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心驰神往之泥地狂欢 |
正文 | 老是看一些光鲜靓丽的图片,似乎是出现了审美疲劳,反而吸引不了眼球。偶然间在《人物周刊》上瞥见一幅人们在泥地中狂欢、摔跤、混战尽情享受泥巴给人带来的乐趣,人们身上沾满了泥巴,看不清谁是谁,狂欢的人们往伙伴身上互抹泥巴,尽情享受,看到此图,自己也很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让泥巴裹满自己全身,来一个与泥土的亲密接触,只剩下一对眼珠,谁也不认识自己。躺在阳光下,来一次泥巴日光浴,阳光渐渐把自己身上的泥巴晒干,出现泥土似的皲裂,露出一丝一丝的泥巴纹路,那该是多么美好。 泥地狂欢,是心灵压力的释放、是无限的接近大自然、是暂时的回到自己的世界,不受他人的打扰,也不受自己的困扰,只是全身心的放松,归去自我。 对于泥土的热爱来源于自己从小生活的环境,“土质好、人勤劳庄稼才能长得好”这是爷爷告诉我的道理。照片上在泥地狂欢的人大多是游客,他们是在享受一种乐趣,并且一年一次,只在泥地狂欢节时才能享受到泥土的气息,泥土的细腻,对于身在乡村的人来说,几乎一年四季总是在与泥土为伴,热爱土地、细心照料,只要天公不为难,那土地一定会给你真诚的回报,报以累累果实。 刹那间似乎回到了过去,与泥土有关的那些时光。春天,爷爷撵着牛,背上犁,赶往沉睡、休息一冬的田里犁田,老黄牛乖乖的受爷爷指挥,拖着犁把土给松动,奶奶随后叫上村里的几位相亲帮我们家插秧,大家脱光鞋,把裤腿卷过膝盖便下了田,个个都是插秧能手,只凭目测也能把秧苗插得整整齐齐。而我,虽说是去插秧,其实是去玩泥巴,在送秧苗的间隙,就在田里乱串,享受水田里的泥巴那种软绵绵的感觉,偶尔还会见到几个田螺,高兴不已,但也会碰到水蛭,急忙跑去找爷爷让他给我把它拔出来,生怕像爷爷说的那样会把我的血给吸干,虽对田里的水蛭有恐惧,但终究乐趣大于恐惧,见多了,最后自己也能大胆的把这些小家伙给弄出来。 日落时分,自己身上沾满泥土,但看见田里绿油油、整整齐齐的秧苗,仿佛那是自己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充满喜悦与满足,身上的泥巴就是自己劳动成果的见证。 现在,已经好久没有与泥土有过那样的亲密接触,当看到人们在泥地狂欢,忍不住有了以上的遐想。其实,现在的人们也少了与泥土接触的机会,因为在我的家乡,大片的田土已经不再种植庄稼,任由野草肆掠,年轻人们都赶往沿海的城市打工,留下老人、孩子在家,只需种点蔬菜供自己食用。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光顾田、地,把土地视为宝贝,现在的孩子也很少有插秧的经历,而那些与泥土的欢乐是光只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韩国一年一度的泥地狂欢节,人们把它视为娱乐,把泥土当作玩具,但终能带给人们快乐。而我们,在农耕文明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土地却渐渐被人们忽视,成年人更不会去享受泥巴沾满全身的乐趣,不曾感受到泥土的柔软、芳香。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