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子的伟大——评《一个女人的史诗》

晓风拂月

——析《一个女人的史诗》

严歌苓,少见的不矫情、不做作的作家,文字看来朴实,实则天成。我认为。

读《一个女人的史诗》,最大的感觉是阅读的快感,很快就可以溶入文字、故事、情感,完全没有障碍。我衡量一本小说是否值得看的标准,其一就是文字没有废话,现在的小说里太多废话了。而《一个女人的史诗》就是属于基本上没有废话的小说。

严歌苓把生活的细微处刻画得及其生动,一口气读下来,田苏菲、苏菲的母亲、孙百合、欧阳雪变得有血有肉,似乎真的存在过。我最佩服的是田苏菲一生的变化,在小说中不露痕迹,但会渐渐觉得,她变了,中年的她不再是青年的她,也不是少年的她,从外形到性情,但这种变化合情合理。

田苏菲对欧阳萸爱的真的很笨,其实她和他根本不是一路人,从来不该有任何交集,更不用说结婚。田苏菲永远理解不了欧阳萸的灵魂,欧阳萸的灵魂从本质上说永远会俯视田苏菲。但是造化弄人,加上田苏菲的执着,两人凑在一起结了婚。田苏菲一辈子都在追欧阳萸,欧阳萸在她的攻势下渐渐软化,她对他有爱,他对她却是亲情和依赖,从生活上来说,没有哪个女人会像田苏菲那样完美那样贤惠。即使她永远无法和他在灵魂上对话,她对他的好却在一碗汤一床被子上表现得那么抢眼,无法不令人心动。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田苏菲从美人变成肥婆,为了一点点肉、一点点白糖津津计较,全心全意爱着丈夫。那几年最刻骨的一个词是饥饿,田苏菲对丈夫的爱,都在食物上下了功夫,她没办法给他精神的慰藉,他对这个社会、这个国家的疯狂有深刻的洞察力、世界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他无法同她讲。而她也只能让他不挨饿。

田苏菲这个名字多么布尔乔亚,她不是个胸怀大志的革命家。她只是坚定的爱着一个人,从一开始爱上他,就只能坐以待毙。她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丈夫对红颜知己的渴求,她用沉默和顺从去容忍女儿和丈夫的轻漫,她用时间和经历去理解自己母亲那颗自尊不屈的女性的母性的心,她用泪水和内疚去怀念钟爱她保护她一生的老首长.。

一个弱小的女性的力量有多大?面对爱情,家庭,孩子时,女性总能喷发出无穷的能量.。

在我们出生的这个年代,物质丰富的同时,精神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否因为选择过多而日益空虚呢?

父亲是母亲的初恋,是至死不渝,执迷不悟的那种爱.。

母亲总是对我选择男人的目光挑剔不已,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俩个人一起有多不合适。我就在她的挑剔下一次次犯错,一次次用失败的恋爱验证着她眼光的真知灼见。

当我们困在现代男女关系,追求独立,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再回头看看父辈们的生命轨迹,他们的隐忍不发,他们平凡生活闪耀出的生活智慧,就会知道,我们所追求的东西,最终都会殊途同归。

虽然我不喜欢整个小说的基调,因为这段感情一开始就是错,但仍然被小说和文字本身吸引。三年自然灾害、反右、文革,故事大部分是在这个背景下,荒诞和无稽在一处处细小的描写中显露无疑。人性的丑陋,社会的悲哀慢慢地从小说中泄漏出来。严歌苓用一种颇为轻快的笔调写文革时期的故事,哀而不伤。有段情节非常具有戏剧性,欧阳萸在台上被人批斗,从文斗演变成武斗,田苏菲情急之下冲上台,发挥她戏剧演员的功力,对革命小将和群众晓之以理,用主席语录批评指正,一副女英雄派头,成功救下了丈夫。读了真的有种痛快的感觉。

可惜男主欧阳萸的形象不够丰富,对性格、思想的描写都有,却没有什么展开,我始终觉得是败笔,此人到最后都是一副轻飘飘的形象,虚幻得很,令人觉得田苏菲追的是个影子。倒是老军人都汉不错,仰幕了田苏菲一生,到死都念着要给她的戏捧场,只是这人虽然直率真实,却太俗,无法给予田苏菲浪漫。浪漫是一种感觉,断不是都汉这个老粗能理解的。

一个女人的史诗,在我看来,书名叫得太大,似乎田苏菲代表了很多人,而田苏菲和她的感情,在现代社会看来却是个特例。现在的人们,谈恋爱首先要讲沟通,是精神层面上的彼此了解,如果谈不拢,多是不会在一起的。

相关文章!