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倾谈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正文 | 她是诗人。她是建筑师。她是那世间最好的女子。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她是被胡适誉为‘中国第一代才女’。她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更让世间男子仰慕了一世一生。她,是那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年,林徽因十六岁,徐志摩二十四岁。一个是对爱懵懂的少女,一个是完全浪漫主义的男子,他们相识了,于1920年英国伦敦。我不知道她是怎样一个倾倒众生的女子,然而眼前完全浪漫主义诗人,从此为她一世迷离,无疑,他是爱她的。他的爱来的那么突然,又如此浪漫,浪漫的没有任何掩饰。我不知道是怎样一种魔力让徐志摩不顾自己比林徽因年长很多,更不顾自己已为人夫,就这样爱上了林徽因。我也不知道是怎样一种信念让徐志摩甘愿放弃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追随林徽因回国,只为表达对她无尽的爱慕,甚至不顾导师梁启超的规劝,他极洒然的说了二句话: 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如此而已。 徐志摩赤裸裸的对林徽因气的直白,在这个从未有过情感经历的弱小女子来说,她的确是动心了,她欣赏着他的才华,只是欣赏。面对这样一个倜傥风流,对爱完全浪漫主义的诗人,甚至为了要和林徽因在一起,不惜和自己二小无猜,父母包办婚姻的妻子张幼仪离婚,理由竟只是让爱自由。当然,林徽因是理性的,在故事还没开始之前她便掐断了它生长的幼苗,她是一个能把感情处理得很清楚的人。在她心里还有对家庭的阴影,她当然不会接受完全是诗意信仰的徐志摩,更不会伤害一个无辜的女人。只是徐志摩对她爱的执着。尽管,1926年他与陆小曼结合,而林徽因始终是他曾深深迷恋的女子。 1931年,他为了赶赴林徽因的演讲,不幸搭乘的飞机遇难,坠机身亡,是的,他是永远的离开了。 人生聚散两依依,你来,我去,不问来路,不问去处。 1921年林徽因随父回国,重遇了多年未见的那个极端正稳的男子,梁思成。他们在最纯真的年代相遇,在最浪漫的时候相知,在最美好的时光里相爱,相守,相伴,不离不弃。 1924年9月梁林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他们同样痴迷于建筑学,并在建筑学界都有了不小的成就。1928年他们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了,正所谓:林下美人配梁上君子。他们在一起生活的很美好,梁思成是一个极稳重,又是一个队妻子及其信任的丈夫,他是一个有着阔达胸怀的男子,所以在后来无论是徐志摩还是金岳霖都与他们夫妇保持着紧密联系,并都是他们家的常客。 安静稳定的生活总是过得很快,而一切的不安定总是让人措手不及。1937年面对日军的侵犯,他们不得不过上逃亡的生活。这一路,林徽因的身体越来越消瘦,因早期得了肺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经时间的摧残而更加的严重,而她还坚持着工作,她几乎是在病床上建起了清华大学的一个系。 彼一时,风平浪静;此一时,则山荒海浩。只是这危机四伏的漫漫长途,一点一点消磨她心中的光亮,她终究是伤了。在这样凄风寒苦的日子里,林徽因自知她的生命之星即将陨落,她要体面地离开这个虽然暗淡,但依然热爱着的世界。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享年51岁。 林徽因走后,梁思成不但是少了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少了学术界的知音。在这段艰苦的旅途中,陪他度过的是后来和他在一起的林洙。梁思成从小就体弱多病,经历过逃亡时的艰辛过后,身体更是每况愈下,再加上文革时大力对只是分子的批斗,他更是受尽了精神上的摧残,多亏了林洙在他身边无微的照顾。后来,他又动情了,而我觉得更多的事受尽了精神上的慰藉,也是清理之中的。在林徽因离开后7年,他与林洙结婚了。 提到林徽因,我们当然不会忘了痴迷于他一世,并为她终身未娶的金岳霖。1932年6月,已经身为母亲并再次身怀六甲的林徽因又一次遭遇了情感的困扰,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二个人”。于是在梁思成出差回来的时候,她就急忙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他。而梁思成告诉她:她是自由的。后来金退出了,而林用一辈子告诉了梁答案,而他们三个人始终是好朋友。 多年来,金岳霖一直与梁林夫妇毗邻而居,与他们之间的交流也极为频繁。他传达出的感情是这般美好,他完全有着对哲学的信仰,对生活的热爱,才有了91岁的高龄。 鲁迅先生说的极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有如斯知己,疼她,爱她,护她,只相伴,不占有,林徽因一生也无憾了。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