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夏赏荷花池 |
正文 | ~~~~~~~~~~~~~~~~~~赵广清欣赏玉米叶组雕《红荷》~~~~~~~~~~~~~~~~~~~~~~~ “夏赏荷花池”,对于我来说,仿佛是每年都必须有的一个生活情愫。这不仅缘于少年时代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神往,更缘于荷文化、荷食品等一切与荷有关的社会的、人文的、独自的对荷的近乎崇拜的情结。 当然,这几年的赏荷都在北山公园的荷塘,那是一个小巧的荷塘,没有“弥望无际”,也没有“曲曲折折”,纳凉者人声鼎沸,没有一次是幽静的、深远的,令人默默赏视、遐想?????? 今晚,汽车载着我向着郊外的“东海凤凰山庄”驶去——我家先生说,带我们去“赏荷”,哈哈,心驰而神往之啊 ?????? 汽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到了一个所在,只见在绿树幽深的环绕中,有一个精巧的荷塘,哇塞!满池满眼的荷花,浅粉近乎白的是开得最盛的;浅粉带深粉花边的是刚刚开的。骨朵的颜色也各有不同,羞涩地抿着嘴的是深粉色;含苞待放的是深粉透碧红的,花瓣紧合着的是墨绿带粉色条纹的,真是颜色各异,姿态万千哪!走在贴近水面曲折的小桥上,俯首是满眼的荷,仰首是满眼的荷,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近乎灵魂和心灵的相融,使我的爱荷情结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在纷繁的都市外,能有一片净土,何其幸哉! 离开荷塘往坡上走,青草的芳香以及山野泥土特有的气息使人身心舒爽。来到坡顶,在凤凰山庄楼宇的左侧,一个更大的荷塘赫然扑入我的眼帘。朱自清那篇《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恐怕都没有这么美。更加曲曲折折、更加一望无际,虽然没有月亮,但落日的余晖给荷塘罩上了变幻莫测的光彩,吊桥、铁艺桥、木桥、索桥又给荷塘增添了异趣,几声孩童的稚语、几声老人的欢笑,加之蛙鸣、鱼跃,清风拨弄荷叶荷花的沙沙声,仿佛天籁之音,给这有三四个曲岸蜿蜒的荷塘增添了迷人、动人的生气。 若有若无的轻雾、若即若离的清香包裹着我,如在画中。一袭白色纱衣淡粉裙琚,漫步在曲桥回岸上,让自己尽情融入这荷光水影之中,整理爱荷、赏荷的情结,呢喃着“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的诗句,远远望着也爱荷如我的我家先生,感激他给我这样一个有荷相伴的良辰,赏到 梦寐以求的美景,圆了“夏赏荷花池”之梦??????也给了儿子一个荷文化的审美熏陶机缘?????? 啊,今夜无眠, 梦里荷塘,梦里荷香,如此甜蜜欢悦的一家人。 啊,今生有爱, 爱在知己,爱在亲人,爱在缘生缘起的有缘人。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