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何幸凡身到此间 |
正文 | 老实说,这是我第一次来普陀山,因为来得匆忙,事先并未了解多少普陀山的资料,在我心目中这山无非就是一座有几个寺院的山而已,这样的山未必比我先前看过的山好多少,于是带着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开始了行程。从南昌到宁波的火车,走了十多个小时,因为是独行,大多数时间我都是躺着的,一路上也没听到其他旅客谈论普陀山,“知我心者,谓我何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就这么百无聊赖地晃到了宁波。 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去了汽车站,先到的沈家门,复至半升洞,再从半升洞乘快艇上普陀。刚上普陀山,感觉这世界立刻清静了许多,这里的天似乎比都市蓝了不少。因为在路上耽误了些时间,所以马不停蹄地往最近的寺院赶,尽量多参拜些寺院。 到的第一个寺院是法雨寺,算是名气很大的一个寺,据说普陀山的每一个寺院都有它的故事,比如“不肯去观音寺”的不肯东渡日本的观音像,注定是要留在这普陀山供人朝拜,但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没有人讲这些故事,来这的人们此刻都自觉地安静下来,焚香祈福,此时焚香人的心都是虔诚的,不管是有所求还是无所求,这一刻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心中都装着庄严的佛,可能大多数人的心中也忘记了名利追逐,我也随着人群焚香祈福,虽有期盼心却比初上山时静了许多。在吃斋处的外面,看见一个云游僧(我不知是否该称他为苦行僧)他衣衫褴褛,一双鞋都破了,我不知他从何处而来,但我知道他这一路一定吃了不少苦,来这也只是参禅,这只是他生命中的一小部分。我知道这是他的信仰和追求,生命不止,参禅不息,这时我都有些羡慕他了,现今社会,太缺乏这种信念和执着了。这一路上也看到一些三步一叩首的参拜的僧人和香客,但在我脑海忘不了的还是这位恬静的大师。 一路寺院走下来,天就快黑了,而寺院人僧人也该清修了,原来一直对这种青灯古佛的修行不理解,现在明白了,因为我仍是个俗人。 参悟的时间总是太短,一天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依依不舍地离开时远远地看见南海观音像,竟有些动容,这时太阳也露出了小半个脸,可惜不能坐看海上日出。在船上向窗外张望,就见太阳一直随着,恰像不舍离去,我想这次我是结下佛缘了,必有再来的时候。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