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谢谢你,《河北作家》
正文

《河北作家》第2期翩然而至。我的心情豁然开朗,推开办公桌上的杂乱无章,迫不及待地去享受一种别样的清馨。《河北作家》这本有省作协赠阅的内部刊物,然每年仅仅四期,但是只有她,时常提我,自己还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还是一个作协的会员。

当作家是我学生时代萌生的梦。回首往事,我身无长物,只有手中的这支笔伴我一路走来。曾纯真幼稚、曾热情奔放、曾跌跌撞撞、曾伤痕累累。人近中年,却鬼使神差让我弃文从商,并小有收获。朋友们有的说我终于“修成正果”,但我却有一种说甜本苦、欲罢不能的感觉,这是别人无法体会到的伤痛。

16岁我读高一,在《中学生报》上发表了处女作《男女同学之间》,编辑配发了“编后”文章。接着《少男少女》、《作文周刊》等校园报刊又连续发表了我的作品,大量中学生读者来信从全国各地不断飞来。在学校我很快“名声鹊起”,就这样我陷入文学的迷宫,因为对

文学的痴迷酷爱,一度荒废了学业,使我无缘走入大学的门槛。

中学毕业,我经过全县招工考试,来到县纺织染厂工作,使我初尝人世间的沧桑,心情极度绝望,支撑我活下去的信念,甚至是对文学的难以割舍。当时县文联创办了《卫河柳》文学报,

仅生存了3年,共出版11期。每期都有我的稿子,让我在“临西文学界”,小有“名气”。我也因此被调入企业办公室专门从事文秘工作。我拥有了一个写作的舞台、获得了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我开始从文学创作涉足到公文写作的领域。

工作之余,我报考了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进修学习。同时,还与我们河北临西县仅一河之隔的山东省临清市的几个文友创办了《微型文学》双月刊,我兼任散文责任编辑。这本刊物由臧克家题写刊名、季羡林为顾问。1992年到1995年历时4年出版了24期,每期印刷达到5000份,在临清、临西等周边县、市广大文学爱好者中影响广泛,但终因无力支付刊物印刷、发行费用而夭折,而今,我还不能忘记创办这本刊物的发起人张立科老师,他是临清市某中学的语文老师,他在文学创作上给予我的帮助和激励,让我受用终生。

在企业办公室工作的10年间,我创作发表了大量的散文、小说、新闻消息、人物通讯、理论文章和报告文学等作品。我特别感谢的是《厂长经理日报》副刊部薛鹏老师、精品部涂正国老师,《经纬时报》耿蜀平老师,《邢台日报》韩根润老师,《邢台工运》张鹤龄老师。他们对我的写作给予了鼎立支持,在他们负责的版面上,我的上稿率几乎达到100%。也就是这10年间,我体验到人生的精彩,我入了党,获得了大专学历,1998年2月加入了省作家协会,圆了我的“作家梦”。

时到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和深入发展,国有企业靠银行“输血”、政府“包办”粗放型发展的优势丧失殆尽,大批国企或关、停、并、转,或举步维限。我所在的企业更是首当其冲,工友们相继下岗。面临失业,我突然感到在这个以贫富论英雄的时代,除了手中这支柔弱的笔,我一无所有。现实生活的重任,让我灰色的心情,甚至感到自惭形秽。

人生就是在得与失的交替中演绎。任然是因了这支笔,我被借调到县经贸局,专门从事文秘工作。在这个主管全县工业企业的政府机关里,我一干就是5年,因为是借调,前途未卜。我只有殚精竭虑、惨淡经营,心无旁骛地致力于公文写作。没有了精力和心情顾及文学创作,那些缺乏感情、多属歌功颂德的公文和新闻作品,在扼杀和吞噬着我的“文学细胞”。我试图通过出色的工作实绩和超人的敬业精神,来作为解决我工作问题的砝码。然而在这个深受身份传统观念禁锢的现实主义社会里,如果没有权利和金钱的力量,吃皇粮的政府衙门里是不会接受一个企业职工身份的小人物的。

