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秋 |
正文 | 不要笑话秋的桑榆之晚,不要笑话秋的垂暮之年;秋,永远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的延续,是再生的冬春。爱秋吧! ——题记 每每入秋,我走在路上,都会时不时地生发出一种好奇,开始留心观察一些与秋相关联的现象,继而对秋也开始有了一些认识和感悟。由此,也产生过这样的疑问:秋,美么? 文革后期,跟随爸爸去农村插队落户,和那些农民百姓同样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那年月,对于完全靠天吃饭的农民而言,秋是他们的生存寄托,是他们的全部希望所在;只有收获了那一块块、一片片浸透着他们一年的心血和汗水、泛着金黄的谷子、玉米、大豆和火一般热烈着的高粱,农民们那一颗颗悬着的心才会放下来,脸上也才会绽放出喜悦。秋,承载着农民一年的企盼。 在农村生活的那段时间,我这样一个原本地地道道的城里孩子,慢慢与农村、农民融合在了一处。种地、薅草、铲地、割地,扶犁杖、赶大车、掏大粪,这些农活几乎都干过。后来回到阔别已久的沈城,农村的那些习惯、农民的朴素本色和那一缕缕农民情结还些许的保留着。那时,我喜欢雨,喜欢雪,喜欢秋。因为我家去的那个村、那个大队、那个公社、那个县十年九旱,农民期盼雨雪,视雨雪为衣食父母;有了雨雪才有年景的风调雨顺,才会有秋的收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那丝丝农民情结开始渐渐的淡了,继而淡得无影无踪,甚至再也找不到一点点。我清楚的知道,我又融入到了这个城市中,并完成了从骨子里往外的身份转变。当年农民们所期盼的和感觉到美的,对于后来的我,对于久住城市的我来说,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同样是下的雨和雪,我有时也会喜欢,但喜欢的是因为雨雪的那一点点景致美和带给人们的心境美,感受更多的则是雨雪给出行带来的困难和烦恼。因为我已经久别了农村,脱离了农民;在我的生活中和生命中,雨和雪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城里的秋自然也有美。曾经有过的秋,我饱飨了西子湖畔丹桂的馨香;满树的桂花,满地的金黄,花香随风袭来,沁人心脾。曾经有过的秋,我见识了北京郊外那棵棵柿子树的迷人风采;尽管树叶已所剩无几,但那偌大的树冠却冰雕玉坠般挂满了一个个橙黄橙黄、沉甸甸的大柿子,好不诱人。曾经有过的秋,我领略了瓦房店果园的丰收景象;红透了的果实缀满枝头,似千树万树烈烈的鲜花,蔚为壮观。曾经有过的秋,我观赏了香山红叶、本溪的枫叶;树是红的,地是红的,漫山遍野,如火如荼。也曾经有过的秋…… 如是秋的美在我眼里,或是于我而言,已成为远远游离于生活之外的一种不可多见的景致。丹桂固然飘香,但它生长在南方,北方是万难欣赏到的。曾经领略过的柿树风采在北京,对于久居沈阳的人们是万难看得到的。还有北京的香山,本溪的关门山,早已成为国内外瞩目的旅游景区。 那么,秋对于一个东北的城里人而言,更多的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或许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样的现实:其实,在四季分明的东北,秋真的是没有什么更多可以欣赏的。 入秋,随着气温的骤降,人们穿着打扮再也没有了春夏和冬天那样季节分明,显得有些杂乱无章。街上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地铁中摩肩接踵的你、我、她,羽绒服、小棉服、羊绒衫、呢外套、风衣、皮夹克、西装,黑乎乎、灰突突,黑里泛着灰,灰里裹着黑,再也没有了夏季那令人眼花缭乱的五颜六色。 无论是公园中、小区里或是路旁的景观树,也像人们的穿戴一样,随着秋的到来发生着变化。它们的叶子不论是黄的、绿的,还是黄绿相间的,均无一例外的好似人生到了垂暮,再也经不起一点风雨,开始慢慢脱落。