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的美丽童年之三.引弟 |
正文 | 我的美丽童年之三. 引弟 大自然和孩子之间那种天然的亲近感是天造地设的。 在白云绿草间肆意地奔跑,在青山绿水间尽情地嬉戏 ...... 农村长大的孩子童年要比城里的孩子自由,有趣得多。 我感谢那个年代使我能生在城里长在农村, 感谢能遇到一位伟大的母亲抚养我长大,赋予了我农村人特有的淳朴善良的秉性,让我在以后的求学,工作,在城市间穿梭,在人与人间交往中,始终保持淡定从容和坚强 怀念童年是件令人愉快的事。也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 引弟是我儿时的玩伴,从记事起她就每天伴我左右,几乎形影不离。 引弟家就住在奶妈家窑洞的下边 ,父母都是种地的,她是家中的第三个女儿, 上边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叫招弟,一个叫来弟。但招来的都是妹妹,只有引弟命相好,果真引来了弟弟,而且一引就是两个。因为这,引弟小时候很受家里人尤其是父母,爷爷奶奶的喜爱。 引弟性格活泼,身体也很强健——虽然这样形容女孩子好像有点不太恰当,但是小时候她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那可能是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了,听大人说,大概就是两周岁左右的样子,从小体质就不太好的我走路还不是太稳当,而只比我大几个月的引弟已快比我高出一头。那是一个夏天的 下午,大人们都在引弟家大门口的青石板上坐着乘凉、纳鞋底、拉家常。我们几个小孩在院子里玩,引弟看到墙角放着一个取掉了斧柄的八棱锤,就抱起来走到我跟前,我下意识地想接住它,可是在她一松手的瞬间,八棱锤就直接砸到了我的小脚丫上。其实那时我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力气。结果,左脚第二个脚趾被砸成了两半,鲜血直流。不过,因祸得福,脚痛一点都记不得了,只记得那个夏天,奶妈、奶姐都陪着我在院子里放块小褥子,我坐在上边,吃着单门为我做的各种好吃的。只是引弟没怎么来,可能大人骂她了,她有点胆怯了吧。 孩子的愿望总是很容易满足。再艰苦的环境,再贫困的家庭,对于孩子来说都留不下多少阴影和创伤,只要有片自由的天地,有小草,有鸟儿陪伴,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是快乐的。 引弟家的窑顶上有片枣树林,那曾是我们儿时的乐园。 从枣树发出嫩芽,到开出鹅黄的小花,那片天地就成了我们白天的家。 嚼一片树叶,略带苦涩中有淡淡的清香。那枣花开了的时候整个村子都弥漫了香气。枣花微微的甜味能穿透味蕾渗透到大脑的记忆中。在枣树下做游戏,追赶嬉戏,是每天最快乐的生活。玩得最多的就是拌家家了。引弟是采购,她体质好,总能跑到最危险的地方找来我们想要的东西。枣树叶、枣花、以及随后结出的小枣都是我们锅碗瓢盆里最好的食材.......。再大点就开始为家分担点劳动的责任了,最先能做的就是捋猪草。引弟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很早就担起了这样的任务。我由于可能毕竟是别人家的孩子吧,在农村里比较精贵些,所以奶妈几乎不让我跟着她们去远的地方。如果在近处也就缠着奶妈同意,跟着她们一起去。可是在那半沙漠地带,在近处基本上就是玩,根本找不到什么猪草。那时能见到的就是灰菜、沙蓬、莲蓬等。一望无际的沙漠里就顽强地长着那么几株草,有时看着就兴奋,你都不忍心去把它拔起来。总是跑遍了周围的几道梁提的篮子里连底都铺不满。于是就捡我们喜欢的石头,抓各种稀奇的昆虫,找个平整的山坳坐下来用带的水和泥捏泥人......,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满载着我们的收获从沙坡上一路滑下,让笑声伴着夕阳洒在回家的路上。 引弟是我最早崇拜的一个偶像。她聪明、能干、胆大,好像什么都知道,小时候不管走到哪都是我跟着她,不管干什么都听她的。可是有一次因为小鸟的事,我们俩第一次闹了别扭。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一场暴雨过后,天边居然出现了彩虹。院格楞上的几株小草也绿得那样诱人。我站在炕上从窗户里看着外边的这美景,忍不住想出去,奶妈说院里泥得怕摔倒,过会再出去。这时就听见了引弟的声音,她不知什么时候已跑到奶妈家的院子里来了。我跑出去和她相会,只见她眼睛盯着窑洞上边的鸟窝,里边有小鸟嘶声力竭的叫声。可能由于下雨,鸟妈妈出去找食回不来,小鸟饿得乱叫。这时突然听得嘭得一声,鸟窝整体掉了下来,两只还没长毛的小鸟从窝里滚落到地上,张开大嘴叫得更响了。我俩愣了一下就跑过去把小鸟捡起来,没长毛的小鸟身体冰凉,在我的手里瑟瑟发抖,大概是感觉到了温暖,还以为是妈妈回来了小鸟把嘴张得更大,叫得更欢了。