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谧夜静思,守候一汪圆月
正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今夜,月华如练,水面清圆,手捧一阕宋朝大词人秦少游的《鹊桥仙》,缠绵的思绪纷至沓来,遥想牛郎织女逾越银河鸿沟鹊桥幽会的美好画面,纵使昙花一现,但是刻在三生石上海枯石烂、至死不渝的情感不会改变。月光含情脉脉如流水,时光恍如梦,一切恍如隔世,即使心中渴望一份真实的爱情,可是这份情感如朦胧的月光,看得见,摸不着,唯有在孤寂的夜里伴着稀疏的灯影秉烛夜游、谧夜静思罢了!

浩瀚的苍穹高挂着一轮皎洁的圆月,温柔的月光洒在脸上,清澈而恬适,让人不禁想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古人尚且能读懂月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些人,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有些事,后悔了就不会再重来,也许,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会灿烂一生的守候,也许一个不经意的回眸,会萦回一世的心痛。“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钩新月,让人产生美好的遐想,会联想到初生萌芽的事物,月圆如井,古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怎样的胸襟?在朦胧的月光中映射出了光明磊落的人格。一轮月亮,象征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千百年来,从“嫦娥奔月”古老传说到“嫦娥一号”登上月球,月亮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寄托着美好愿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读不懂月亮,是人生的一大悲哀,母亲倚门而望盼游子归来,妻子泪满衣襟盼丈夫衣锦回归,思乡之情,闺怨之苦,“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中华民族是个多愁善感的民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喜欢李白,喜欢他的豪放不羁,思乡的情感一语道破;觥筹交错间,月亮的清辉洒在苏轼的筵席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对人生的甘苦的诘问,更是对人生方向的思考,也许,只有当人穷途末路的时候,才能画出这样惊世骇俗的问号,喜欢苏轼,喜欢他的气吞亘宇的豪迈词风,喜欢他豁达脱俗的可贵气质。重重叠叠的山,蜿蜿蜒蜒的河,坎坎坷坷的路,寻寻觅觅的我!

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散发着晕黄的光环,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不都沐浴在一片祥和、宁静之中,温馨、唯美的画面引得无数人嗟呼长叹,酝酿已久的情感在这月光下的暗河里汹涌,“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也许最绮丽的景物都难以描绘月光那深邃的意境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刻,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遥想着月圆之夜人们早已匆匆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了,而我还在思念中徘徊。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和去年一样,漂泊的游子在异乡过着自己的中秋节,去年如此,涛声依旧,明年也会一样吧!“万般铅华皆褪尽,玉石真金还复来”。我凝望着月亮,可能天堂的母亲想我了,眼睛一阵迷离,母亲在月亮上向我招手,并仙衣聘婷徐徐向我飘来,忽然,眼前一道灵光,母亲化为漫天飞蛾越飞越远,也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今晚的月亮将萦绕我一生执着的守候!

永远!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6: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