在政府机关工作的5年间,我的公文写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除了大量领导讲话、工作总结、情况汇报、各类文件等以外,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论坛.》、《厂长经理日报》、《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等30多种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了30多万字的新闻消息、署领导名字的理论调研文章和全县各大企业厂长、经理的人物通讯。在《邢台日报》上刊发了多篇加有“编者按”的新闻消息,先后7次获省、市新闻奖,被《中国纺织报》、《厂长经理日报》、《金田》杂志、《华商报.》聘为特邀通讯员,县委宣传部授予“全县十大优秀宣传员’’称号。

然而,在这5年里,我却没有《河北作家》(2006年第2期)刊发的作家贾兴安深入基层当挂职副县长后,对政界的良好感受。我以政府大楼里一个小秘书的身份感受更多的是:深入整治“机关病”,摒弃“官本位”思想,全面提高公务员政策水平、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等整体素质任重道远。同时,我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有些感受是刻骨铭心的。当我清醒地意识到仅凭个人在工作上的努力是靠不住的时候,我只有从政府机关里落荒而逃。令我感动的是,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宋洪起提出借调我到县委宣传部工作,并承诺日后可找机会解决我的工作问题。我拒绝了他的建议,因为在行政机关里,我感到了身心疲惫。但是我感激这位素昧平生的县委领导,感激他对一个写作者的珍惜。

从那个政府机关里出来,也就结束了我用文字工作的历史。看着自己呕心沥血的一篇篇文字,和即将让我束之高阁的一摞摞书籍。我不免心生悲凉,想起了曹雪芹的那首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种味?今天,我放下了这支笔,我还有指挥这支笔的智慧和逻辑思维,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在任何一个岗位上,我都有信心做得很好,只要给我机会。我终于来到一家医药企业,我被聘到副经理的岗位上,虽然这是一个小公司,但是我却感到了自己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轻松和快乐。以往我除了驾驭文字以外,我就象一匹马,无论跑得多快,总是被人骑着。

自从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每天被经营管理事物纠缠着,好像和文学、写作与世隔绝。生意场上的朋友无人知道我曾经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还是一个省作协的会员。也许是我沾染了不少的灯红酒绿,多了一些商人的圆滑。也就是在我进入公司的2004年,《家园》更名《河北作家》,她犹如宇外来客,让我如获至宝。虽然我放下了文学和写作,她却没有抛弃我,我不用征订、不用考虑为她做些什么,她却给我带来了文学的气息,呼唤着我沉睡的文学之梦。她让我心中偶起涟漪。有些文字我不能忘掉,现摘录一下:

“我似乎有太多辍笔的理由,可我居然还在顽强悲壮地写着。”2004年第2期《我为什么写作》

“我虽然不是作家,但我深知文学创作是一项艰苦的精神劳动,我特别理解作家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苦,也理解你们付出艰辛后从苦中取得的快乐。”2005年增刊,副省长孙土彬在河北省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长大的过程中,没有谁真正帮助过我,如果有,那就是写作。”2005年增刊《写作影响了我的人生》

“一个人在少年时曾经拥有过文学情结,曾经阅读过的文学书籍,对其一生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人格构建、生活方式,都有着重要影响。”2006年第1期刊讯

……

每当翻开《河北作家》,就有一种背叛文学初衷的忧郁、就会有一种心灵被洗涤一新的清醒、就会有一种拿起笔来大写特写的冲动和欲望。现在,只要我出差总要逛逛书店,买几本厚厚的书。在这个县城里想买一本纯文学期刊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河北作家》在我办公室的书架上更加弥足珍贵,她让我不甘寂寞、不甘平庸、不甘随波逐流……也许我还会写些文字,有了许多艰辛的经历,我的文字也许会更加成熟丰厚起来,如果是这样,我首先要感谢《河北作家》,因为是她重新点燃了我写作的激情。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