我赶忙回屋里找来点熟的米粒,给小鸟喂了下去,一扭头发现引弟再给另一只小鸟喂泥,我很惊讶,大叫,你会弄死它的。引弟头也不抬地说,没长毛的小鸟是养不活的,喂什么都一样。边说边弄了块更大的泥团塞到了小鸟的嘴了,那只嘴里塞满泥巴的小鸟不再叫了,好想连呼吸的力气都没有了,脑袋一下子耷拉下来,我几乎快哭了,不顾一切地推开了她......。过了会大鸟回来了,引来了好几多鸟在小鸟周围飞上飞下,叫个不停,可能也是无能为力了,后来就都飞走了。我把那只小鸟捧回了家,奶妈说那么小活不了的,你拿它干嘛。第二天那只小鸟也死了。这件事过去好长时间我都不理她,虽然两只小鸟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每当我想起那个弱小的生命的惨状,我的心就好痛。可能是因为从小我自己就是个弱小者吧。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引弟从小就和一个小大人似得,很懂事——懂得替大人分担家务,懂得照料两个弟弟,懂得勤奋学习。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都上学了。我离开奶妈家回到了城里,引弟在村里上了小学,只有在星期天的时候我们才能再聚到一起玩耍。而引弟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要带着弟弟。 那时学校里冬天全是生炉子,一到冬天每个学生就要向学校交柴。还有学校勤工俭学种着地,让学生自己拾肥。领到这些任务,我首先会跑到奶妈家,引弟好多次帮了我的忙,甚至有一次她把拾到的粪亲自给我送到了学校,同学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我为有这样的伙伴而一直骄傲着。 上了初中后我们见面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各忙各的学习,就是偶尔星期天上了奶妈家也很少遇到她。去她家院里找她,不是正在出猪食就是给在地里干活的大人做饭。谈起她的打算,她说很想上大学。可惜初中毕业后引弟没能再继续上学。在家帮大人干了几年活以后就嫁人了。我和她见的最后一面是那年在城里的大街上,那时她已有了第一个孩子,我正在上大学。 那一次见面是已隔了四五年以后。在街上突然看见了她,和她二姐相跟着,怀里还抱着一个一两岁大的孩子。引弟长高了,也发福了,要不是她先叫我,我都不敢认她了。我问她日子过得怎样,她回答说还不错。她张了张嘴想问我点什么终于还是没说出来。引弟那么早结婚我一直接受不了,本来想问问她为什么,可看着她亲昵地抱着孩子,依然一位娴熟的母亲样,我也再说不出什么来。彼此站了会不知道再该说点什么,我拉着小孩 的小手逗了会孩子。那次分手后我们就再没见过面。以后关于她的事都是打听来的。 引弟初中毕业没几年后就嫁人了,婆家是后沟里的一户农民。那家就一个儿子,虽然都是种地的,这在当时还算不错的人家,负担小。丈夫买了个三轮车自己跑运输,婚后不到六年的时间里连着生了三个儿子,小日子过得还不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她们的第三个孩子还不到一岁的时候,他丈夫在一次跑运输途中出了车祸,三轮车翻了,把整个人压在了下边,引弟一下子受了惊吓,突然之间瘫软在那里神志不清。后来就得了一种怪病,能吃能喝就是不能动,头越长越大,一会清醒一会糊涂,糊涂时连人也认不得。好在他男人在炕上躺了半年后就能下地活动了,虽然不能再干重体力活了,那也得想办法出去再挣钱养家。引弟和她的三个孩子就靠婆婆和她妈妈轮流照顾着。前几年回去很想去看看她,可是一直没去,时间紧只是借口吧,我想象不出见到的她会是什么样子,我该说点什么。 去年回去听说公公也瘫痪了,婆婆摔倒跌断了一条腿,年迈的老人就这样拖着一条残腿伺候着两个躺在炕上的病人。两个大点的儿子都到了该成家的年龄。有这样的家庭拖累着一直没人敢嫁进来。今年好不容易问下个媳妇,订婚那天,引弟泣不成声,说:“我还是死了好,这么多年半死不活的快把这个家也拖垮了。”亲戚们都安慰她:“还是活着好,再坚持坚持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孙子了。”我心情沉重地听着这些,不知道为什么命运这样不公,有的时候就连简单地活着也成了一种奢望。 今年回去看奶妈,听说引弟的妈妈病得厉害,已经从医院回到家里了,怕是不行了。第二天早上刚起来就听奶妈在大门外和邻居议论,说引弟她妈天不亮就老打了.....。我心里很沉重,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引弟该如何过下去。她的生命靠什么来支撑。好在她的三个儿子长大了,希望她以后的日子会好些。 不知道为什么一想起引弟我就会想起那只嘴里塞满泥巴。连眼睛都还没睁开的小鸟。 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