傻傻的不小心从山路中间冒出来的,那肯定是最先也最有必要被挖出来的,因为容易被发现,而且山路中间的笋是显然不能成材的。也有若隐若现、欲盖弥章的,只捡一处干净的地方,轻轻地拱出一个小小的土包,却不现身,耐心地等着,找去的人只稍拨去浮土就可以看到嫩黄的笋尖了;若还没被发现,冬笋还会再轻轻地拱出一些红色的新鲜土来,露出嫩绿的笋尖,这时就更容易被发现了。当然,也有一些紧紧地躲在落叶下或乱刺中,隐藏很深而不能轻易取得的,必须翻找才行,但收获一般不大,因为多数冬笋还是喜欢选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 挖冬笋是有讲究的,不能无目的的在山里乱找地方挖,以免破坏土壤,影响山林植被;也不能在一个地方挖太多,伤了根系,影响竹林发展。如此的挖,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父亲是个有经验的人,挖冬笋时他只先把握好落锄点,一锄下去就可以挖出一个完整的笋来了。敲掉满身的黄土,笋衣一层层紧紧地裹着,弯弯的冬笋还真像是一个小小的猪蹄呢。够吃一两餐就行了,挖出来的冬笋还是会生长的,放久了就会变得生硬起来,不能吃了。 如今,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到山林里去挖过冬笋了,不知道冬笋是否还似往年那样地悄悄地生长着,或是傻傻地期盼着我们去寻找,也好将它们短暂的生命带到尘世中潇洒走一回呢。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