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鲁班书(小小说) |
正文 | 鲁班书(小小说) 丁村七十三岁的丁木匠死了。他可能是方圆百十里最后一个见过鲁班书的人。 据传,鲁班先师是民间手艺人“九佬十八匠,三缝搭一郎”的共同祖师。他把每一项手艺的技术都写成了书,传给各门派的弟子。技术专著理应永传不衰的,却为何鲁班书渐渐地、神秘地消失了呢?又据传闻,鲁班书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是技术精华,学而时习之,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后半部分!后半部,是与各项手艺相关的“法术”。法术,是民间神妙莫测的东西,一旦使用出去,受者那是必然要死人发火、家破人亡的! 丁木匠常想,鲁班先师应该是个道德高尚之人,发明这些“法术”,可能是让弟子们在受到欺侮、威胁时,万不得已,用来自卫的吧。 丁木匠的死,居然也与鲁班书中的法术有关! 丁木匠夫妇一生只生了一女,名叫丁娇。这一“娇”直娇得令人心寒。她从小就敢打爷骂娘,目无尊长人伦,尤其在出嫁后,还把原本殷实的娘家搬掏一空,弄得年迈力衰的老两口度日艰难。 两三月前,丁娇家要造三间四层的小洋楼,周边的木工惧怕她的泼辣和奸狡,都不敢轻易承接她家木工部分的工程。丁娇无奈,厚着脸皮去到十几年未回去过的娘家,找老父亲来帮忙。丁木匠实在被此人伤透了心,不愿意去,架不住老伴日夜的唠叨,只得拼了老命召唤了几个从前的徒弟,去帮忙。装模、上梁、喂檩子、包门框……丁木匠和徒弟们的手艺,那是处处到位,无可挑剔。至于工钱,几乎少到不成比例。徒弟们看师傅的面子忍了。 房子竣工,大宴宾客。按常理,自古以来,木匠就是手艺人中的第一把交椅,是大哥中的老大!可丁娇不讲理。堂屋里最尊贵的东厢上席没木匠的份;西厢上席也安排了别人;最后,丁木匠和徒弟们被挤到厨房的小桌子上吃饭。 丁木匠愤怒地一拍桌子,对徒弟们说:“我们走!这饭不吃了!”徒弟们也很气愤,跟着师傅往外走。但见丁木匠左手抓住衣襟,兜着个墨斗,右手拖着“五尺”(木匠用的一种长木尺),口中念念有词,每一步都走得铿将有力。弟子们不知道师傅在干什么。可丁娇看见了,她知道!丁木匠这是在施“法术”!这一招叫“拖棍讨米”,一旦走出十丈开外,丁娇家就会在近一两年内穷到乞讨的地步。 丁娇偷看过父亲的鲁班书,知道破解之法。只见她三两步飞奔过来,夺下五尺,恶狠狠地往腿上一当,将其折为两段。丁木匠的腰忽然像被人一刀砍过。他当即瘫坐在地上,痛苦地呻吟。徒弟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变故,吓得面如土色,慌忙连背带抬,把师父弄回家。丁木匠当晚就死了。 丁木匠临死前,当着徒弟们的面,把一本纸质粗糙而发黄的手抄书本烧掉了。烧完后,他才告诉徒弟们说这就是鲁班书!徒弟们表情复杂地大吃一惊,他们与神妙莫测的鲁班书失之交臂了! 丁木匠死后,老伴遵其遗嘱,在灵榻上先铺一张芦席,再放丁木匠遗体,每哭几句,就抽掉一片芦席篾。等一些侄儿侄媳及邻居们来帮忙时,那张芦席的横经早已抽完了。谁都不明白灵榻上铺芦席是什么讲究。而丁娇知道!她迫于舆论的压力,还是来吊唁老父了。她看到灵榻上的芦席篾后,立刻面如死灰,叹道:他死也不放过我! 丁娇凭记忆,知道死鬼老父这一招叫“抽船板”,是无解的绝杀!于是,她尽量不去河边,更不上什么船。谁知,没多久,丁娇在四楼收拾建筑垃圾,整个屋面忽然瞬间坍塌,把她压成了肉饼! 作者:黄田主人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