能夺人眼目的只有那银杏,倒是满树的金黄,竟找不到一片绿叶。当瑟瑟秋风刮起,那摇曳着的本也挺不了几天的枯叶、老叶,又会翩翩而下,与地面上的那些被吹来刮去的同伴融汇在一起,越落越多,越聚越厚。可怜这秋叶,在秋风的扫袭下,落下了终也不得归根;又苦煞了那些起早贪黑的清洁工人,每天要没完没了的与这落叶打交道,扫了落,落了扫,扫也扫不尽,落也落不完。 秋风是肃杀逼人的,进入深秋更是阴冷得透骨,吹在前胸,冷到脊背,常常又是搅得尘土飞扬,远不似春风那样的和煦柔情、百般妩媚,总是让人感觉暖暖的。秋雨也是懒懒的很少光顾,好像都早早抛洒给了春和夏了;而一旦来了,则是一场秋雨一场寒,下得淅淅沥沥,悲悲戚戚,伴随着的或许是雨过天晴后的那场寒流,催赶着人们加快了入冬的脚步,远不似“当春乃发生”、“知时节”的“好雨”,丝丝入土,润物无声,唤醒着万物的复苏。 秋天的空气自然是干燥的,干得男人们皮肤发糙,燥得女孩儿也会嘴唇皲裂,再也感觉不到春天空气之清新,夏天空气之滋润。都说秋高气爽,这些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带来的大大兴土木建筑,即便是万里无云的天空,也大多没有了气爽的感觉;再看看那高楼大厦,似乎总是被笼罩在雾蒙蒙中,很少能看得清晰,现在知道了那是雾霾。雾霾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了人们身体的健康。不是么?到了晚间,赶上雾霾天气,遛弯的人少了,逛街的人少了,商场里的人少了,就是常年在公园里、小区里的广场上健身的人也渐渐少了。现在的秋已不再高,气也不再爽了。 尽管如此,我仍然以为秋是美的。因为秋的美,不是美在其表,而是美在内涵。你只有熟悉她,才能够看到她的美;你只有贴近她,才能够感觉到她的美;你只有融入她,才能够享受到她的美。 秋是美的,美得成熟。那是劳动的美,收获的美,喜悦的美,幸福的美。秋像大爱的母亲,倾自己全部的精气和心血,孕育抚养着儿女;待儿女们长大成人,原本青春的她已经是两鬓苍苍、腰身微驼、未老先衰了。秋像无私的蜡烛,点燃自己的生命之火,给普天下人带来光明和希望,烛照人们去憧憬美好,追求幸福;待人们庆祝收获、欢呼成功、分享幸福时,蜡烛已熬干了最后一滴油,燃尽最后一寸芯,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化为灰烬。 秋是美的,美得自豪。她也是一路艰辛、一路风光走过来的,也曾经拥有过春那样稚嫩娇美的容貌,有过那春风,有过那新绿,有过那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她也曾经拥有过夏那样热烈骄人的壮美,有过缤纷五彩,有过火红的灿烂。而当她步入了属于自己的一年中的收官季节,更是投入了全部身心,殚精竭虑,敞开博大的胸怀,庇覆着自然和万物的生长。有了秋,才有了人类的生生不息。 秋是美的,美得悲壮。她用自己的全部、用自己不同于春夏的方式和内容,去装点自然,去谱写丰收的旋律,去恩泽万生,这是多么的神圣。她又怎能不知道,前行是严冬,前行意味着自己生命的终结。然而,她却泰然面对,义无反顾,毫无退缩之念,因为承前启后是她的担当。她要笑迎寒冬,傲霜斗雪,用自己的牺牲,为自然和万物换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不要笑话秋的桑榆之晚,不要笑话秋的垂暮之年;她也曾经有过春的温暖,夏的热烈,她更拥有成就的辉煌。就像没有母亲的孕育就没有儿女们的茁壮成长,就像没有小学教师就没有大学教授一样,没有秋又怎么会有春呢?没有秋的四季又怎能称得上完整的四季呢?有人羡慕南方的四季如春,可你知道么,春永远替代不了秋。没有秋风霜雨,枫叶就不会变红;没有冰雪严寒,就不会有春暖花开和大地的万物复苏。 秋,永远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生命的延续,是再生的冬春。爱秋吧! (康尔平于2013年11月2日写毕)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