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你的眼睛 |
正文 | “时间到了,赶紧关电视!” “再看两分钟嘛,就两分钟!” “不行,现在就关!” “这会儿多看了下午就少看。” “少废话,快关! ” …… 这是几乎每天都会在我和儿子之间“上演”的“讨价还价”的一幕。尽管动画片正播到扣人心弦的高潮阶段,儿子也正看得全神贯注,我还是会毫不留情地关掉电视。虽然儿子会表现出不满,但最多只是嘟囔两句,他已经习惯了我在他看电视这件事上“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自己从小饱尝视力不佳之苦,不想再让儿子重蹈我的覆辙。 上世纪90年代初,街机(大型电子游戏机)这个“舶来品”以锐不可当之势火遍全国各地,就连偏僻闭塞的管道一公司沟帮子基地也开起了两个游戏厅。这些电子游戏都具有紧张激烈的对抗竞技特点,深受少年儿童的青睐。我在被同学怂恿着玩了几次后,便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感觉游戏厅就是天堂般的存在。每天放学后,我常常顾不上放下书包,便揣着零用钱冲进游戏厅,一连几个小时沉醉在“打打杀杀”的虚拟世界中。虽然几次被母亲“抓了现行”并苦口婆心地劝戒,但我仍屡教不改。果然,不出两个月,我上课时便看不清黑板了。告诉母亲后她赶紧带我到医院检查视力,结果双眼近视均达到150度,已形成假性近视。 母亲心焦不已,先是断了我的“财路”,让我没钱打游戏,又通过多方咨询买来一款近视治疗仪并监督我每天按时使用,还让单位同事“照猫画虎”地制作了一个用以保持下巴和桌面间足够距离的视力矫正架,在学校我的课桌上和家中的写字台上各装了一个。可尽管母亲用心良苦,半年下来我的视力却毫无起色。无奈,只得配了副眼镜。 中学七年,繁重的课业任务和不良的用眼习惯让我的近视度数节节攀升。记得一天上学时不小心把眼镜片弄碎了,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听到同学喊我,我却只能辨其声而无法辨其人,索性没打招呼,后来那个同学还埋怨我架子大。高考结束时,我的双眼都已达到近一千度近视,摘下眼镜,眼前可谓一片“白雾茫茫”,即便“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也难睹其貌美容颜。直到大一寒假我接受了飞秒激光近视手术,视力才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并维持至今。 儿子出生后,为了让他长久地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和妻子也可谓煞费苦心:首要一点就是与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完全“绝缘”;节假日期间每天看动画片不超过半小时,上幼儿园期间每天不超过20分钟;斥五六千元“巨资”购置了儿童专用学习桌椅和护眼灯;为了让儿子多望远处,放松眼睛,夏季几乎每晚我俩都会陪着他在小区里疯玩至少2小时,周末也经常带他到郊外看看绿植、野花、群山和蓝天,就算数九寒天也会尽量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此外,我俩还经常给儿子吃酸奶、胡萝卜、西兰花、卷心菜、蓝莓以及柑橘类、红色果实类水果等有益视力的食物...... 尽管我们千方百计地保护儿子的眼睛,可一次乌龙事件却让我俩虚惊一场。那是儿子中班年度体检结束后,老师神情凝重将妻子叫到办公室,说孩子双眼的视力均为0.6,疑似近视。妻子说我们平时十分重视孩子的用眼卫生,怎么可能这么小就近视呢。老师说那就很可能是遗传导致的先天性近视。我俩得知“噩耗”后赶紧带儿子去省妇幼保健院检查。一路上,我和妻子还在嘀咕——就怕儿子是先天近视,因为我、妻子和我父亲都是近视眼,怕啥来啥,还真赶上了。我俩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你们放心,孩子并没有近视,儿童视力的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出生就达到1.5,每个孩子视力发育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你们小孩在这个年龄段达到的视力水平是正常的,”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医生耐心地为我俩解疑释惑,“现在儿童的近视病例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遗传造成的,绝大部分都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先天性近视的孩子,刚出生或上幼儿园时近视度数一般就会达到四五百度,长大后常常达到一两千度会……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一年后再来复查。” 走出医院,我俩长舒了一口气。 一年后,儿子的双眼视力均达到了1.0,发育正常。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也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重要渠道,爱护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未来的繁重学业,或许儿子终有近视的一天,但我和妻子仍会竭尽全力,让这天来得晚些,再晚些。 (西南管道 罗士棣)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